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正文

李云杰:微软为啥变软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5日 11:14 计世网

  李云杰

  计世网消息 国内一家与微软有合作的国内软件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谈微软,我们会觉得高不可攀、“和我们距离很远”,而现在他和微软接触,感觉微软姿态很低,很重合作。

  和两年前相比,微软在中国的变化的确很明显。从外界来看,有关指责微软垄断、霸道等负面声音越来越少了,转而是越来越多与投资和合作的消息。曾经给人“垄断”、“强势”形象的微软变“软”了:从支持各地政府部门的行动,与众多本土软件企业的合作,对中国市场的技术投入,到现在软件产品价格上放弃全球统一的标准而专门为中国做出改变。微软不断为中国市场打破惯例,让人感觉到微软的“用心良苦”。微软为什么要变?显然,在高举“与中国软件产业共成长”旗帜下,微软有自身的商业目的。

  一是提升业绩的需要。微软从1992年在中国成立办事处到现在,进入中国市场近14年的时间里,中国之路阻力重重。和其他跨国企业相比,微软中国一直难用业界说话。陈永正也承认在中国市场“投入大于产出”,业绩 难以达标也是前几任微软中国区总裁难以坐久“宝座”的原因。

  微软在中国业绩不理想的一个直接原因就是盗版,而微软产品盗版的高比例存在,与微软奉行的全球统一价格有关,中国用户负担不起高价格。尤其是,前几年,微软的“固守产品高价格的同时打击盗版”的策略,引起了广大用户的“众怒”,甚至连一些政府部门也曾公开谴责微软的垄断行为。这种情况下,微软的“垄断”形象“深入人心”,导致微软在中国发展受挫,在中国政府采购中接连失利。现实逼迫微软“觉醒”,开始彻底改变中国战略。而从全球来看,微软在经过数十年的辉煌后,开始逐渐趋向平庸,甚至遭遇了增长乏力的挑战,也让微软自身也意识到中国市场的战略重要性。有分析人士认为,此次签约背后的深层含义是微软争取以更优惠的价格让中国PC厂商支持微软的正版化,也在探索如何在中国市场开拓自己的市场空间。

  在推动从“微软中国”到“中国微软”转变上,陈永正功不可没。陈永正上任后,采取低调务实的做法,不遗余力地试图通过各种方式重塑社会关系,而不是固执的只坚持打击盗版。频频施展政府“公关”,同时,积极寻找行业联盟伙伴,微软大手笔地向中国软件企业投入“真金白银”,逐步得到政府部门的认同。同时,他积极向总部“公关”,让总部理解只有为中国改变才能赢得中国市场。事实上,陈的几位前任也意识到了微软在中国的种种问题,也试图让微软总部相信理解中国策略。但是,只有陈永正解决得更圆满。据了解,陈永正与与总部联络更加紧密。他在过去两年多,平均每月到微软总部一次。 陈永正的任期超过了他的前任,打破了曾经一度盛传的“微软中国总裁两年一换” 的宿命论。

  二是为向平台转型铺路。微软全球增长的压力迫使微软向数据库、企业软件、安全等新领域扩张,毕竟传统的桌面

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增长空间有限。然而,在操作系统领域创造奇迹的微软,要让奇迹在重现在企业软件等新领域谈何容易。因为这个市场,有IBM、BEA、Oracle这些耕耘多年的实力派竞争者。微软如何取得企业客户的信任?

  不同于与微软在操作系统的“一家独大”,在企业软件市场微软却相对是新手。如果微软不改变以往的“垄断”和傲慢的形象,对拓展新市场不利。毕竟,这些新市场,已经有很多选择。这时,微软以往在个人市场形成的做法和作风必须改变,否则就会成为它转型的羁绊。微软必须从技术型企业向市场型企业转变。

  而且,企业市场和个人市场不同,向企业市场拓展中,微软已经由原来产品驱动型转向服务驱动型转变,需要与用户更贴近,也要借助合作伙伴来实现。微软要拼命拉拢合作伙伴,扩大“群众基础”。在国内,微软通过合纵连横,与浪潮、创智、中软、神码等多家本土行业软件企业结成战略合作关系,目的是将.NET推进到各个领域。显然,微软希望在“与中国软件业共同成长”的旗帜下,通过合作伙伴带动企业客户。

  微软中国也在改变中取得了收获:在过去的一年中微软中国获得了38%的增长,成为全球子公司中增长最快的。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