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天气短信邮箱导航通行证
爱问(iAsk.com)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正文

数字电影进社区:让电影照亮深圳每个角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3日 16:13 深圳特区报

  深圳电影地理系列报道之3

  数字电影进社区:让电影照亮深圳每个角落

  编者按:

  虽然深圳各影院特别是高档影院门庭若市,但对于数百万外来务工者来说,一场电影数十元的“高消费”仍使他们望而却步;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看电影还不是经常性的节目。但是今年以来,深圳市文化局发起的“数字电影进社区”大型电影普及活动,为基层社区放映数字电影近两百场,“沐浴”到这次“文化雨露”的观众达5万多人次。借助数字电影这对崭新的高科技翅膀,深圳的电影地理格局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那些曾经“被电影遗忘的角落”里如今都感受到了电影那迷人的光芒。

  每个周末晚,在罗湖区长岭社区的北区广场上,附近的居民和外来青工早早地就聚在了这里,他们有的带着小板凳,有的坐在花台边缘或台阶上,有的则三五成群地席地而坐,脸上都带着兴奋的神色———这天晚上,他们在自己的家门口将看到两部高画质露天电影,享受触手可及的社区电影生活。

  “数字”让电影如虎添翼

  说到露天电影,往往能勾起许多人怀旧的记忆。那种其乐融融的气氛、两面都能看的黑边白底银幕、眼中的画面与头顶的星空相映生辉的浪漫场景,都让我们无比怀念。如今,有了走进社区的数字电影,这些时代的记忆又被开启。所谓数字电影放映,是指运用数字技术拍摄或者通过胶片转数字方式制作的数字电影产品,利用卫星、光缆、光盘、硬盘等传输方式,在数字电影院或流动电影放映场所进行的新型电影放映方式。

  深圳电影发行放映中心的放映员吴海星曾经与硕大笨重的35毫米胶片放映机和一摞又一摞的电影拷贝打了十几年的交道,“那时放电影真是个体力活儿”,吴海星感慨地说。然而如今,吴海星再出去为深圳各社区居民放电影时,他的行装只有过去的三分之一,只需开一辆普通的吉普车就可以把过去需要一辆轻卡才能拉上的放映器材都装上,不到半小时就可以把全部放映设备连接调试完毕,再轻轻摁下几个按钮,清晰逼真的图像就投射在银幕上啦。吴海星对记者说:“套用一句广告语,使用了数字电影设备以后,科技让我更轻松!”

  享受到数字电影所带来轻松的不只是放映员,更是那些平时很难走进电影院的观众。深圳电影发行放映中心放映管理科科长张梅磷说,没有数字电影这种便捷有效的途径,电影走进社区的范围就不会像现在这么宽,场次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多。

  张梅磷一口气为记者列数了数字电影的几大好处:设备轻便,对运输和场地的适应性非常强;画面清晰度高,且“第一次放映和第一千次放映的质量毫无区别”;防盗版功能强大、由于不用洗印胶片而更加环保等优点都使电影更方便地深入到了深圳的各大社区、旧村和工业区,让电影真真切切地走到了人们的身边。

  社区电影文化的革命

  近年,数字电影浪潮席卷全球,数字革命将使35毫米胶片成为历史。去年7月19日,国家广电总局公布了《数字电影发行放映管理办法》,在全国大力推行数字电影下乡、进社区活动。深圳电影发行放映中心敏感地抓住了这一趋势,采用租赁的方式引进了8套数字电影放映系统,并将这些设备迅速投入到了社区公益电影放映的第一线。

  数字电影的高质量、低成本为深受大众瞩目的“电影票降价”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低票价、甚至免费看电影的“幸福”离普通市民越来越近了

  正在积极筹建深圳社区电影发行放映服务中心的资深电影工作者王琳娜对记者说,深圳将不惜力气推进数字电影进社区活动,“不难预见,数字电影将成为深圳社区电影文化的一次革命。坐在家门口看电影将成为深圳人走进豪华影院之外的又一种主流抉择。”

  “数字大餐”还有待加料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数字电影这顿“大餐”虽然看上去美味可口,然而真的吃起来却并非一根骨头一棵刺都没有。在好莱坞电影霸权的虎视眈眈之下,包括深圳在内的中国数字电影之路走得并非那么一帆风顺。

  在深圳电影发行放映中心张梅磷科长手里的一份数字电影节目单上,记者看到的电影名字绝大多数比较陌生,熟悉一点的也都是下线已经很久的旧片。很多年轻观众也纷纷向放映员吴海星提出,能不能放几部《魔戒》、《黑客帝国》这样的进口大片,吴海星总是无奈地用一脸苦笑来回答。国内数字电影的片源虽多,但质量不高、时效性较弱、娱乐性较差是客观事实。

  目前构成数字电影片源的电影大多是我国每年生产的两百多部影片中无缘在电影院公映的那些影片,无论宣传效应还是明星阵容都无法与影院中的大片相比。为何进口大片无法登上社区数字电影的银幕呢?王琳娜对记者解释说,这首先是受进口分账大片的合同条约限制,无法大规模地进行免费公益场的放映。另外一个关键因素是目前国内用于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的服务器与国际通行的数字电影标准不兼容。去年7月,美国好莱坞七大制片商共同推出了名为DCI的数字影院标准,对放映系统、版权保护系统等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尽管该标准不是强制规范,但由于七大制片商控制着全球电影市场的绝大部分片源,如果设备达不到该标准,好莱坞的大片将无法放映。而目前国内使用的数字电影设备大多是由国家数字电影节目管理中心组织研发的DMS系统,这一系统只能播放采用国内标准拍摄制作的影片,对于那些风靡全球的大片则只能望洋兴叹了。

  由此,在王琳娜看来,深圳数字电影目前的定位与传统影院还是有一些区别,主要是在社区内放映免费的公益电影,片源以第二档期的旧片和未能在影院上映的国产故事片为主,短小精悍的科教片也是重要内容。可以说,数字电影的公益性质大于商业性,因此目前数字电影要靠政府补贴、企业经营和观众低价购票等多种渠道来生存发展。

  虽然数字电影进社区的门槛很低、成本不高,但由于绝大多数社区还没有专门的数字放映厅,露天放映难免带来安全性、扰民因素、抗恶劣天气能力和放映质量上的问题。数字电影进社区虽然取得了迅猛的发展,然而并没有走出起步阶段,需要建设和完善的条件还有很多。不过王琳娜满怀信心地说:“尽管限制因素不少,但数字电影的强大生命力是毋庸置疑的,它必将在深圳市民的文化生活中深深扎根。”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