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大话IT专题 > 正文

新闻晨报:把脉软件人才培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5日 07:28 新闻晨报

  华浦教育ISEP国际软件工程师走出就业新路

  高校软件人才培养体系强调知识结构,忽略了很多除了知识以外的环节的教育。比如说

  IBM讲它用人的几大要素:客户为尊,勇于负责,沟通的能力,团队的协力,值得信
赖,自我趋动,热诚、适应性、创造性,这些话加在一起,大概没有几个是Java和C++等技术语言所能涵盖的;而这些要素在企业工作是必须学会的,但是校园教育是没有办法教给你的。

  -软件企业“一个萝卜一个坑”

  软件企业一个普遍的共识是:一方面,IT知识升级换代之快要大大超过人们的想象,赶不上知识更新的速度;另一方面,知识无疑是重要的,但绝对不是唯一重要的因素,对于培养一个最终要进入企业工作的软件人才来讲,话语权应该来源于用人单位。所有用人单位都是一个心思,一个萝卜一个坑,来了就要好使,就能是骨干,就能立刻发挥作用,用人单位经不起也等不起一个人才的缓慢成长。

  据华浦教育IT培训部的负责人介绍,华浦教育IESP国际软件工程师培训项目,简单的说,就是针对这个需求来制定的市场对路的课程设置。与企业形成无缝联接,定向地为企业培养合格的软件人才。华浦目前的IT教育模式,就是围绕着学生的价值,围绕着市场,围绕着学生毕业后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不仅仅是就业,而是更高质量的就业。可能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学员选择华浦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从华浦ISEP国际软件培训中心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抢手人才,其中,高中、三校生(中专、职校和技校)占50%,大专本科占50%。

  -紧缺人才培养注重实践

  华浦教育ISEP紧缺软件人才培养工程推崇“体验式教学”,什么是“体验式教学”?参考西方教育界流行的三句话,即“你告诉我,我会忘记;你给我看,我会记住;你让我参与,我会理解”。在课堂上加强实战案例,让学生及早地理解企业到底是怎么回事。除了知识以外,在企业的环境里面,对人本身的尊重、沟通的能力、分工合作,以及有一个非常积极的工作态度,这些都是在培养过程里面非常专注的。

  -非计算机专业也能学习

  虽然软件开发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但实际上也没有很多人想象中的那么难。华浦教育ISEP紧缺软件人才培养工程招生对象是:高中以上,具有电脑初级水平即可入学;对于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经过测试者可以跳级直接参与第二阶段课程的学习。

  -入学即签就业推荐协议参加学习的学员会发现,由于来自于政府和名校的强力支持,华浦提出“复合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增加了外语类、职场类等免费选修课程,ISEP毕业学员的就业将更有保障。并郑重承诺:入学签订就业推荐协议,对于最终成功完成学业的学员负责推荐到就业为止。2006年4月,华浦ISEP国际软件工程师课程荣获2006第三届上海教育博览会金牌项目奖。

  作者:□晨报特约撰稿火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