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D2006:创新与商业的较量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6日 11:51 eNet硅谷动力 | ||||||||||
作者: 王飞 【eNet硅谷动力消息】美国东部时间6月5日(北京时间6月6日)消息:一年一度的SID(Society for Information Display)面板科技国际论坛与展示会已经成为显示厂商们展示高科技进步的业内盛会,今年的SID展示会也不例外,预计各厂商将在展示会上展出大量的技术创新成果。 据估算大约有来自250余家企业的8000余名参展人员参加今年的SID国际论坛
技术开发与生产制造之间的对立与转化关系 通常,象SID国际论坛与展示会这样的大会上公开的技术成果在首次公开与大规模投入生产制造之间一般都存在着一定的时滞。因为技术总是一步一步从实验室研究阶段走到原型/样品生产阶段,随着商品化预期引导着更多的参与者进入相关的领域,各种研发和生产活动逐步增加;另一方面,随着技术从开发阶段过渡到批量生产阶段,技术突破通常都会出现逐步衰退的现象,至少那些公开展示的技术突破会逐步减少,这是因为业界的重点逐步转到了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上面。 看一看那些被SID2006国际论坛与展示会所接受的可在会上公开介绍的280余篇论文,就可以明显地看出这个演变模式。通过各主要显示技术在商业化生产前到批量生产各阶段之间所处的位置,可以很明显得找出其中的规律。 不难发现所有论文中探讨最多的主题是OLED显示技术,目前这项技术还处于小规模生产阶段。相反,没有多少论文会围绕那些比较成熟的技术而展开话题。 那些目前还不成熟的技术仍然是科技业界探讨的热点,象LED/激光投影技术等创新科技就是明显的例子。因为活性基质/高分子OLED技术是惰性基质/小分子OLED技术背后的重要技术,因而许多有关OLED的论文很可能会详细说明这一现象。 关注商业 虽然随着平面显示市场的形成和发展,SID是一个技术组织,但是它的重点却越来越偏重于显示技术业界对应商业应用方向。从几年前才刚刚增加的业务会议已经成为SID会议中最流行的构成部分,去年又增加了一项投资者会议,将SID国际论坛和展示会中业务会议的时间延长到了三天。 会议重点从技术向业务的转移也反映出显示业界的日趋成熟,目前全球显示业界的市场规模大概在1000亿美元左右。同时,它还反映出这片市场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已经开始逐渐走上商业化道路。 技术仍然在业界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是在目前这个由非晶态硅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技术主导的市场上,商业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更多的是由生产制造投资驱动的,而不是由技术发展的因素所引导的。 在这些领域,生产材料成本的降低和工艺流程的简单化都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创新。 大尺寸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控制着市场的发展命脉 现在,显示市场越来越受到电视机和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技术的主导。 从短期来看,业界一直都非常看好液晶电视机市场的发展前景。但是,从长期来看,ISuppli公司相信液晶电视机产品的销量将会出现大幅度的增长,可能会从2006年的3800万件增加到2010年的1.28亿件。大尺寸液晶显示器市场的收入正在迅速增长,在2005年的时候是250亿美元,到2006年可能会达到440亿美元。 ISuppli公司预计到2010年的时候,大尺寸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市场的收入可能会超过850亿美元。但是,关键是面板厂商必须一直维系在一个合理的盈利水平上,这一点从长期来看一直就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 由于业界总生产能力的大幅度增加,大尺寸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市场已经经过了供过于求的上升阶段。 由于对面板厂商们来所各种条件已经在不断恶化,价格的下跌和较大尺寸的液晶电视机屏幕供应的不断增长将在今年下半年刺激市场需求的大幅度增加。 在2006年第二季度,以前需求一直十分旺盛的电视机市场已经开始出现饱和的现象。由于各厂商预计在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即将到来的德国世界杯期间液晶电视机产品的需求将持续走强,因而出现了过度生产状况,结果导致今年四月份市场存货大量增加,证明了电视机市场已经出现饱和的苗头。 由于产品价格的不断下降而供货的逐渐增加,市场需求越来越集中到大尺寸液晶电视机面板上,如40/42英寸以及更大的液晶电视机面板;32英寸的液晶电视机面板已经开始变成一种日常用品。随着供货的继续增加,32英寸液晶电视机面板的售价到年底的时候可能会达到400美元。 在显示器市场上,19英寸以及更大尺寸的显示器产品的销量不断增加,宽屏显示器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但是,主流面板产品市场的供过于求已经变得更加严重了,17英寸显示器产品的价格也降低到120美元以下。虽然面板厂商们可能很想把市场转向19英寸显示器,但是17英寸显示器市场仍然存在着40美元的利润可赚。 与此同时,笔记本电脑产品市场的前景也非常乐观,但是由于微软公司延迟发布Vista操作系统导致许多厂商不得不降低了它们在2006年的预期产品销量增长幅度。笔记本电脑市场也进入了供过于求状态,很快就会导致业界的缩量减产。市场的供过于求已经导致了产品售价的下跌,并进而导致二流面板厂商常常在低于成本价的价位上销售产品。但是各面板厂商仍然对市场的长期发展持乐观态度,特别是对液晶电视机市场的长期发展很有信心。 业内不断传出各厂商依次提高市场能力的消息,特别是第七代和第八代生产厂的增长速度最为明显。 例如,三星电子公司和索尼公司在前不久宣布计划称,双方将合资建立一座第八代产品生产厂,并将提高他们的第七代产品生产厂的生产能力。奇美电子公司已经宣布了一项投资第八代生产厂的计划。 同时友达光电公司也宣布与广辉电子公司合并,预计有关合并的所有工作将在今年十月份完成。 PDP:持续增长 等离子显示器面板的销量一直都在快速增长,市场预计在2006年将达到1000万件,与去年相比增长50%;而整个市场的增长幅度将达到84%。 ISuppli公司预计,由于受到电视机产品销量持续增长的影响,等离子电视机面板市场到2010年时将超过2100万件。 等离子电视机厂商松下电子公司、三星电子公司和LG飞利浦公司都已经提高了各自的生产能力,但是40/42英寸液晶显示器面板的销量也增长迅速,不久50英寸以及更大尺寸的液晶显示器面板也将出现类似现象。结果导致价格竞争,并制约着等离子电视机厂商的收入增长变得有限,因而在2007年以前降低生产成本就变得异常重要。 SID国际论坛与展示会肯定会继续充当亚洲之外的业内重要会议和展示会。显示器生产市场的中心牢牢地控制在亚洲地区,巨大的终端市场和数不尽的技术创新来源如技术初创公司、大型公司的科研团队和学会实验室等一直让显示业界充满了活力。 如果今年的SID国际论坛与展示会具有任何象征意义的话,那么肯定会显示出这种趋势还将继续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