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正文

EMC危急时刻华丽转身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4日 17:53 中国民航报

  □本报记者 范新宇

  4月的波士顿绿意盎然,沿着州际高速公路穿越市区,红砖砌就的老式街区令人备感温暖,而摩天大楼的挺拔身姿也堪称赏心悦目。古老与年轻,在这里实现了微妙而完美的融合。300多年的沧桑岁月为波士顿赢得了“美国的雅典”的美誉,而作为马萨诸塞州学府林立的高科技产业基地,“太阳系中心”的流行绰号也许更具现实感。

  4月23日,来自世界各地超过4000位用户和合作伙伴齐聚波士顿EMCWorld2006大会现场,与EMC高层亲身接触,多达330场的技术讲座让与会者各取所需,充分把握存储技术的未来趋势。本报记者在大会上获悉,作为全球存储业巨人,EMC又将掀起新一轮存储创新的浪潮,公司的战略性转型也被提上议事日程。

  危急时刻的转型传奇

  2000年,乔·图斯担任EMC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此时的EMC在存储市场如日中天,营业收入从1990年的1.9亿美元提升到2000年的88.7亿美元,创造了纽约

证券交易所上市
股票
10年来升幅最高的纪录。

  然而潜伏的危机正在逐渐逼近。

  一位EMC高层在接受IT周刊记者采访时回忆说:“当时的好消息是EMC已成为最成功的存储技术公司,而坏消息则是我们已经达到顶峰,只有一个产品,只有一个市场。”据记者了解,当时EMC的Symmetrix系统定价超过300万美元,在高端存储市场份额过半,好日子似乎才刚刚开始。

  可是市场风云的变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2001年第一季度,当乔·图斯和他的管理团队坐下来准备收获当季丰厚的市场回报时,统计数据却让人们为之震动,EMC的销售额急剧下滑,连带利润和毛利率也纷纷下降。

  很多人抱着侥幸心理,认为这只不过是增长周期中常见的一次V形低谷,然而乔·图斯并没有这么乐观。此前,他曾引领王安电脑公司摆脱申请破产保护的困境,实现公司业务的成功转型,正是这段经历让他对于市场变化的细枝末节不会轻易放过。

  为此,乔·图斯开始对EMC的客户进行深入调查,结果发现,由于高科技产业泡沫的破裂,客户的IT投资大幅缩减,短期内看不到回升迹象,这就意味着技术先进但价格昂贵的设备不再那么受市场的欢迎,并且用户希望获得兼容性更强的通用存储软件。与此同时,IBM和日立等竞争对手正在以更低价格的产品侵蚀EMC的存储王国,市场的游戏规则开始发生改变,到2002年,EMC的营业收入已降至54亿美元。

  完全以硬件为主导的商业模式无法适应出现结构性变化的新市场,在乔·图斯的带领下,EMC在危急时刻决定完成企业战略层面的一次“华丽转身”:软件和服务业务的收入比例要大幅提高,硬件产品平台也将由高端向中低端延伸。

  这是一次脱胎换骨的成功转型。EMC由此从一家单一的高端存储设备供应商,发展成为在信息存储和管理系统、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领域世界领先的公司,2005年营业收入升至96.6亿美元,其中来自软件和服务的收入从过去占营收总额的24%提高到如今的53%。2006年第一季度,EMC继续在各地区市场取得业务增长,本季度净利润达到3.8亿美元。

  在本届EMCWorld大会上,乔·图斯回顾了EMC不断创新的发展历程:“1991年—2002年,EMC是一家存储公司;2003年—2005年,EMC是一家存储和信息管理公司,而从2005年至今,EMC正在致力于成为信息基础架构解决方案提供商。”

  在乔·图斯看来,企业就像一个生命体需要不断进化。“企业不要害怕打破陈旧的东西,总担心否定自己的公司最终都会被否定。”乔·图斯对于企业创新的诠释令人深思。

  收购战略扩张领地

  在EMCWorld大会上,乔·图斯透露,EMC不会改变其收购战略,今后准备在技术研发和技术收购方面投资12亿美元,目标是获得统一的ILM(信息生命周期管理)、虚拟化、基于模块的资源管理、信息安全和信息网格等领域的最新技术,而列入其收购意向清单的主要是一些软件公司和区域性的中小型服务公司。与此同时,EMC在2006年还计划回购价值30亿美元的EMC股票。

  乔·图斯认为,就一个行业的长期发展来看,只有三家公司最终能够获利,而一家新兴公司的营业额达到两三亿美元,被这三家巨头收购的可能性也会大增。

  事实上,成功的收购战略对于EMC的业务转型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据EMC公司首席技术官MarkLewis回忆,自他在2002年加盟EMC公司之后,EMC已陆续完成了24次收购行动,总计花费达45亿美元,最终使EMC能够为用户提供包括软硬件和服务在内的完整的产品组合。

