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正文

过劳死拷问IT业“床垫文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6日 10:50 南方日报

  一名华为青年之殇

  5月28日,华为公司年仅25岁的工程师胡新宇因病毒性脑炎,在广州市中山附属三院不治。

  胡新宇进入华为才一年左右的时间,但长期加班加点,甚至打地铺过夜。华为新闻发
言人傅军承认,虽然过度劳累与胡新宇死亡不构成直接的因果关系,但确实也有相关性。

  胡新宇2005年硕士毕业以后进入深圳华为公司从事研发工作。据悉,胡新宇在华为日常的作息习惯是:晚上坐上公司近22点的班车,从深圳坂田基地颠簸到关内的家中,到家时间已超过23点钟,然后早上7点起床去赶公司的班车上班。

  今年4月初开始,胡新宇所在的接入网产品线(原为固网产品线)接入网硬件集成开发部进行一个封闭研发的项目。

  这个项目开始后,胡新宇开始经常在公司过夜,甚至长时间在实验室的地上依靠一个睡垫打地铺,加班时间最长到次日凌晨2点左右。早上他依旧早起,8点钟吃早饭,9点钟打卡上班。

  4月28日,胡新宇在上班的时候感到不舒服,在华为内部的一个诊所内进行了简单的诊治。

  次日,胡新宇到了深圳当地的北大

医院看病,5月2日住进医院的呼吸科治疗,5月8日下午被正式确诊为脑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5月14日,胡新宇被转到广州市中山附属三院,深度昏迷十多天后不治。

  加班,加班,加班,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突然陨落。

  胡新宇的悲剧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少见的。同在深圳的另一家通讯企业——

中兴通讯也发生过类似的事件:今年5月底,中兴通讯某营郑州处工程师程明,在出差进行电信日重点设备保障工作时,在河南省漯河市不幸去世,年仅32岁。程明的去世也被中兴内部同事认为是“过劳死”。

  2006年2月25日,东软集团嵌入式软件事业部大连开发中心副主任张东因心脏病突发猝死,年仅36岁。

  2004年4月8日,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54岁的总裁杨迈在健身室跑步时,连日超负荷的工作让他的心脏不堪重负,当场猝死。

  2003年10月,戴尔公司中国总部员工郑杰在加班时突然倒地,50多天后因胃癌死亡。郑杰家属与戴尔公司就郑杰是否属于“过劳死”发生争议。

  ……

  当年,爱立信中国总裁杨迈猝死,在IT业引起极大的震动;现在,胡新宇的突然离去,再度引起人们对IT从业人员生存健康问题的关注,互联网上掀起一阵舆论风暴。

  “床垫文化”在IT业普遍存在

  巨大的工作压力,持续的加班劳碌,青年才俊们一个接一个地“过劳死”,这是奉献还是透支?我们不能不反思IT业普遍存在的“加班文化”。

  作为国内著名的通信企业,华为以其拼博奋进、自主创新的企业形象成为中国IT企业的一个代表。但是,华为的巨大竞争压力和超强度的工作强度,在业界也是出了名的。

  据介绍,创业中的华为,当年曾留下了一个传统,叫做“床垫文化”。几乎每个开发人员都有一张床垫,卷放在铁柜的底层,办公桌的下面。午休时,席地而卧;晚上加班,整月不回宿舍,就这一张床垫,累了睡,醒了爬起来再干。一张床垫半个家,华为人携着这张床垫走过了创业的艰辛。“床垫文化”意味着华为人努力把智力发挥到最大值,它是华为精神的一个象征。

  从进入华为公司第一天起,每个人就必须努力把自己的智力和体力发挥到最大值。在不少部门里,加班是个人绩效考核的一部分。一个员工,特别是刚进公司的新员工不懂得“鞠躬尽瘁”就无法“出人头地”。

  事实上,华为这样的“床垫文化”在IT业内并不是少数。搜狐IT与国内著名咨询机构易观国际的一项专题调研结果显示:IT人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者比例高达77.8%,其中每天工作11小时以上者比例竟有22.5%;有相当比例的人不吃早餐或早餐无规律,超过1/3的人不能按照每日三餐正常进餐,将近一半的人每顿饭仅用不到15分钟的时间。

  除了工作压力大之外,中国IT人仍然面临许多困惑。其中,有高达42.0%的IT人表示“工作枯燥没有成就感”是他们最大的困惑,此外,“身体越来越差”和“正常情感生活受影响”也是IT人面临的主要困惑……

  尽管曾经被认为是最时尚、最有品味和最具活力,但所谓的高科技从业者们正在巨大的工作负荷下逐步脱离那些迷人的光环。

  激烈竞争带来巨大压力

  IT从业人员工作压力大和经常加班成为常态,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个人角度来看,IT从业人员大多是年轻的大学生或研究生,进入社会不久,无论是在物质方面还是在获得社会认同方面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IT行业高科技、高收入的光环更是让他们没有退路,唯有努力工作以证明自己。

