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正文

VC眼中的蓝海创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9日 17:33 《数字商业时代》杂志

  采访·撰文=张含 许凤婷 高炜

  客观市场的变化是严酷而迅速的。跟上它的速度只是最基本的要求;而超过它的速度和日常的眼界,站在其发展变化的前端,引领着竞争对手的脚步,就成了高级的需求与标准,在一些风险投资家的眼中,“蓝海创新”正是满足这种新需求的重要手段之一。

  市场日新月异,蓝海也必然会随着竞争对手的不断加入而处于千变万化之中,对于已经成功开发了一片蓝海的企业来说,它们也必将面临着一个再次寻找、开发与维护新蓝海的历程。而在这方面,嗅觉敏锐的投资人有什么特别的心得呢?

  Michael Moritz

  红杉资本 Sequoia Capital 的合伙人之一

  首先,要认清市场机遇;其次,对投资者来说,我们要认清一种产品或服务能否解决客户(或潜在客户)面临的主要问题。无论一个人组织的公司结构多么完美,市场机遇总是会战胜个人的力量。

  就目前而言,最大的市场机遇就是,所有的东西在任何时间都能和因特网连接……我们姑且称之为“无缝移动”吧。但是,如果我们总是把钱投到那些非常“宏伟”的概念中,我们可能会连裤子也输掉。事实上有很多微小的事物会超过“无缝移动”等宏大的概念,引起我们更多的关注。大家可能想不到,小众市场和利基市场为风投们提供了很好的投资机会。

  郭士纳 原IBM CEO

  现任凯雷集团(Carlyle Group)董事长

  在21世纪,国家的经济力量将从技能和创新中获得。一个国家如果不在这方面进行投资,其力量必将大大减弱,这是非常显而易见的。

  施振荣 原宏基董事长,现智融投资董事长

  一个企业要利用现在有点强和大的时候赶快去培养创新的人才、环境、能力、经验。实际上所谓创新不是很容易的,现在为什么创新不足,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不用创新也有赚钱的机会;第二是看得不够多,眼界中看得越多,才会有办法。内地企业要做世界级的品牌不容易,这些所谓“升级”,短则需要5~10年,长则要20年以上。一方面政府要提供帮助企业投资未来的环境,更重要的是企业家要有这种为长期投资的思考模式。我们感觉现在全球整合发展到垂直分工、水平整合,科技发展的速度已经超过科技应用和消化的速度,事实上以后的创新不仅是技术的创新、产品的创新,整个系统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会越来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中国经济将来要看怎么在质的方面不断提升,过去不断复制做大的观念需要改变,要有新的思维。

  宏基真正的成功就是放弃了制造。你要做服务的时候,制造可能就变成思维的包袱了,因为从制造来思考服务会有一些盲点。比如你要做服务,你会想东西从哪里来?从公司内部还是外部?从国内还是国外?其实这些都不用去考虑。做服务的时候只要考虑卖给谁,这是一个思维方式的问题。第二个还要有服务业相对所需要的核心竞争力,比如戴尔的核心竞争力是直销,宏基的核心竞争力是“新经销商业模式”,这是两个让库存降低、产品快速推出的模式。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好的模式,总之核心竞争力就是要有与别人不一样的东西,要有核心竞争力就要靠创新,创新的目的是把成本压到最低,为消费者创造最多的价值。

  黄立冲 香港盛富资本国际有限公司和盛诺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美国《商业周刊》和波士顿咨询对全球企业高层的问卷调查中,72%的企业高管认为创新是最重要的战略重点之一,但超过一半的人对现有的成果并不满意。事实上投资者并不希望企业去过度冒险,尤其是缺乏精确计算的风险,蓝海战略的实施往往面对许多艰巨的挑战和考验,处理不好会给企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其中可能的失败原因包括:

  创新可能跟不上市场速度而半途而废。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全球化的外包、开放的软件平台的出现使市场的变化比以往加快。如果创新的速度不够快,可能因为跟不上市场的进度使努力徒然,最早发明一种新产品的企业往往没有能够继续发扬光大成为领导者,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没有能力跟上市场的发展而被淘汰,因此资本在评估企业时还要看他们是否有能力和实力跟上市场发展的速度,从而享受市场建立的成果。

  企业的各个环节难以充分协调。如果企业的文化、组织和结构不支持,反而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缺乏创新和变革文化的支持。创新需要领导人具备魄力去改革,改革的力度甚至会牵动企业的每一条神经,如果企业的文化对变革产生排斥作用,变革者很可能出师未捷而黯然下台。

  缺乏冒险精神的支持。重塑蓝海是一种高风险的战略行动,途中的挫折可能使原来的策略遭受怀疑,缺乏冒险精神的董事会很可能放弃原有的策略,企业领导人缺乏足够的魄力以及企业勇于冒险的文化支持最终可能无法坚持到看到曙光,所以投资者关键要看新的战略取向是否符合企业一直坚持的原则和精神。通过共同发掘市场机会,向客户提供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最终实现业务和财务目标。

  总体而言,资本可能用比较谨慎的态度看待试图重塑蓝海的企业,投资者钟情注重结果和具有持续稳定发展的盈利能力的企业。

  万 宁 IDC中国区副总裁

  现在在各个企业家中流行的一本书就是《蓝海战略》。那么,在互联网世界中我们是否能寻找到一些新的机遇。经过一段时间,互联网所承载的价值和内容出现了一些异化,我们知道,互联网最早出现的营收收入就是广告,但是我们发现广告实际价值的获取开始降低。因为我们知道,通过这样的信息平台承载的信息量使我们受众无法承受。我们发现,分众时代已经到来。我和很多朋友也做了讨论,商业究竟是什么,我们通过商业做什么?

  《蓝海战略》给我们一个启示,也就是一个总结。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在传统的传媒时代里面,所有的用户只能是被迫买某种服务,而且这种服务越来越趋于同质化,究竟什么样的服务可以满足我们消费者对于价值获取的要求呢?过去,地毯式轰炸才能获得一定的市场目标,现在,通过精密制导就可以完全实现。我们看到产品差异性越来越小,激烈的竞争要求降低成本,各种新的广告工具开始出现,使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工具实现精密制导的效果,在特定人群中传递差异化信息。分众传播时代也开始展现在大家面前。

    本期封面报道其它文章:

    突围中国制造的十种蓝海实践

    禹南均:剑指高端的差异化战略

    李焜耀:用设计重新演绎微笑曲线

    庄思浩:当深蓝变为浅蓝

    马蔚华:蓝海首席执行官

    刘长乐:另类思维杀出红海重围

    施正荣:先一步抢控产业链

    刘志军:细节无小事

    新浪博客:名人加草根的病毒式营销

    钱-金专访:蓝海就是打破产业陈规

    VC眼中的蓝海创新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