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同:创新国家构架下的知识产权战略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5日 12:06 赛迪网 | ||||||||||
作者:吴同 【赛迪网评论】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对于发达国家,它是创造力的节日,对于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未免带着一丝苦涩。 过去的一年,中国知识产权领域依然波澜频生。从DVD全行业被收取专利费用到水货
但是中国在进步,知识产权正在得到健康的发展,从建设创新国家、建设和谐社会开始。因为,中国及其领导人已经认识到,知识产权不仅仅是财产权利,是某种“知识物权”,更重要的是创新制度的设计。知识产权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它是一个消费者、创新者以及市场三赢的科学的利益分配机制,处理好经济关系比单纯的“专利军备竞赛”重要。 从2006年的新方针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战略不仅保护现有创新,还强调了重点突出、降低能耗、整体协调、优先次序,从而保证全社会持续、稳定的创新,各个地区比较均衡的发展。 知识产权存在和发展,不是因其限制了竞争和发展,而恰恰是因其有利于健康的竞争,提升了社会的整体创新能力,促进了公共利益,裨益每一个社会成员。知识产权是公众的权利。中国是世界知识产权体系的得益国,也是新成员,在享受全球知识资产的同时,必须要为整个发展中国家做出榜样,自觉为全球知识产权保护做出贡献,促进南北对话,推动科技合作。 保护知识产权是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所在,也是中国扩大开放、改善投资环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需要。进入新世纪的中国人认可知识产权与社会生产效能的平衡。小平同志说过,改革是解放生产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温家宝总理最近指示,“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知识、鼓励创新、保护生产力。” 中国将采取四项重要措施,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保护知识产权体系。第一、加强执法,依法保护知识产权;第二、加强行政监管,经常地开展专项保护知识产权的行动;第三、加强国际合作,同世界各国密切配合共同打击侵权行为;第四、加强全民教育,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知识产权的氛围。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让知识产权的观念深入人心。 建设富有科技创新思想的国民精神,离不开广大媒体、互联网对科技普及的推动。国家核心竞争力战略可以比较高端,落实在传播层面则要百花齐放、星火燎原。充分利用现代传媒与科技创新的密切关系,开展受众喜闻乐见的科技宣传,将为中国知识产权战略的执行增添新的亮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