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硕创始人童子贤:华硕的目标是让科技感动世界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7日 10:52 经济观察报 | ||||||||||
-本报实习记者 李哲明 北京报道 一张卷地而起的画布上,达·芬奇画笔下熟悉的蒙娜丽莎浅笑嫣然。在走近这幅画之前,谁都不会料到,如此生动的面容居然是用不同颜色的SOCKET插座、COM口、PCB基板拼装而成。5月24日,第九届科博会“新技术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论坛”的开幕式上,华硕电脑公司创始人、副董事长童子贤将这幅被命名为《科技的微笑》的作品交到了科博会负责人
“透过作品,我们希望观赏者体会到科技与艺术的种子在我们这块土地上整合、成长与茁壮,也象征着华硕的成长与蜕变。”童子贤说。 《经济观察报》:根据华硕的实际经验,您认为中国创意产业的发展会对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童子贤: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突飞猛进,没有人能够忽视中国市场。“世界工厂”的角色中国已经扮演的非常成功,但当大量制造不再是问题的时候,下一步我们该走向哪里呢?创意产业是未来潜力无穷的发展方向,中国拥有多元丰富的文化内涵,拥有非常丰富,非常高质量的人力优势,未来可以在创意产业上扮演设计中心和创意中心的角色。 华硕作为其中的一个企业,正在向这方面努力。目前在苏州我们有一个工厂,有一个1200人的研发团队,同时我们正在计划上海源汇园区的工厂,规模不在五万人以下,融合了研发、制造、设计、创意和售后维修、营销等,希望成为一个综合园区。 《经济观察报》:华硕如何将设计师的一个创意转化为一个成功的产品?为什么会出现两个公司相似的创意,推出的产品却成败有别? 童子贤:创意出来了,要把它实现成一个产品,还需要工艺来解决。Apple的iPod为什么那样成功,除了有个好的设计创意,它的工艺水准也是相当高的。 我们以往做设计的时候,产品设计师掌握机器设备、掌握材料、掌握机器做出产品,但是现在,设计师无法做整个流程的主导师,我们需要工艺师。我们要求设计师去找工艺师讨论如何实现他们的想法。 《经济观察报》:您怎么看待人才在创意开发过程中的作用?华硕怎样管理创意型人才,并在他们个性化的创意和市场之间取得平衡? 童子贤:人才是创意的核心竞争力。华硕的设计团队非常重视“玩的哲学”,在华硕研发部的办公室里,设计师们也都带来了自己的独特玩具,像滑板车、电玩赛车方向盘、生存游戏所需的各种枪支、防弹衣等等,都能在办公室里找到。对于他们来说,丰富的感官刺激与生活体验,对激发想像力开拓思维很有意义。 《经济观察报》:目前像IT这样的高科技产业,其产品研发设计方向好像发生了一种转向,就是从原来单纯的技术取向转向消费者取向,即更加注重外观、使用的方便舒适度、人性化的功能等方面? 童子贤:这种转向确实发生了。很多品牌的产品实际上是由同一家代工工厂生产的。比如全世界70%的笔记本电脑,基本上都是由5家工厂生产出来的,不管用什么牌子,都是这五个制造商。在这种技术趋同的背景下,谁的产品更多地考虑到了消费者的需求,更能体现消费者的个性就会成功,比如数码相机,我很早就预言其外形会像扁平化发展,这样它才会容下大屏幕的显示屏,更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经济观察报》:从华硕现在推出的这几款产品来看,其创意设计风格更加时尚化,和消费者印象中华硕朴实低调的风格不同,请问这是不是意味着华硕整个的品牌定位发生了变化?“华硕品质,坚若磐石”这样的品牌语是否会被替换? 童子贤:我们目前的品牌定位是叫相对高端,即相对高端产品来说,我们是高端中的低端,而相对中端产品和低端产品来说,我们又是高端产品。笔记本电脑已成为华硕的第一大业务,这种业务的转向带来了一些风格上的变化,因为笔记本电脑现在其实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