  值得一提的是,EMC会尽可能留住被收购方包括CEO在内的企业精英,甚至让一些被收购公司保留其原有业务单位,继续维持独立运作,同时由EMC总部实施有效监控。对于技术型公司来说,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无疑是最重要的资产,而EMC对人才的重视和延揽为其企业整合奠定了成功基础。

  那么EMC又是如何平衡外部收购和自主研发之间的关系呢?MarkLewis告诉IT周刊记者,首先公司会研判在哪些市场可以开展新业务,随后调查这个市场上哪些企业拥有最好的技术和潜能,找到尚未被发掘的市场商机,在此基础上确定EMC的业务改进方向,最终作出内部研发或对外收购的投资决策。

  截至记者发稿之日,5月10日,EMC公司以1.53亿美元收购KashyaNetworks公司,5月12日又宣布将收购IT专业服务商Interlink集团。EMC的存储领地还在不断扩张……

  存储行业的“规则改变者”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一项调查显示,全球每年数据量的增长速度达到25%。从互联网到本地终端,充斥着海量的数据,而用户越来越意识到,管理数据比存储数据更为重要。事实上,经过有效处理的数据才能成为有价值的信息,而信息的价值又会随着时间变化而改变。

  本届EMCWorld大会为人们揭示了未来几年存储行业的发展趋势。首先,存储虚拟化技术将更有效地利用存储资源,并且极大地减少存储系统的复杂性,而互联网将成为最佳的存储虚拟化环境;其次,系统和资源管理将由以框架为基础转向以模块为基础,未来的用户就像乐队指挥一样,不需要懂得每件乐器(存储设备)的演奏方法,但是对于系统发出的任何不和谐音符,都可以找出其问题所在,让管理变得更加轻松自如。

  乔·图斯相信,通过引领上述两大技术趋势,EMC将成为存储行业的“规则改变者(gamechanger)”。

  早在2003年,乔·图斯就在业界首次提出ILM策略,以求帮助客户在信息生命的每一个阶段,以最低的成本从信息中获取最高的价值。如今他又将EMC带入了ILM战略的第三个阶段,将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包括电子邮件、图像、数据库、SAP和法规遵从等在内的一元化的ILM,贯穿其中的还有EMC的信息安全管理解决方案。

  MarkLewis对记者表示,信息安全不仅仅是防毒,还包括对数据本身的保护,因此企业需要构建以信息为中心的安全策略,这其中存储授权、监测与遵从法规都很重要。

  现在很多跨国公司每年都要处理一些诉讼官司,这其中法庭所需信息资料的搜集整理,其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都非常可观,因此改变管理信息的传统方式很有必要。在欧美国家的金融、保险、医疗保健、

能源和民航领域,由EMC提供的电子邮件存档、财务报表管理等协助客户遵从法规的存储解决方案已得到实际应用。

  时刻把握行业趋势,收购与研发并举,在20多年的成长历程中,不断创新始终是EMC的主旋律,据乔·图斯透露,目前EMC每年会拿出10%—11%的营业收入用于技术投资,即使在公司面临困境之时,其研发投资也并未缩减,这对于企业通过产品创新最终赢得未来可谓至关重要。

  记者点评

  赢在执行

  1999年,理查德·C·托曼升任施乐公司CEO,雄心勃勃地要将施乐从一家产品和服务公司转变成为一家解决方案供应商,然而一系列改革举措出台之后刚满一年,公司股票就从64美元跌至7美元,托曼也被迫下台。

  业内分析家认为,托曼的创新结果事与愿违,关键是与执行人员的沟通不够,而当时的施乐也是一家缺乏执行文化的公司。

  在联想集团董事长柳传志看来,决定企业成功的要素有很多,其中战略、人员和运营流程是三个决定性因素,而要实现三者的有效结合,关键就在于执行。

  无独有偶,曾经在原康柏公司(后被惠普所收购)全面负责存储业务的EMC公司首席技术官MarkLewis,在比较前后这两家公司的企业文化之后,发现了一个相似的特性: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应对速度快,并且都以执行为导向,不会去做过多的规划。

  当年,乔·图斯为了将EMC从亏损困境中解救出来,曾经大刀阔斧地削减了30%的员工和两个管理层级,砍掉了资本性支出的一半。对于个别无法适应商业模式转型要求的企业高管,他也不得不忍痛请其离职。而此后一系列并购行动的成功和技术研发的领先一步,也体现了企业领导者执行力的强大。

  看起来,拥有好的规划,好的策略,固然重要,然而要想将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企业利润,关键在于执行能否到位。这就像是足球比赛中的临门一脚,将最终决定企业的命运。

  (《中国民航报IT周刊》5月22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