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盖茨将退出微软日常管理专题 > 正文

华尔街日报:微软告别盖茨时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6日 11:23 新浪科技

  导语:北京时间6月16日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微软创始人兼董事长比尔·盖茨宣布将逐步退出公司的日常管理,这意味着微软一个时代即将结束,微软的未来将越来越多地依靠现任CEO鲍尔默。

  比尔·盖茨,这个缔造了Windows、Word、Outlook、IE和其它遍布全球的软件程序的人,昨天宣布,他计划在两年内退出微软的日常管理工作。

  今年50岁的盖茨表示,他希望能用更多的时间来参加他所创办的非盈利性基金会的活动。他仍将保留微软董事长的头衔,但将开始实施过渡计划,逐步退出微软的日常管理,放弃他一直承担的产品研发最终监审者的角色,逐渐淡出这家他于1975年创办的软件企业。

  尽管盖茨早在6年前就卸去了首席执行官的职位,但他在微软的作用仍然一直无人能代,不过这次盖茨似乎真的要离开了。微软宣布,从即日起,公司首席技术官雷·奥齐(Ray Ozzie)将接替盖茨首席软件架构师的头衔,并将开始在技术问题上与盖茨密切合作,确保工作的平稳过渡。而同样拥有首席技术官头衔的克雷格·穆迪(Craig Mundie)将出任公司首席研究和战略官。

  盖茨表示,“这不是退休,而是把我要做的事情重新排序。”他表示,“在可预见的未来”,他仍将担任微软的董事长。盖茨的这次表态还暗含着另外一个重要信息,同样年近50、自2000年起一直担任微软CEO的鲍尔默先生终于要走上前台了,微软未来的命运将开始由他来主宰了。鲍尔默形容盖茨的声明是“令人感动的”,称盖茨领导了一场“技术革命”,并预测盖茨将变成历史上最伟大的慈善家。

  但一些外界的观察人士却认为,盖茨的这一决定可能表明,盖茨和其它微软的高管们已经发现,他们已经很难在高技术领域保持同样的影响力了,象Google、雅虎这样的互联网公司已经开始拥有越来越多的拥趸。

  福瑞斯特研究公司(Forrester Research)负责市场研究的主管乔治·科洛尼(George Colony)表示,“我想,将来我们回顾历史的时候,可以把这天看作是软件业划时代的一天,它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另一个时代的开启。在软件付费的时代里,比尔·盖茨无疑是个领袖,他的产品获得了巨大的利润。但在软件免费的时代,他可能不大理解如何来参与竞争了。”

  尽管盖茨对微软的技术战略有着深远的影响,但他的退出并不会对微软产生大的冲击,盖茨表示,他将担任微软的高级顾问。在盖茨宣布隐退计划后,微软股价在盘后的交易中微跌了0.09美元,交易价格为21.98美元。

  自将微软的日常管理交托给鲍尔默后,盖茨便开始重点关注公司技术的发展方向,视频游戏、互联网搜索战略都与盖茨密不可分。前微软高管、现RealNetworks CEO罗伯·格拉瑟(Rob Glaser)表示,“这是一个时代的结束,比尔和保罗·艾伦,尤其是比尔,发明了现代软件工业。”格拉瑟与盖茨相交20多年,他称微软的高管从未放松对公司软件业务的亲身参与,格拉瑟上周与盖茨在电话里讨论了半个多小时,就两家公司合作的几个创意进行沟通。

  对于微软而言,盖茨的离开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震撼,因为“他不只是一名高管,他是微软品牌的延伸”。旧金山的风险投资人帕斯卡·列文森(Pascal N. Levensohn)认为,盖茨的离开不会给微软带来损害,因为他的角色会在未来两年里慢慢地过渡给其他人,况且,鲍尔默也一直出色地管理着公司。

  盖茨也对鲍尔默信心十足,称他们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合作伙伴之一”,不过,鲍尔默正面临着公司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包括核心个人电脑软件的研发和营销问题。此外,盖茨对奥齐也赞赏有加,奥齐曾在Lotus公司任职,那时,盖茨很少对微软以外的技术人员评价很高,但奥齐却是个例外,盖茨对奥齐一直十分看重。前微软副总裁萨姆·贾达拉(Sam Jadallah)透露,盖茨曾经表示他直到60岁才会离开微软。现在才50岁的盖茨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可能是他找到了合适的接班人。赛门铁克前CEO戈登·尤班克斯(Gordon Eubanks)表示,在微软内部,奥齐“的确很受尊敬,也的确让微软变的不同。”

  鲍尔默表示,明年他将把更多的责任交给三大业务部门的主管技术官。预计盖茨的责任将由奥齐、穆迪以及微软的总顾问布拉德·史密斯(Brad Smith)分担。盖茨表示,他计划专职在比尔和美琳达基金会工作。近几年来,盖茨大约把20%的时间投入到基金会的工作中。(雨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