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正文

分析:国产中间件实行“替代策略”初显成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0日 17:45 eNet硅谷动力

  【eNet硅谷动力消息】经过几年的艰辛发展和残酷的市场洗礼,国产中间件厂商的整体竞争力正在逐渐变强,并已经开始和国外大牌厂商展开“正面交锋”。以前很多国产中间件厂商一听说某个客户已经被 BEA、IBM 签过了,马上就选择放弃,现在的国产中间件厂商已经开始实行“替代策略”,即利用消息中间件、交易中间件和应用服务器等逐步对IBM 和 BEA 的产品进行替代,而且这种“替代策略”在过去的2005年已经初显成效……

  国产中间件厂商整体竞争力变强

  首先,我们来看一组CCID最新发布的“2005-2006年度中间件软件市场研究年度报告”的数据,这组 “品牌结构”数据将大致反映国内中间件和国际厂商的市场占有和实力对比——由于CCID报告在业界的权威性,这份品牌结构图表也被称为中间件行业的“江湖排名”。

  从这张“江湖排名表”我们可以看出:

  1、国产中间件领导企业东方通科技(TongTech)在“三强”中的地位有所上升,其市场占有率从04年的15.3%增加到今年的17.3%,急增2%;同时,东方通科技(TongTech)与第二名BEA的差距历史性地缩短为0.5%,而在此前的02、03、04年数据中,这种差距在5%左右。

  2、国产中间件厂商总体市场占有率达到38.8%(东方通科技(TongTech)+金蝶+中关村科技+中创软件+其它),而2004年这个数据是32.5%,上升了6.3%。

  3、国产中间件厂商整体走强,实现了群体突破,其中中关村科技上升了0.1%,中创软件上升了0.5%,金蝶上升了0.8%。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国产中间件软件厂商的整体

竞争力变强。这种变化是明显的、普遍的,完全可以象征着“群体突破”。

  

分析:国产中间件实行“替代策略”初显成效

  作者:吴玉成

  2005年“替代策略”唱高调

  由于CCID是国内权威的IT资讯研究机构,我们不能小看了这历年来的“中间件软件市场研究年度报告”,而且,从2005年这份数据中,我们将会从中看到中间件用户市场的一个“泛化趋势”,并能折射中间件用户购买心理的许多微妙变化。

  2005年,中间件确实进入了“多元化和泛化”的阶段。无论是IBM的“软件就是中间件”,还是ORACLE的“中间件无处不在”,都印证着“中间件”定义的泛化。而在用户端,随着Internet的深入发展,中间件的用户结构正朝多元化发展,由此前以电信和金融为主扩展到其他行业的应用。目前,在传统的电信和金融行业,需求仍然保持稳定增长,而政府、交通、能源等新兴行业的需求增长比较快,其他如制造、教育、水利等行业的需求也开始旺盛。

  CCID的报告准确反映了这种市场变化。从下面这张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东方通科技(TongTech)为代表的国产中间件厂商在新兴需求(如中小企业、政府、教育)等领域中,市场占有率是非常高的;而在电信、金融等传统行业,这种“回暖”的变化虽然不很明显,但也已经有迹象可循。

  在2005年,国产中间件厂商实施的“替代策略”已经初显成效。“替代策略”的主力产品是消息中间件、交易中间件和应用服务器。这些基础层中间件也是2005年最热门的“数据整合”需求中用得最广泛的产品。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可以分析“整合”的原因:

  1、信息孤岛,需要整合;

  2、部分厂商特别是国外厂商提供的整合类产品都是EAI的成型模块,适用性差,需要整改。

  3、国内的部分集成商采用从下往上的方式堆砌产品,造成客户成本太高,需要整理。

  既然如此,新的“整合”项目就必须大规模采购“消息”、“交易”类中间件、应用服务器完成联络和通信,实现系统无缝升级到平台。大量的招投标案例证明,在2005年里,消息中间件、交易中间件、应用服务器被集成到解决整合需求的更高端的产品中,赢得了巨大的市场回升。

  而在高端领域,国产中间件厂商也采取了“围而猎之”的策略。东方通科技(TongTech)、上海普元、中创软件、金蝶都有自己的高端路线。东方通科技(TongTech)采取的是BOA策略(Business+SOA),注重分享行业经验,利用熟悉本土行业垂直体系的优势,借助合作伙伴的力量进行切入;上海普元则坚持“构件化”理念,通过构件化实现成本控制和模块扩展,方便高端用户控制性价比。

  

分析:国产中间件实行“替代策略”初显成效

  国产中间件正面临新的“拐点”

  2005年以前,用户对中间件基本上处于概念接受阶段。经过10多年的教育,用户现在不仅从概念上接受了中间件,也广泛地在IT系统的建设中将中间件纳入其中。据悉,2005年,许多在建的高速公路,水力工程,卫生防疫,甚至市政基础设施系统都开创性地采用了国产中间件软件,应用效果良好。

  企业应用的发展(如实时系统、嵌入系统、移动应用、面向服务等)也促使未来的中间件技术向开放、自治、自适应和高质量服务保证的方向发展。新计算环境,如协同计算环境、移动计算环境、网格计算环境、普适计算环境、SOA,拓展了中间件技术的内涵与外延。”

  所以说,尽管国际中间件厂商在“现实业务”节节败退,但我们仍然得感谢其倡导的SOA策略。正是SOA理念的广泛传播,才使得国产软件厂商能够在SOA的共识之上, SOA最终必然会成为企业的一项IT策略,将企业应用系统中原本各自独立的功能,加以组织成为能够互通、且符合标准的业务服务,继而借助这些服务单元之快速组装、重复利用,最终迅速满足业务需求。

  接轨国际,独立自强,让我们共同迎接中间件产业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

  作者:吴玉成

爱问(iAsk.com)



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