  从行业角度来看,IT行业处于一个充分市场化的环境之中,企业除了要面对国内同行的竞争之外,还要面临国外优势企业的压力,竞争异常激烈。

  一位华为的海外工程师就曾表示,从市场人员签第一期单子起,如果你是该项目组的成员,就注定要为其精疲力竭,“鞠躬尽瘁”。华为只有靠有价格优势的设备费和较短的工程周期,与爱立信等国际巨头抢市场。这就造成华为人需要忍受高强度的工作压力,进行周期短、工作量大的艰苦开拓。

  “‘床垫文化’还得继续,不然华为如何跟海内外竞争对手拼?”一些华为员工对加班文化的认同并不因为胡新宇的悲剧而有所改变。

  初级阶段不能抛弃人文关怀

  在发达国家,一些著名的企业都会进行SA8000(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认证和检查,以便最大程度地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

  但是,由于中国企业处于公司发展的初级阶段,通过员工加班获取相对竞争优势也是企业的一种无奈选择。目前,在IT、制造业等少数行业中,员工的加班现象十分普遍

  而调查显示,人们普遍认为,公司发展的需要不能成为企业忽视社会责任的理由。在胡新宇死亡之后,网上一项关于“现阶段华为能否抛弃床垫文化”的调查显示,选择“能,除了加班,还有其他提高效率的方式”的投票者占63%;选择“不能,不然如何跟海内外竞争对手拼”的占36%。

  专家指出,虽然IT企业由于竞争的需要不得不采用这种加大员工工作负荷的方式,但企业要获得长远发展,不应该永远停留在这一初级发展阶段之上。对于一些行业内的领先企业而言,只有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及时转变发展模式,抛弃一些旧的文化,给员工更多的人文关怀,企业才能真正地成长为受人尊敬的世界级企业。

  网上激辩加班文化

  胡新宇的死亡与过度加班劳累存在直接关联,这一事件在网上引起了强烈反响。网友们的回帖虽然立场不同,角度不一,但都引人深思。

  反方

  网友220.166.49.*:加班也要量力而为

  对企业和员工来说,加班是不可避免的,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但是,加班也要量力而为,不能过度透支,这是主要的。

  网友219.149.157.*:人命重要还是钱重要

  人要紧,命要紧,还是钱要紧?本不该失去的年轻生命给世人留下了永远的遗憾,同时也警示人们如何对待工作,企业如何对待员工。用生命换来的所谓经济利益,代价是不是也太大了?是杀鸡取卵,还是草菅人命?

  网友202.105.63.*:生命无价

  华为向来就有加班的传统,作为行业的榜样,应该为行业进入良行循环起一个带头作用。价值的取得并不一定非得靠无休止的加班劳动而产生,时代在变,人的观念也应该变。毕竟人的生命是无价的,珍惜生命,珍爱生活!真的希望像华为这样的IT企业改变这种局面,也希望它们的路越走越远。

  正方

  网友192.11.188.*支持狼性文化

  虽然我也很痛心,但我还是支持华为的狼性文化。在技术领域,我们与西方的差距太大,我们的技术没有人家的基础好,人又不比别人更精明,只有更努力才有可能打败他们。正是有了员工的拼命努力,华为才有今天的超常规发展。

  各位可能没有注意到华为的工资水平是很高的,他们的情况与那些血汗工厂的情况有很大不同。希望华为借此事件对自己的一些做法进行一些调整,但我不希望看到它就此裹足不前。

  网友“我要发言”:辛苦并充实着

  我乃华为员工家属,其中的滋味自知。华为是很辛苦,但看见辛苦的爱人内心充实快乐,我亦欣然。以前他在国企倒是清闲,但他不快乐,感谢华为给他一个实现自我的环境,辛苦并快乐着,有付出就有回报。

  如果你觉得自己不适应,可以离开,华为的体制一开始就是这样,并非半路才改成这样的。你当初可以选择它现在也可以离开它,毕竟这不是学校分配的。

  一名华为家属的留言

  和他在一个城市时,大概两个月,基本每天12点以后回家,早上按时打卡上班,每天睡眠时间6小时就不错了,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要加班到夜里两三点。家在公司边上,只歇过一个周末,当然只有星期天一天。

  一次,一贯硬汉形像的他向我打电话诉苦:“连着7天包了宾馆开会,包括周末,开到夜里三四点,早上6:30接着开,除了短暂吃饭中间不停,不能打瞌睡,每人都要发言,实在受不了了。”我问他,领导也和你们一直在一起吗?他说:“也是。”

  还有一次,他又诉苦:“连着好多天都是忙到12点回到酒店,接着写东西到2点。领导也住一个酒店,要是发现了会说,你没有写完怎么还睡觉!”

  华为的员工不容易有外遇——没时间,没体力。不过他好像也不是可以一起慢慢变老的生活伴侣,如果你是因为爱他而和他在一起,你会发现和一个快困死的的人谈心聊天实在是一件很残忍的事,让他睡吧。

  天田

  相关链接

  《劳动法》对加班的规定

  我国《劳动法》第41条规定,如果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朱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