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新浪科技评论空间专题 > 正文

雷洛:三招破除盗版温床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5日 09:49 eNet硅谷动力

  作者: 雷洛

  【eNet特约评论】盗版现象由来已久,盗版图书、盗版玩具、盗版光碟、盗版软件……,不一而足,这些不法行为极大的阻碍了市场秩序的良性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对此“头痛不已”,虽然打击的力度不断加强、打击的范围不断扩大,但是却屡“打”不绝,效果不佳。究其原因,一言以蔽之——买方市场决定卖方市场。正是由于买方市场的需求旺盛,才
促成了卖方市场的“红红火火”。 

  那么,人们为什么不把目光“聚焦”在货正质优的真品身上,却偏偏选择了没有任何售后保障的盗版产品呢?其实,这个问题根本就不需要做出回答。谁都知道,价格“高”才是症结所在。 

  以软件行业为例,互联网实验室(chinalabs)通过长时间调研分析得出的结论显示,2005年中国软件的盗版率为66%(新装软件当期的盗版率,不涵盖以往年份安装的软件),虽然这一数字与往年相比有所下降,但仍然偏高。软件盗版率之所以居高不下,与产品的价格不无关系。比如,微软一套2003年版的

操作系统曾经卖过1.1万元的天价,一套Office办公软件也需要花上3500元才能收入囊中,而3500元足够组装一台性能不错的台式电脑了。试想,在当前的国情下,如此昂贵的软件,有几个人能吃得消?  

  不过,在现实中,绝大部分的正版软件走的都是类似微软那样的“高价路线”。这样一来,摆在货架上的东西当然也就“乏人问津”了,人们宁愿冒着风险选择地摊上几元钱一套的盗版软件,也不愿去面对 “不能承受之重”!由此看来,正版软件的普及也好,盗版软件的限制也好,并不是光靠国家政策的强制“引导”就能一蹴而就的。只有找到病因,对症下药,才能获得良效。笔者认为,只要把正版软件的销售价格拉到与普通大众购买能力相适应的水平,盗版现象基本上就能“不治自愈”。具体来讲,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一、定价策略,应该因地制宜 

  该项措施主要针对一些跨国性质的大型软件公司,以往这些公司在制定产品价格的时候通常会采取“一刀切”的方式,不论是在欧、美发达国家,还是在亚、非落后国家,价格都是统一的,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公平的。不同的国家,国情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同样是100美元,对某个国家来说也就是普通公民一天的平均工资,对另外一个国家来说可能就相当于一个家庭一年的总收入了,如果一套定价100美元的软件拿到这个国家来卖,不出现“盗版”才怪呢!合理的做法应该是,对不同的国家要区别对待,制定出一个与人家国情相宜的价格出来。

  二、加强

自主研发,打破寡头垄断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民族产业极其匮乏,软件市场往往会被一些国际巨头牢牢把持,垄断之势非常明显,在价格的制定上面,寡头们当然是“说一不二”,这样一来,产品的价格难免会让人“高不可攀”。要想打破这种被动的局势,依靠自主研发才是唯一出路,当你拿出一套能与别人抗衡的“武器”时,对方肯定就会把你放在眼里。如果做到了这一点,价格自然会变得公平合理,盗版产品也就失去了市场。 

  三、销售手段多样化、人性化 

  对某些软件产品来说,销售手段的单一、销售模式的固化也可能是造成盗版滋生的主因。一些有经济能力的人原本打算购买一套正版软件,但 “东打听、西询问”就是找不到购买的途径,这些东西难道“藏匿”在某个隐秘的专卖店里?或者只屑于在大城市里“享受富贵”?有些人由于经济上的原因不能一次性付清高昂的费用,厂家为什么不与银行合作推出“分期付款”的购买方式呢?还有一部年轻人懒得外出,只愿意采取网上订购的方式获得产品,干吗不迎合这些人的口味开通网上购物平台呢? 

  随着社会的进步,软件厂商适时调整一下经营思路,以多样化、人性化的销售手段迎合消费者的口味,或许真的能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写在最后 

  5月23日,商业软件联盟(BSA)公布的数据显示,2005年由于“盗版”给软件行业造成的损失高达340亿美元。客观来讲,只要这个行业继续存在,盗版现象就不可能完全杜绝。但是,通过积极思考,并且付诸行动,我们是完全可以把盗版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的。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