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软件风暴使PC厂商喜忧参半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4日 17:42 通信信息报 | ||||||||||
本报记者 邱英元 一场前所未有的推进软件正版化风暴正在中国国内市场掀起。继4月上旬四部委联合发文强制PC预装正版操作系统之后,5月18日国家9部委共同签署了《关于推进企业使用正版软件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各地制定具体方案,推进企业使用正版软件工作。一时间,软件市场风生水起。在此风暴之下,国内各大PC厂商也呈现“有人欢喜有人忧”的局面。
喜的自然是这场风暴之下最大的受益者——软件厂商。以微软为例,4月份微软与联想、方正、清华同方等国内主流PC厂商签署了一系列正版windows合作协议,其交易金额高达17亿美元。仅联想集团一家,购买正版windows软件的金额就达到了12亿美元! 对于与微软签订协议的国内一线PC厂商来说,此次的正版风暴也给他们带来了难得的市场契机。一方面,预装正版操作系统并没有增加产品成本,反而可以降低因盗版软件所引发故障的售后服务成本,有利于提高其产品的竞争力。 据悉,此次微软给联想的OEM版本每套价格仅在160元左右,而市面上同样的正版软件价格则高达1500元!由PC厂商预装操作系统,既解决了消费者想买正版软件却又买不起的难题,同时又能获得盗版软件所不能享有的微软技术支持,从服务上完善了用户的需求。 另一方面,此举也有助于改善中国PC企业在全球的诚信形象,有利于企业的创新,促进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的好转。联想集团毫不讳言此次采购对公司的意义:“预装正版操作系统对于联想集团在全球市场树立负责任的厂商形象,有很大的帮助。”董事长杨元庆说。 对于二线PC厂商来说,此次预装正版操作系统软件的规定则成是阵痛。由于采购规模及从上游合作伙伴获得的支持不同,二线PC厂商预装正版操作系统的成本显然要高于一线厂商,这给二线厂商的产品带来了极大的价格压力。 业界专家预言,此次预装正版操作系统行动将引发PC市场的新一轮洗牌。议价能力的不足将导致二线PC厂商成本增加,市场形势不利于较小的品牌和以价格战为主要手段的厂商。此番洗牌,可能导致小品牌PC厂商被大厂商兼并或沦为大厂商的“生产车间”。 在此次的预装正版操作系统软件行动中,不能不提及操作系统软件的另一个重要成员——Linux。早前,业内对此次正版化风暴对国产Linux的促进作用寄予了厚望,认为这次由政府推动的操作系统正版化风暴对Linux是一次发展机遇,Linux将获得长足发展。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一方面,Linux在与windows的多年竞争中,价格低廉一直是Linux的杀手锏。但是此次正版化风暴中,微软调整了市场策略,其给予国内主流PC厂商的OEM版本价格大多在200元以下,对于国内主流PC厂商来说,Linux的价格优势已经丧失殆尽。 另一方面,Linux缺乏坚定的产业合作者。对于二线品牌来说,安装Linux操作系统并非是一种主动选择,更多的是一种无奈之举。国内惟一一家安装了正版Linux操作系统的紫光公司,也是因为无法接受微软过高的软件报价而转投Linux阵营。 虽然Linux被认为是当前情况下二线PC厂商和DIY机器的最佳选择,但紫光们也清楚地知道,Linux功能确实不如Windows强大,应用软件兼容性没有Windows好,况且还有那因windows盗版软件培养起来的用户习惯,使得用户已经有了挥之不去的Windows情结! 据联想的“增值软件预装计划”透露,此次联想的大采购,使得旗下预装Windows XP的产品比例从之前的不到10%提升到70%。而这中间60%的产品比例,取代的可能不仅仅是盗版软件的市场份额,这对Linux的市场拓展恐怕也是一个极大的冲击吧? 此次正版软件风暴对于PC行业的影响是深远的,其对市场原有格局的冲击还在持续。总的说来,预装正版操作系统没有提高用户的成本,给用户带来了良好的使用体验;对于PC厂商来说,正版软件风暴意味着PC行业的新一轮洗牌,PC市场将会在国外和国内几大厂商之间集中;而对于多年来在软件市场豕奔狼突的Linux操作系统来说,则是祸福难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