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市场份额持续下滑将被液晶逐步取代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0日 07:05 新京报 |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发布平板电视消费需求报告 本报讯 (记者 杨振华) 昨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发布了《平板电视城市消费需求一季度报告》,指出等离子在平板电视中的市场份额仍在持续下滑。而市场研究所咨询中心副主任陆忍波进一步认为,今年等离子电视的市场份额很可能会下滑到20%以下。
报告显示,国内一季度平板电视市场增长较快,其中液晶平板已经达到67.2万台,等离子则为17.4万台。但等离子主要集中在42寸以上的大尺寸平板领域,而液晶电视中则主要集中在32-37寸领域。报告认为,等离子在国内市场将会进一步萎缩而被液晶逐步取代。 国内多家彩电巨头厦华、海信、TCL等均表示今后在平板电视发展上将侧重于液晶。目前国内力挺等离子的是长虹,其参与投资3亿美元的等离子生产线即将开工。在基本上所有国内厂商都重点发展液晶平板之际,长虹此举受到多方质疑。对此,长虹营销副总陈桂青一语道破,“更重要的是避免同质化,实现差异化。”中国电子协会副会长王宁认为,液晶在生产线投资上相当巨大,相对来讲,等离子生产线成本优势较为明显。随着“大平板”化和技术的发展,一直处于大尺寸平板领域的等离子将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