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正文

杨旭归来再战AMD 国内PC商酝酿暑促大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2日 09:14 每日经济新闻

  凌建平 祝裕 每日经济新闻

  杨旭归来、英特尔大降价,这两个事件成为过去一月业界最为关注的话题。这一切缘起英特尔这个芯片片帝国在中国市场的不顺利,和竞争对手AMD在中国市场咄咄逼人的攻势。

  杨旭能否重现杀手本色

  1986年,杨旭就作为实习生进入英特尔公司,从此没有离开,在英特尔内部,杨旭素有AMD杀手之称。杨旭的这次回归,对于AMD是否意味着整个市场格局的重新分布?值得思考。

  英特尔公关经理刘婕对此表示,杨旭重新担任英特尔中国区总经理,反映了英特尔进一步加强中国本土策略的决心,即更为迅速有效地支持中国本地客户和市场的发展和需求。

  不过,AMD中国区总经理潘晓明对杨旭的归来,显得毫不在乎,在回答《每日经济新闻》关于杀手归来的问题时,潘晓明首先否认杨旭是AMD杀手。潘晓明强调,事实上,2004年6月9日AMD与联想的合作使得AMD在中国市场取得了极大进展,而杨旭离开中国市场转任亚太区总经理是2005年1月。潘晓明表示,作为国际性大公司,所有的策略不应该是针对某人某事,而是从全球的战略角度出发,AMD也不会因为杨旭的重归而改变已有的策略,况且AMD高达85%以上的最大市场份额是拉丁美洲而非中国市场。由于AMD的介入引起的竞争,整个市场正良性健康地发展,英特尔的做法应该是正视市场。

  降价能否重展英特尔雄风

  业内普遍认为,英特尔希望通过降价和AMD这个CPU新星决战,因为毕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家公司可以真正憾动英特尔的老大地位。

  赛迪分析师李珂认为,AMD在技术上非但不比英特尔落后,在64位以及双核方面反而领先,英特尔现在依然强劲的势头得益于以前积累的老本。近两年,随着技术更新速度的加快,吃老本越来越困难。英特尔的此次大规模降价也显示了对AMD的重视。

  李珂表示,杨旭归来对于重振英特尔能起到一定作用,但不是决定性作用。俗话说“创业难守业更难”,英特尔在中国面临的是艰难的守业阶段。李珂认为,在守业阶段,公司高层的能力会大打折扣,况且又在是英特尔这样规范的公司,而AMD当初在中国连个公司都没有,是典型的由零开始的创业阶段,郭可尊是全球副总裁,拥有很多权利,操作起来肯定得心应手。李珂进一步分析,决定成败的因素有三点:技术领先、生产成本以及销售策略,对于CPU这样技术含量极高的产品,技术领先显得尤为重要,而杨旭以前领导并也擅长的是销售;其次,看英特尔总部对杨旭能否放权。

  一年有三四次CPU降价

  关于降价,英特尔公关经理刘婕希望通过《每日经济新闻》告诉市场,其实,了解英特尔业务经营模式的人并不会感到惊讶英特尔季节性的CPU价格调整策略。通常,英特尔在一年里会有3至4次CPU的降价,主要原因是我们芯片生产制造厂产能的提升,使得成本大大降低。今年以来,随着英特尔全球65纳米芯片制程工艺的提升和普及,到年底前,英特尔在全球将有5个芯片工厂全部付运基于65纳米制程的双核芯片。

  预计今年,英特尔的台式机和笔记本的双核芯片将超过70%,服务器双核芯片将超过85%。我们的目标是以最积极有效的策略、最富有竞争力的价格将基于英特尔酷睿微架构的双核处理器推到主流和高端市场。同时,基于奔腾系列的处理器将逐步进入超值低价市场。

  此前,AMD已经表示,将在未来三个月内以新的策略回应英特尔的降价策略,而这些策略一个根本的问题无非就是价格。

  暑期会出现电脑降价潮吗?

  《每日经济新闻》对戴尔、方正、宏基等主要电脑整机生产企业对降价之争的看法进行了调查。

  不出意料,这些厂商均不愿对英特尔和AMD的降价之争发表任何意见。不过对于即将临近的暑期大假,各厂商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价。

  戴尔:好处会反馈给消费者

  戴尔的公关表示,戴尔对零部件价格的下调会通过直接模式把好处及时地反馈给消费者,言下之意,消费者是受益的。

  方正:优惠政策陆续出台

  方正虽没有直接表明降价的可能,却表示相应优惠政策陆续正在出台,其中有一款针对学生售价为3199的PC。

  宏基:会在暑期强力促销

  宏基的产品经理也在忙于各种产品发布会的空档中接受了采访,他表示,英特尔和AMD两大厂皆为Acer宏碁长期的合作伙伴,Acer宏碁相信他们在价格与产品策略的调整都将有助于推动厂家与消费者更多的选择。暑期假期向来都是IT大厂投入的一个重要时节,Acer宏碁在行销策略上当然也会因应这一波时期强力进行促销,并提供最佳的

性价比的产品反馈给消费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63,000篇。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