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正文

英特尔营销总监洪力:单车载着英特尔进中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2日 10:35 深圳商报

  1

  首个广告做在自行车挡泥板上

  “上个月,我到北京中关村一栋商住楼里找朋友,在走廊里看到了一辆旧自行车后轮的挡泥板上还贴着10年前英特尔公司的广告。挡泥板灯的上面是‘intel’和‘奔腾’的标
识,下面有一句祝福语:‘一路平安’。

  这是英特尔在中国做的第一个广告。”

  看到这辆旧自行车,洪力感到特别亲切。英特尔公司1985年在中国设立办事处,在北京租了一间小小的办公室,很多年没有业务。1993年底,IBM、苹果电脑开始进入中国。英特尔人员增加了,但也就十几个人。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洪力加盟英特尔中国公司。洪力负责销售业务,就他一个人,叫销售代表。年销售额几百万美元。当时,中国的电脑年销量也就是300万台左右。

  1994年,英特尔的“奔腾”芯片上市,在中国进行推广。由于实力不够,洪力就想了一个在自行车后轮挡泥板上做广告的办法。当时,中国是自行车的海洋,英特尔在中国各大城市组织了一些学生,给他们一些费用,让他们到自行车停放处去贴广告。效果非常好,花钱非常少。今天,不会有人想到英特尔这样的大公司会做这样原始的广告,当然,现在大家也不会让你无代价的往上贴。

  2

  谁打我的广告我给钱

  英特尔是做芯片的,为个人电脑(PC)或其他电子通讯产品等制造“心脏”。它不像微软的视窗软件那样直观,但是却做出了像微软、

可口可乐同样响亮的全球品牌。

  洪力介绍了英特尔公司对品牌的认知与做法。1983年左右,英特尔把研制出的第一块芯片8086送给IBM,希望与IBM的PC产品配套供货。按照惯例,IBM要求必须有多家供货商。当时的IBM是PC巨人,而英特尔小得可怜,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英特尔只好把自己的技术、设计拿出去送给另外两家企业一起做,然后对IBM说:“有三家芯片供货商可以选择。”到80386芯片研制出来的时候,芯片的插卡、软件等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这时候,英特尔向IBM提出要求停止多家供货政策,由英特尔独家供货。IBM经过一番考虑,最终同意。

  与此同时,英特尔的一位营销人员到日本出差,看到日本客户制造了一张海报。海报上告诉别人,他们的产品使用的是英特尔的芯片,并在“intel”的字母上画了一个圈。这说明,有人已经把英特尔芯片作为产品差异化的卖点,“intel”已经具备了品牌价值。

  经过一番争论,英特尔的标识产生,并开始做广告宣传。公司还设立了市场推广基金,相关客户的产品包装上如果印上“intel”的标识或做广告时提到“英特尔”,就会获得一定数量的资金。

  3

  不同的品牌应对不同的市场

  品牌对市场营销到底有多大作用?洪力讲了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情。美国“9·11”事件发生时,洪力正在去美国的飞机上。飞机临时降落到加拿大北部靠近北极圈的一个省。这个省的省会不过是一个2万人的小镇,叫黄刀镇。镇上有一间中餐馆。洪力等人到中餐馆去吃饭,老板看他来自中国,就专门介绍,餐馆里有“青岛啤酒”。“这就是品牌的力量。如果有了品牌,大家就会慕名来买你的产品,省却了很多推广费用。”洪力说。

  有了品牌,不但产品容易卖出去,叫价还高。英特尔芯片一般要比同类产品售价高10%到15%。这就是品牌的价值。但是,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平衡市场的销售压力与品牌的长远利益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也就是说保持品牌的纯度最难。

  英特尔推“286”、“386”、“486”芯片时,竞争对手也把产品叫作“286”、“386”、“486”。美国法律规定,数字是不侵权的。为了与竞争对手区分,英特尔就将自己的产品改成了“奔腾”。洪力说“‘奔腾’是‘Pentium’的音译,非常准确精彩。其音译的精彩程度与‘可口可乐’不相上下。‘奔腾’的广告语,‘英特尔给你一颗奔驰的心’。”

  随后,竞争对手以价格战进行竞争,客户要求“奔腾”降价。但是英特尔认为“奔腾”不能降价,但低端市场也不能放弃,就推出了“赛扬”,与对手竞争低端市场。以后英特尔又推出了“酷睿”、“智强”、“安腾”等品牌,都是出于这种策略考虑。

  4

  终止“奔腾”是品牌发展的需要

  英特尔停止使用“奔腾”品牌让很多人感到可惜。因为,从“奔一”到“奔四”,“奔腾”已经深入人心,成为象征计算机进步的符号。洪力解释说,终止“奔腾”是品牌发展的需要。因为,英特尔也在变化之中,已经从微处理器变成平台厂商。过去的微处理器只是单一的芯片;而现在的平台是一组芯片的组合,能提供更好的应用与技术能力。

  现在,英特尔已经形成三个平台品牌:移动平台“迅驰”、家庭平台“欢跃”和商务平台“博锐”。英特尔产品的产品在延伸,品牌也必须延伸。“奔腾”已经无法体现英特尔的产品与公司发展,因此要改变。实际上,“intel”的标识也有改变。这些都是在告诉人们,英特尔在改变。“超凡双核动力,当然英特尔”。这是英特尔平台的新口号。

  1994年,英特尔的“奔腾”芯片上市。它在中国的第一个广告是贴在自行车后轮挡泥板上。想出这个办法的人经过十多年的磨练,已成为英特尔公司中国区域营销总监。近日,洪力先生来到深圳,记者特意采访到他,听他讲述国际大公司品牌建设与营销的故事。

  营销心得

  跨国公司怎样选营销总监?

  洪力:我是最好的例子

  英特尔在选择营销总监时会有什么考虑和衡量标准?为什么会任命洪力为英特尔的营销总监?

  洪力回答说:“国际大公司做营销策划是全面的系统的营销,绝不是单个的即兴策划。因此,营销总监必须具备综合的素质,这可能是英特尔任命我为营销总监的原因。”

  洪力说,1989年大学毕业后,自己实际上已在英特尔公司工作。当时是在英特尔和国家某部成立的一家合资企业,这是洪力的第一份工作。后来,这家合资公司划归电子部,洪力没有随合资公司转到电子部。但洪力感觉自己很适应在合资企业做事。1991年,洪力到一家美国公司做计算机软件销售。1993年底,英特尔中国公司招兵买马,洪力又正式加盟。

  在英特尔,洪力至今已做了6份工作。刚到英特尔是做公司的销售代表,是英特尔中国公司的第一个销售代表;第二份工作是大客户营销,帮助中国大客户进行技术培训和发展的规划;第三份工作是被调到上海软件营销团队,主要是和国内的软件公司合作,优化国内软件,协助他们进行市场推广,实际上是为英特尔产品开辟另一条销售渠道;第四份工作,是1999年洪力被任命为香港亚太区经理技术助理,这让洪力全面了解英特尔技术的同时,还具备了国际化的视野;第五份工作是主管OEM业务,协助联想、

长城、方正等国内企业进行产品和平台规划及应用;第六份工作是项目主管,负责英保通网吧平台的推广,是欢跃项目的总负责人。

  也就是说,洪力在英特尔做过销售,也做过技术;负责过市场,也负责过具体的项目产品;既做过国内大客户,也涉及过国际市场。营销总监必须整合各种资源,建立营销系统,洪力恰恰具备这种整合的能力。

  洪力总结道:“这些可能就是英特尔公司任命我担任中国区域营销总监的原因。”

  本专题由深圳商报记者徐明天李长桃文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