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正文

我国TFT-LCD配套产业日趋成熟 LCD力压PDP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9日 10:19 中国电子报

  本报记者 梁红兵 孙文博

  4月10日,全球第二大LCD生产商三星电子称,将与索尼联合投资20亿美元建造一条新的LCD面板生产线。两家公司合资成立的S-LCD公司将建设第8代LCD面板生产线,希望在快速增长的LCD电视市场上获得更大的份额。据了解,新生产线将于2007年秋天开始量产,届时生产能力将达到5万块/月的水平。此举为已经火热异常的LCD面板投资市场又添了一把柴。

  两类面板投资差距明显

  最近一段时期,内地液晶面板生产线投资异常热闹。京东方介入聚龙光电,共同建设一条第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LG-飞利浦拟在广州建设液晶面板生产线。而我国台湾面板企业也不甘示弱,目前友达已拟定在

福建厦门再设新厂,奇美在广东佛山的后段模块组装厂也已开始动工,而翰宇彩晶也在武汉有所布局。而作为平板显示的另一支劲旅PDP(
等离子
显示器)投资也消息不断,松下在上海和日本本土各建了一条PDP生产线,LG也在韩国建了一座42英寸新厂,近日又有消息,彩虹和长虹也有意投资PDP项目。继LCD电视和PDP电视终端PK后,上游配套产业又登上了PK台,这场战事,谁将胜出,还有待市场检验,但是从目前投资来看,似乎液晶面板投资更胜一筹。有专家认为,与LCD面板相比,PDP投资不大,与LCD还有一拼。

  目前全球的电视液晶面板产业竞争较为充分,日本、韩国、我国台湾地区和我国内地4个地区,有16到17家液晶面板厂参与竞争。而PDP面板方面,只有韩国和日本2个地区,4个厂家可以提供,基本处于供不应求局面。“由于目前国内的电视面板全部都是依赖自我国台湾地区、韩国和日本的进口,这种现实的状况使得内地的厂商,只能选择面板竞争较为充分的液晶行业,而对PDP则跟着业界整体发展水平向前走。”康佳集团数字平板事业部总经理刘丹认为。

  终端厂商选择初见端倪

  正是基于市场竞争因素的分析,2005年,康佳、长虹等大规模上马液晶电视生产线,同时,TCL、创维也表示将来企业发展的重点会是液晶电视,而不是等离子。国内其他厂商的风向标开始转向液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计,2006年,国内市场液晶和等离子电视的比例将会在8:2左右。但是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液晶的比例还在上升。

  但是,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平板开发部等离子所工程师马楔认为,影响PDP和LCD市场发展的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价格因素,二是技术因素。“价格方面,目前40英寸~50英寸的LCD和PDP价格相差无几,首先是LCD面板生产工艺比PDP工艺复杂,良品率低。二是PDP在生产上有更大的优势,而PDP在生产线的投资规模上更小,成本更低。技术方面,响应速度PDP是微秒级而LCD是毫秒级,另外LCD延迟现象十分严重,功耗方面,40英寸~50英寸同等尺寸的平均功耗,LCD大概250瓦左右而PDP则只有150瓦左右,技术上PDP技术更加先进,怎么能说在40英寸~50英寸市场PDP竞争就不如LCD呢。”马楔认为。

  对此,康佳集团数字平板事业部总经理刘丹分析到,从投资上进行分析,可以看出PDP前途渺茫,PDP全球产能不超过2000万片。从投资生产数量来看三星300万片、LG300万片、松下300万片、HHC投资100万片左右,PDP总量不超过1100万片。而三星4月份第2条7代线量产后,LCD TV面板的产能已经达到1200万片,而LG的LCD生产量也要超过其PDP生产量的两倍以上。“形成目前市场状况的原因,一是看市场竞争是否充分,PDP刚刚面世的时候,技术不公开,仅有3~4家投资生产,竞争不够充分,寡头市场中的终端价格非常高昂,消费者接受度很差。而LCD产业有3个国家十几个工厂投产,竞争非常充分,充分的竞争使利益回馈给消费者,消费者用钞票投票的结果就是现在液晶电视市场发展的状况。”刘丹认为。

