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新浪科技评论空间专题 > 正文

小刀马:微软全力支持联想的聪明之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6日 10:15 ChinaByte

  作者:小刀马

  当联想在美国被一些政要和部分商业人士以危及国家安全的理由横加指责的时候,微软很及时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当然这种态度从商业的角度给予联想很大的支持。虽然并不是微软美国总部的声音,但是通过这个声音,我们看到了微软的诚意。微软菲律宾公司称像联想这项的知名大企业根本不可能在PC机中植入间谍软件以窃取美国国家机密。

  微软此举在一定程度获得了联想的信赖,中国有句俗话是投桃报李。日前,联想公司表示,公司所有PC机都不会预装Linux操作系统,包括ThinkPad系列笔记本在内。据美联社报道,联想Lenovo 3000系列全球产品经理Frank Kardonski日前表示:“联想没有任何机型预装了Linux操作系统,全部为Windows。”这意味着联想是微软的排他性独家合作伙伴。

  

商务部的出面,相信能给联想以极大的支持,其实美国人太把联想当作一个中国公司看待了,如今的联想其实已经是一个国际公司了,它的成功和壮大更多的是遵循市场规律的。中国政府在自己的政府采购中,并没有排斥戴尔和惠普这样的公司,按照美国人的安全理论,中国政府完全可以以其人之道还置其人之身,为什么美国人就非要置联想于风口浪尖上呢?显然,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打压中国的企业,寻求国内市场的平衡,不让中国企业在自己的地盘上公平的竞争,肆意制造障碍无疑维护了本土企业的利益,要知道联想和戴尔以及惠普是有力的竞争者。

  横向比较,我们看到,戴尔亚太区总裁Steve Felice日前表示,戴尔在中国市场的业务正在顺利开展,在政府采购方面也并未遇到任何障碍。戴尔在中国厦门的第二座工厂于5月30日落成,新工厂占地5万平方米,可以使戴尔在中国的产量提升1倍。Steve Felice表示,随着新工厂的落成,中国将成为戴尔的重要出口基地。Felice还表示,戴尔并未被中国政府采购所排除。尤其是中国教育部门,对戴尔的直销模式十分认可。

  其实,无论是戴尔这些硬件厂商,即使是微软这样的软件大鳄同样没有得到中国政府的采购排斥,关于

知识产权的问题,其实一直是中国政府大力坚持的原则,微软在中国市场获得的利益也是有目共睹的。值得关注的是,微软在力挺联想的同时,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对自身的一种维护。微软很聪明地知道自己应该站在什么角度去看问题,事实上,这种正确的站位也是非常符合微软的市场策略的。

  不久前,Google官员明确地表明,Google把戴尔作为挑战微软的秘密武器。据googlewatch.eweek.com网站报道,有许多证据表明,Google最近对微软新的网络浏览器提出反垄断指控与Google最近与戴尔签署了为期三年的合作交易这两件事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具体地说,Google与戴尔签署的新的合作协议有助于抵消微软功能强大的IE浏览器产生的优势。Google官员表示,与戴尔之间的交易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并不是对微软决定在即将推出的新版本IE浏览器中推广自己的搜索引擎做出的反应。

  但是,显然并不会那么简单。5月初,Google对微软计划把MSN搜索引擎作为未来版本的IE浏览器默认的搜索引擎表示担忧。因此,Google向美国和欧洲的反垄断调查部门提出了投诉。同时,Google宣布,戴尔将在其数百万台电脑中预装Google最流行的互联网搜索功能。而且戴尔计算机预装的网络浏览器有Google和戴尔创建的默认的主页。Google的搜索引擎功能将是大量的戴尔计算机用户打开电脑看到的第一样东西。这毫无疑问胜过了微软通过新的浏览器为自己创造的优势。与戴尔的交易是Google已经与火狐浏览器的制作者Mozilla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之后的又一笔交易,火狐浏览器将推广嵌入的Google搜索引擎。Google已经明确表态自己不会开发浏览器,很显然,这两项合作对Google异常重要。

  众所周知,Google的直接竞争对手就是微软,就连盖茨也表示微软不如Google,很显然微软对Google的存在是异常重视和一直正面对待的。如今,戴尔已经和Google达成协议,微软难道不紧张吗?向联想示好,正好可以弥补Google不断壮大的声势,如今联想也明确表示自己的电脑将全部为Windows系统,这对微软是极大的安慰,本来美国政要对联想的指责就是多此一举,微软当然愿意支持联想,毕竟商业利益决定了微软不会得罪联想这个用户的,更何况,联想本来就遭受了不平等的待遇。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