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红漫:中国制造在升级中遭遇严酷外部环境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5日 09:33 东方早报 | ||||||||||||
早报特约评论员 马红漫 最近联想集团在美国遭遇的“安全门”似乎越来越向着不利的方向发展。5月23日,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元庆对媒体表示,联想在美国遭受了不公正待遇,继美国改变1.6万台联想电脑的用途后,近日美国国务院表示将修改采购流程。
其实,并没有证据能证明联想电脑会威胁美国国家安全,而美国如此强烈反应也有着超越“安全”的原因:一向把“中国制造”等同于鞋子、衣服的美国人突然发现,“中国制造”现在已经打上了高科技的烙印,威胁到了美国传统的优势领域。面对联想电脑,美国人感受到了本国品牌、资产被收购的心理失落,潜藏在后面的,更是对自身竞争优势削弱的担忧。 从这方面而言,联想遭遇的“安全门”事件是中国逐渐强大、向海外扩张的一个注脚,其标志性意义就在于,它昭示着中国制造企业正逐渐从劳动密集型为核心的加工型转向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型。显然,这样的转变既是中国制造企业努力的方向,也是产业发展的历史必然。但联想的事例却在明确地告诉我们,伴随企业自身成长的,可能是外部环境的变化,甚至是恶化。对此,我们的企业必须要提前做出全面而系统的准备。 在现实中根本不会存在完全理想化的自由贸易格局,国家间的贸易形式永远在“壁垒、妥协、壁垒”的循环中周而复始,最终的结局是达成适度的贸易保护,政府间的贸易博弈就是在寻找着这个“适度”的平衡线。其次,这里的“适度”二字是对于整个贸易环境而言的,对于具体的产业、具体的企业来讲,适度往往会变成了“过度”。 因此,无论是基于泛政治化的考量、还是因为对外来技术进步的恐慌,自从联想力图踏上美利坚国土的第一天,各种各样非市场因素的干扰,就一直伴随着这个完全市场化运作的企业。对于敢于吞并“蓝色巨人”的联想而言,美国的市场是如此的无法捉摸:简单的市场竞争规则在一个以信奉市场经济为精神的国度居然处处碰壁。 由此,我们已经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阴影,正笼罩在转型中的中国企业头上。以自主创新、科技兴国为目标的中国企业,正在努力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背景,把市场的着眼点放置在整个世界。但是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背后却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语言逻辑,这样的语言逻辑该如何才能读懂呢? 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企业购买了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和洛克菲勒中心,也曾一度刺痛了美国的神经。随后,日本企业在美国的扩张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虽然当时的日本完全具备了经济实力来收购美国企业,但是在国际贸易交往中,单纯的经济实力绝非成功的唯一要件。在经历了十几年的国际贸易风波的洗礼之后,恰当而准确地选择最为“适度”的贸易交往平衡点成为一个必修课程。 首先,大型企业的海外扩张绝非企业个体的私事,理应成为政要进行经贸讨论的议题。不久前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曾率领庞大的商贸团队访问美国,采购多架波音客机,达成巨额贸易协议。此举正是为了寻求所谓“适度”的贸易均衡点。最新的消息表明,美正在考虑放宽对华高科技产品的出口管制。同样,对于具备跻身国际一流的高科技企业,诸如联想而言,政府高层间的协商与谅解亦可以发挥出防患于未然的积极效果。 其次,对于企业个体而言,在走出国门之后要对风险有谨慎的判断和准备,在遭遇类似的“安全门”时,也同样有可能安全穿越。比如,此次联想涉及的1.6万台台式机一方面全部属于在美国本土生产的产品,对于没有软件支持的纯粹的硬件设备而言,被指责可能埋下技术陷阱纯属外行笑话,依照当地法律据理力争同样是颇具胜算的。 联想的背后是积极向科技创新转型的中国工业制造业,对于他们而言,迈好这道“安全门”既是艰难的一步,同时也仅仅是第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