  记者观察

  我TFT-LCD配套产业日趋成熟

  1980年北京电子管厂首先引进4英寸TN-LCD生产线,做出我国第一块用于计算器的LCD屏,接着新乡713厂、上海电子管厂也引进4英寸TN-LCD生产线。1986年深圳天马引进7英寸TN-LCD生产线,1989年天马引进12英寸LCD生产线,开始研发STN-LCD产品,进入上世纪90年代我国大量引进14英寸LCD生产线,1992年河北冀雅引进一条完整的STN-LCD生产线。1998年汕头超声首先改造现有STN-LCD生产线建设我国第一条彩色超扭曲液晶屏(CSTN-LCD)生产线。2001年爱普生在苏州、2002年劲佳在昆山、飞利浦在上海建CSTN-LCD生产线,长春联信、深圳天马也建了CSTN-LCD生产线。2003年三星SDI在东莞、显邦在肇庆、骏升在句容也建了CSTN-LCD生产线,截至到2004年底,全球有TN/STN/CSTN-LCD生产线约198条,其中我国内地就有146条,我国已成为世界TN/STN/CSTN-LCD最大的生产国。

  1998年吉林彩晶首先从日本东芝引进了我国第一条一代生产线设备和技术,生产能力为3万大片/月。2004年自主设计并生产彩色手机屏,可大量生产10英寸TFT-LCD屏,南京与日本合资引进NEC一代线,产能为2万大片/月,2004年8月投产主要生产7英寸以下TFT-LCD产品。2003年2月京东方收购韩国现代的3.5代(620mm×720mm)生产线,2004年为中国大量生产有中国自主产权的15英寸和17英寸电脑用液晶屏。2003年京东方在北京开始建第五代TFT-LCD生产线,并于2004年12月做出产品。2005年5月成品率达到80%水平,达到量产水平,并继续投资,2005年底产能达到6万大片/月,2006年达到8万大片/月。在2003年上广电与NEC合资在上海也建了一条5代线,并于2004年10月投产,生产能力为5.4万大片/月,2005年3月又投入35亿元,争取产能达到9万大片/月,昆山市与台宝成集团合资组成龙腾光电在昆山于2005年1月22日开工建5代线,预计产能为9万大片/月,技术主要来源于原奇美收购的日本TFT-LCD生产线的主力人员。由胜利油田和华表宏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组成东营胜达光电有限公司,投资30亿美元,准备建我国第一条专为做电视屏用的第6代TFT-LCD生产线,预计2007年投产。

  国内TN/STN/CSTN-LCD产业,已基本形成产业链。液晶材料基本由

石家庄实力克供应。基板玻璃有洛玻,彩色滤光模板主要有深圳莱宝和南玻;偏光片有温州桥,深圳乐凯等。关于TFT-LCD配套材料,国内已经启动,如安玻的基板玻璃等。TFT-LCD配套材料的生产难度远远大于TN和STN。

  目前在生产LCD屏时,材料费占总成本的60%左右。在生产LCM模组时,LCD屏占总成本的70%,背光源,驱动IC,印刷电路板等占30%,在LCD-TV成本中,LCM模组占70%,其他电路及零组件占30%,所以在液晶电视生产过程中,LCD屏的质量和成本就决定了LCD-TV的发展前景。

  2005年电脑和电视用的LCD产品降价幅度较大。这表示5代生产线的大生产技术已基本成熟,还表示全球大尺寸生产线投入过快,竞争过于激烈。从目前生产能力和成本来看,2008年电脑用液晶面板价格约170美元;20英寸~26英寸LCD-TV面板价格约300美元;32英寸~37英寸LCD面板价格约600美元,40英寸~47英寸LCD面板价格约1200美元。到2008年42英寸LCD-TV市场价格约1.5万元人民币的水平上。 (立 冬)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