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芯警示:别错走自主创新生财道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5日 11:20 赛迪网 | ||||||||||
作者:方家平 【赛迪网评论】这几天,中国的网络关键词恐怕非“汉芯”和“陈进”莫属。今年以来,一直牵动众人之心的汉芯造假事件终于水落石出,据新华社报道,5月12日,上海交通大学通报了“汉芯”系列芯片涉嫌造假的调查结论与处理意见。调查显示,陈进在负责研制“汉芯”系列芯片过程中存在严重的造假和欺骗行为,以虚假科研成果欺骗了鉴定专家、上
-没有人可以永远欺骗所有人 美国总统林肯曾有名言“你可以永远欺骗某些人,你可以偶尔欺骗所有人,但是你不可能永远欺骗所有人”。汉芯从从一号到四号,从2003年初到2006年初持续三年多时间,纵然陈进把汉芯包装得如何的无懈可击、媒体把汉芯吹嘘得如何的玄乎其神,在真理的力量下,陈进及他的汉芯最终还是被揭露出造假真相,无疑再次以铁的事实印证了林肯这句名言。不过这种验证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谁愿意有着“中国芯”之称的汉芯是假的呢?从这个角度看,造假汉芯实际上是伤了都有一颗中国心的善良人们。说实话,从封建迷信中解脱出来的老百姓亦或各类媒体、政府官员无不例外地或多或少存在着迷信科学、崇拜权威的致使缺陷。这正是陈进能够把汉芯之假延续三年未能暴露的深层次原因之一。 当然,造假汉芯更为重要的是拷问着中国时下正在轰轰烈烈进行中的自主创新运动。针对中国企业核心技术缺失且过分依赖国外技术的现状,国家从战略高度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并从政策、资金等各个方面给予积极支持,无疑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体现每个热爱中国人良好愿望的明智决策。然而,正是看中了自主创新的政策与资金支持,在政治地位、社会荣誉与经济利益的多重诱惑下,一些本来致力于探索真理的理性科学界人士却干起了背叛真理的非理性勾当。美国《纽约时报》著名社评撰稿人、科学专栏记者威廉·布罗德所著《背叛真理的人们:科学殿堂中的弄虚作假》一书中列举了世界科学界的许多舞弊案例,令人信服地分析了科学界弄虚作假的社会原因和心理因素。其中最为重要的观点就是:某些世俗的力量和不良的观念也会把科学家引入歧途,使一些科学家远离科学规范,成为背叛真理的人。 -陈进造假何以层层前进 既然从事创新的科学界并不是一片人们所想像的净土,那么我们在鼓励自主创新之时,还得提防那些科学界的败类会借自信创新之机大肆自主创“假”。最近打假卫士何祚庥院士在揭露科学腐败时就特别提到要防止以自主创“假”取代自主创新。从汉芯造假之事看,这种担心并非多余,而是要确保自主创新顺利推进的当务之急。 汉芯一号在问世3年时间内,向国家各部门成功申报项目40多次,累计骗取无偿拨款1亿元。这是科技界之耻,既反映出处于社会转型期一些科研学术人员在名利的诱惑面前心态浮躁,又反映出某些制度性的严重缺失实际上为科技界弄虚作假打开了方便之门。从这个意义上讲,汉芯造假事件与其说是某些科技人士的道德沦丧所致,不如说是“自主创新”政策体系的漏洞引发的“创新陷阱”所致。汉芯造假败露之后,人们不禁要问:凭什么陈进能够层层前进,最终在政治上位居院长之职,在荣誉上多次获得各类科技创新大奖并有“汉芯”之父的美称,在经济上累计骗取无偿拨款1亿元呢?从表面上看,这是陈进的高超的造假水平,但事件的背后往往与有关部门和机构行政不当有关。比如汉芯是如何通过号称严格、权威的科学鉴定的?陈进的大量经费是如何在科研投入捉襟见肘的情况下轻而易举地获得的? -警惕有人把“自主创新”当作生财之道 应该看到,科技管理部门和一些地方政府在迫切需要自主创新的驱使下,对于科技自主创新的支持热情空间高涨,各项优惠政策层出不穷,专项资金也源源涌现,这对于有志于自主创新的民族科技工作者来说是喜事,但也为那些打着自主创新幌子的伪科技工作者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天赐良机”,他们不是把精力放在如何开发最新的科技成果上,而是想方设法通过造假、拉关系、编织虚假光环等多种手段套取国家科研基金,中饱私囊。“汉芯造假案”并非个例,在中国有很多企业都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搞“自主创新”,甚至“自主创新”出一套“业务流程”,先包装技术,然后骗取国家拨款,接着产业化失败,最后项目停顿,企业卷铺盖走人。 因此,从汉芯造假事件中,我们最该反思的是如何完善自主创新支持体系、严格管理科技专项基金、净化自主创新的环境,有效遏制把自主创新当作“生钱”工具弄虚作假的种种不良行为,从而真正让自主创新走上正确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