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存VS硬盘:消费电子带来共荣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5日 08:46 eNet硅谷动力 | ||||||||||
【eNet硅谷动力消息】有国外媒体日前对包括硬盘和闪存在内的存储行业进行了一番分析。分析认为,硬盘和闪存之争并不会带来“你死我活”的局面,两者通过相互竞争、技术进步,加上消费电子市场对存储的需求不断扩大,两者的未来都很“光明”。 日立全球存储技术公司的高级副总裁比尔·亨利从裤兜里掏出一块仅有玉米片大小的微型硬盘,这是他们公司的未来所在。这快硬盘号称拥有1000G的容量,比今天存储8000张
不过,这还不是事实。不过,根据目前存储技术的发展速度,亨利手中的“假”1TB硬盘变成现实只是时间问题。 随着诸如TiVo公司的数字视频录像机、苹果公司的iPod音乐播放器等数码产品逐渐风靡全球,传统默默无闻的硬盘和闪存组件正在承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他们是个人珍贵货物的“管家”,“收藏”的内容从照片、家庭财务数据、音乐到喜爱的电视剧。 全球最大硬盘制造商希捷科技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比尔·沃特金斯表示:“用户正在让存储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而不再是他们的家庭。” 对于存储行业的先驱来说,他们没有失去任何一次市场机会。 一流的存储供应商,包括希捷、西部数据和日立这样的硬盘厂商,还有三星电子、东芝这样的闪存厂商,她们无时无刻不在推进技术,以让存储产品速度更快、稳定性更好、容量更大。 拿苹果电脑公司的iPod来说,2001年发布的时候还只有5G的硬盘存储。今天,iPod种类丰富,包括只有铅笔厚的iPod Nano,使用4G的闪存作为存储介质,支持视频的iPod播放器则继续采用微型硬盘,容量却已经扩大到60G。 高科技市场调研机构IDC的分析师塞莱斯特·克里斯托表示,闪存厂商每九个月就会将产能翻一番。在闪存芯片中,这些公司试图在每一个单元写进更多的数据,同时在研究新的技术,以便在相同的面积上容纳更多的存储单元。 与此同时,基于多个磁碟的硬盘的最高容量的增长速度也是每年翻一番。在过去十多年里,硬盘厂商试图在单位面积存储更多的数据,这种努力目前已经接近极限。不过,硬盘行业又开发出了一种所谓“垂直纪录”的新技术,从而使整个行业又站在了容量扩大的起跑线上。 作为这种技术进步的结果,消费者将首次有望在他们的家庭电脑中使用容量1G的3.5英寸硬盘。 今年晚些时候,消费者将会看到使用750G硬盘的计算机和存储设备。这个容量,将比此前行业的纪录500G提高50%,比起1980年代的容量更是高出数倍。 750G(1TB的四分之三)将让消费者存储375小时的标准清晰度电视节目,或是75小时的高清视频,超过50万张的数码照片,或是10000万张转录成MP3数码格式的音乐CD光盘。 各大厂商表示,到明年年底之前,使用1TB硬盘的台式机和200G硬盘的笔记本将推向市场。 和硬盘相竞争的是闪存,虽然容量比硬盘小,但比硬盘更薄。闪存芯片不同于硬盘的是,它没有移动组件,这使得闪存比较耐用且用途广泛。闪存技术使得人们可以将大批重要文件保存在移动闪盘中,或是将众多的音乐保存在时尚的播放器中。 全球最大的闪存卡厂商SanDisk公司首席执行官艾里·哈拉里预言,在五年之内,进一步的技术进步将使闪存卡的容量达到32G。 两个行业都在经历“奔跑式”的增长。 2005年,全球硬盘销售达到了创纪录的279亿美元,IDC估计这股势头仍将继续,到2010年,全球硬盘市场将达到415亿美元。闪存方面,IDC估计,该行业到2010年的市场价值为187亿美元,比2005年的106亿美元大有增长。IDC分析师约翰·莱丁表示:“存储市场的增长是令人吃惊的。” 虽然闪存和硬盘在一些产品领域构成竞争关系,比如手机、便携式媒体播放器和迷你笔记本电脑。不过,分析人士指出,两种产品都将在各自的优势领域内占据主导地位。 具有超大容量的硬盘预计将在在各种消费电子产品中(不仅仅是电脑)成为日益重要的组件。他们还将跻身其他产品领域,比如视频游戏机、汽车导航系统、数字录像机和摄录机。 希捷公司的沃特金斯也强调消费电子产品对于硬盘的重要性,“每一台电视机都会有一个硬盘在它上面,在它里边,或是在它旁边。” 他还说,随着消费者下载更多的视频游戏、电视剧、电影,对于硬盘容量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闪存的发展也将超越目前的数码相机、音乐播放器和闪盘等领域。闪存厂商颇为自信的是,它的便携性和省电性将让消费者在任何地方都能够访问自己的数字“财产”。 SanDisk公司的哈拉里已经对移动终端市场“垂涎三尺”,“大约有十亿手机用户,他们正在把手机当作电视机、个人电脑、个人通信机和娱乐设备。那将是我们的一个庞大市场。” 对于硬盘和闪存厂商来说,随着他们不断在研发领域投资并降低每G容量的价格,消费电子产品带来的巨大销售将是一个重要的驱动力。 希捷公司2005财年的盈利提高到了7.07亿美元,销售收入为75亿美元,这比一年前的62亿美元收入和5.3亿美元盈利均大幅度增长。去年,SanDisk公司销售23亿美元,盈利3.86亿美元,而在一年前,该公司业绩还只是销售18亿美元,盈利2.7亿美元。 由于存储行业在不停地降价,日立存储公司的亨利表示,消费者无需“砸锅卖铁”也能够实现高容量存储的梦想。亨利手里拿着“假的”1英寸1TB硬盘说,“这将是存储的未来,不过它的价格将和今天差不多。” 这样算下来,这块微型1TB硬盘售价也只有150美元左右,不过,你的存储空间不再是8G,而是1000G。 作者:令狐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