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滚动新闻 > 新浪科技评论空间专题 > 正文

“毒流时代”的下一个受害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5日 12:15 eNet硅谷动力

  【eNet硅谷动力专稿】这两天非常玩笑话的一件事情就是日国防卫厅竟因为一款小小的软件泄密、居然动用四十亿日元大举更换了其部门下的五万六千部电脑,在这种看着有些“小题大做”的热闹背后,我们更加真实的感觉到了网络时代里的那种“信息安全危机”。的确,在这件因为软件而累及硬件更换的事情上虽然日国有些舍本求源,但足以证明现在病毒程序肆虐的严重程度。

  在网络时代,最容易被打破的神话就是“安全”,因为不管是上至微软苹果红帽子的操作系统,还是下到一款几百KB的共享小程序,在病毒程序面前,都是如此的“脆弱”和容易“侵袭傍挂”。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在病毒程序的发展变异大有超越那些“健康软件”升级速度的趋势,尤其是相对于各种操作系统和杀毒程序来说,病毒程序已经成为了这个时代里最鲜明的一种标志。

  从某种意义上说,病毒传播不但不分国界、也没有“贫富贵贱”之分,当然也不管你是超级大国还是第三世界的小邦,只要你有电脑就可能会有恶意程序的存在,假如你联网、我想除了看到的那些、你看不到的也会如影随形的伴你度过网络上的每一刻。这不是危言耸听的一种结论,而是一个人所共知,但却无可奈何的结果。

  病毒满天飞,没有人能堤防,在智能型病毒程序越来越多的今天,假如还有谁去吹嘘自己的软件是多么的“安全”,真的很讽刺,一如微软。在安全问题面前,微软是最能“自己打自己嘴巴”的,因为每次推出新

操作系统以前,盖茨们都会大吹特吹的说自己的产品是如何的安全、如何的稳定,但当被病毒攻破或者补丁摞补丁的时候,微软又难以自圆其说。再如开源系统LINUX阵营,也是经常吹嘘自己的产品架构不同于微软,同样是“非常安全”,但当“宠爱”LINUX的恶意程序以每年最少翻一倍的速度递增的时候,很多开源厂商们不得不闭上了嘴巴或者顾左右而言其他,是同样的滑稽可笑。

  作者:小海

  在业界,一直流传着两个非常具有典型意义的“安全辨题”,那就是IE与Firefox们谁更安全、Windows与Mac哪个更保险儿,上面的两个争论焦点,不管是专业人士还是普通消费用户都在为各自的喜好辩解着,哪怕也是经常的自己打自己的嘴巴。IE与Firefox的安全之争的心态不需要多说,公论就是在病毒以及流氓程序面前两者是“半斤八两”,而Windows与Mac的辩争才刚刚开始,虽然Windows软件的“劣迹”数不胜数,但Mac OSX就真的还能一如往昔的“纯洁”下去吗?尤其是随着“

苹果的换芯入世”,这种
神话
即将成为历史了。

  根据某权威杀毒软件制造商的统计,2005年针对Windows系统的恶意程序就超过了20000个,而排在其次的是Linux系统,虽然遭遇的恶意程序还在千个左右,但递增速度却是很“可观”的,正以每年最少翻一倍的速度递增着,最后就是Mac OS X,这个被人奉为“病毒研发领域的最后一块‘处女地’”的系统,很可能从今年起就要沦为“恶意程序的最爱”了。

  在网络连接起一切的今天,也将病毒程序或者流氓软件带到了每一台联网的PC上面,所以现在病毒的最大特点除了侵袭范围广和发展变异快,就是流动性更快更强了,最起码的,在宽带世界里,一个只有几KB的小程序所占用的空间和传播需要的速度是可以忽略的。尤其是当一些所谓的“跨系统病毒”大量繁殖衍生出来的时候,病毒同样没有了“驻留系统界限”,真正的做到了不管你微软、苹果还是开源的“一视同仁”。

  在用谁的都不保险儿的今天,那种单一的说某种操作系统或者某个程序是安全的论调儿是偏颇不公正的,毕竟客观现实摆在那里。对于用户而言,不管是用微软、还是用LINUX或者苹果的Mac OS,如果抛开安全问题,你所使用的也许就剩下“口碑”了。

  网络时代,最先溜进你电脑的,也许就是一个个恶意的病毒程序,而只有在这些病毒程序面前,我们才能拥有和体会最后那一份“一视同仁”下的平等。

  作者:小海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