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正文

芯原微电子:中国上演东京攻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31日 10:31 《中国企业家》杂志

  公司名称 芯原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综合得分24.512

  三年营收平均增长率231.66%

  2005年营收(万元)8805

  企业领先性5.100

  制度领先性4.740

  行业领先性5.280

  企业创新性5.420

  成长性5.280

  点评:

  这是一家高科技企业,而且就中国现实环境而言,它是最有可能成功的企业,如果经营谨慎的话,会有美好前景

  ——陈功,安邦集团董事长兼首席分析员

  戴伟民会从家族中赚钱最少的人变为赚钱最多的人吗?

  文/本刊记者 林涛

  7个月之前,芯原微电子的创始人戴伟民在接受《中国企业家》记者采访时详细解释了芯原发展战略的三步曲,台湾市场是练兵的第一步。打开门槛更高的日本和美国市场是他的第二步规划。戴伟民的第三步则瞄准了未来三五年大陆的市场。

  当时的芯原已经完成了第一步,在台湾市场站稳了脚跟。当记者于日前在一个论坛上见到戴伟民时,芯原已经开始了与日本以及美国公司的合作。

  这次外包给芯原业务的是一家日本顶级半导体公司,戴伟民没有透露这家公司的名字。在此之前,日本半导体公司并不愿意把业务外包。“他有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他是为人家做芯片,一站式做到底的大公司。怎么可能把他自己的芯片拿到中国来做,交给我们?”戴伟民说。

  不过迫于成本压力,其实日本公司此前也把一些初级芯片的设计外包给中国公司,但是这次交给芯原的是一颗高级机顶盒芯片的核心业务。

  为了嬴得来自日本的业务,戴伟民在东京最繁华的商业区设立了办公室,他认为要在日本获得认可,公司形象非常重要。1985年,戴伟民曾经在日本一家大型半导体公司研究设计中心实习。这段经历让戴伟民结识了很多日本IC产业人士,这些当年的研发人员如今都已经上升为经理层。

  过去半年中,这家日本半导体公司对芯原进行了严苛的审查,戴伟民承认,“第一步跨出很艰难,这可能是日本这么大的公司第一次做这个事情。好在跨出第一步就好了,后面就会有其他公司来了。”

  过去几年,教授出身的戴伟民一直热衷于在世界各地讲课,鼓吹芯原的IC设计代工模式。随着IC产业的细分发展,在上世纪90年代,设计和生产首先分离,于是出现了专门从事生产的晶圆厂和专攻设计的IC设计公司。随着技术的发展升级,IC设计的过程开始变得越来越复杂,于是在IC设计环节又开始出现分化,出现了像芯原这种为设计公司服务的IC设计代工公司。

  芯原基本的业务模式包括提供IC设计所必须的标准单元库。戴伟民把这些标准单元库比喻为“造房子用的砖块”。除了提供砖块,芯原也具有造房子的能力,在收购了IC设计企业香港众华及其子公司上海众华后,芯原的前端设计能力得到加强。

  “他们是圈地的,然后设计图纸。我们是盖房子的。做厨房,做卫生间,我都熟悉得一塌糊涂了,他为什么要做这个。”戴伟民这样解释自己与IC设计公司的关系,不过目前大多数内地IC设计公司还没有接受这种外包模式,戴伟民的第三步目标就是在内地消费类电子产品全面兴起时,让这些IC设计公司成为自己的客户。

  戴伟民兄妹三人都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电子工程系。戴伟民的妹妹戴伟立本科毕业,与先生共同创立IC设计公司Marvell,曾经在《财富》杂志评出的全美40岁以下富翁中排名27,弟弟戴伟进拿到硕士学位,创办了IC设计工具公司Silicon Perspective,后来被美国一家公司以5亿美元收购。

  “我们家学位越高的人赚钱最少。我拿了博士,赚的钱最少。我要是还在美国的话,怎么赶都赶不上他们。”2005年芯原的营业收入达到1100万美元,在过去的三年中呈3倍速增长。不过戴伟民要想赶上弟妹取得的成绩仍需努力。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