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正文

福建:教育信息化理性务实稳步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1日 10:37 中国信息化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已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福建省在建设“教育强省”时选择了——

  ——福建省教育信息化侧记

  中国信息化杂志 记者/逯阳

  福建历史源远流长,贤才辈出。早在唐开元间就设置了丽正书院。在贞元、元和间学者益盛,当时大文学家韩愈曾赞誉“闽越有奇才,季民通文书,与上国齿”,认为福州文化水准与京都长安相等。历史的舞台上,二十一世纪网络时代正浓墨重彩,福建省的教育变革翻开了新的篇章。而教育信息化加速了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促进了教学改革,使教育发展和管理手段更加现代化,尤其对于深化福建省的基础教育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创新人才更具深远意义,这也让教育信息化的推动者和参与者充分认识到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急迫性。近日,就福建省教育信息化的资金投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进展情况,记者专访了福建省教育厅科学技术处处长齐学群和基础教育处处长李天奇。

  市场运作减包袱

  记者:有人说,全面实施教育信息化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设备,还要投入很多人力、物力。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教育信息化就无从谈起,您觉得这种说法对吗?请问齐处长,您能结合福建省教育网建设的资金投入渠道,谈一谈社会上普遍关心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情况吗?

  齐学群: 我觉得这种说法不无道理,说起信息化的投资大家还真是挺感兴趣。谈到投入,我们就要了解一下福建省教育网络的几个层次,即校园网和教育城域网,还有现在福建省正在建设的教育科研网主干网。现在各地的校园网建设投入资金一般都在数十万到数百万之间,省网的投入就更大了。五年前我们就开始筹划福建省教育科研网的建设,但是建设经费迟迟不能到位,所以福建教育科研主干网的建设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推进。

  主干网建设是一项规模宏大的

建设工程,据有关专家估计,若采用重新铺设光缆的方式,投资约需10亿元;若采用租用网络运营商光缆的方式,则租金可能高达每年近亿元。当我们看到国家教育科研网的运营模式后,也决定遵循这种方式寻找合作伙伴。在这样指导思想下我们寻找到福建省电力公司,经过艰苦的谈判,福建省教育厅与他们签署了一个合作备忘录。电力系统将他们现有富余的覆盖全省的光纤资源供教育系统使用。同时,他们也觉得教育系统是最稳定的合作伙伴。

  2005年初,我们双方共同组建了“福建教育科研网络服务有限公司”。教育系统在这个公司里占主导地位,全省的教育科研主干网的主要负责运营。在这样的合作基础上,我们只需要购置部分的节点设备,就可以花很少的钱建成一个可运营的福建教育科研网。

  我们走市场化的这条路,目前看来这条路还是很有福建特色,也是福建的一种创新!我们为政府卸下了一个巨大的包袱。据我了解,各个地方都设法建设省网,很多地方都是全部由政府投入,当然这也是一种模式。但是,最让政府头疼的是这种投入不仅仅只是一次,因为计算机设备的折旧太快,按国际惯例是3年就要折旧。

  政府每年都要不停的进行维护,维护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当然主干网作为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政府财政投入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按照政府投入、短期支持、长期自主发展的原则,初期由政府财政性投入,用于主干网建设。

  同时以建设促应用,走市场化的道路,要用市场换资金。由福建教育与科研网络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主干网的建设、运营与发展,并在政府的统筹规划和政策支持下,投入教育信息化相关产品研发,提供各种教育信息化增值服务,确保福建教科网持续良性发展。

  省网促教重互联

  记者:为什么一定要建设福建省教育科研网?省网的建设与教育应用部门的关系又是怎样的?

  齐学群: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是教育部领导下的全国性教育信息基础设施。经过多年的发展,CERNET已建成国际先进水平的全国主干网。CERNET骨干网虽然遍布全国,但因为缺少省域网与城域网的支持,还不能覆盖所有地区,限制了其作用的发挥,需要进一步延伸和扩展。

  省网的建设,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实现信息资源低成本的共享。使各个地市,各级各类学校,都统一在这个网上传输信息,使使用成本降低,这也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同时,我们也要高水平的实现这个目标。

  建设福建省教科网可大大提高校园网之间的网络传输和访问互联网的速度,降低网络互联建设成本;有助于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消除地区间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状态;有助于发展继续教育,建立终身学习体系,对于提高福建省教育与科研水平,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全面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和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福建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主干网的建成,将为全省各级教育机构、各高校以及各厅属单位的互联互通提供统一、优质的光纤线路;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提供跨区、高效、低成本的接入服务;为各种教育信息资源(包括图书、资料、课件等)的共享,为开展电子政务、各类远程教育等教育信息化应用奠定基础;并通过建立全省教育系统的门户网站,为全省人民提供各种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

  福建省教育的各个应用部门工作也在齐头并进,这和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并行不悖。

  因为路我们得修,同时我们不能等到路修好了再去制造车,也不能车制造好了再去修路。如果没有路,这些部门推进的效率就会很低,或者说它发挥的作用就会很小,因此必须修好这条路。

  同时,更不能等这条路修好了再去考虑跑什么车,再去制造车,那么这个路就是浪费,这就和高速公路一个道理。作为政府很重要的职责之一就是要把公共基础设施——主干网这条高速公路建起来,同时引导教育的应用部门在旁边盖房子、开店、购车子、装货在上面跑。如果没有基本的路哪个店都开不起来,这就是贯穿我们建立福建省科研网的根本理念。

  “十一五”期间,我们将加大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尽早完成以2.5G带宽连接九地市、以较高带宽通达大部分区、县的福建教育科研计算机网主干网建设。

  天网地网送资源

  记者:我了解到,国家为了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让更多的孩子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2005全面启动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此,福建省出台了《福建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工程)。我想请教李处长,目前该工程的概况及进展情况如何?

  李天奇:福建省按照国家三部委部署,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在各地申报的基础上,结合“双高普九”规划,初步确定了各项目县实施工程的年度批次。全省需实施工程县(市、区)78个(不含厦门市,厦门市自筹经费实施工程),据统计,共有13572所农村中小学,其中项目校11099所,包括模式一3408所,模式二6327所,模式三1364所。

  按照以县为单位集中连片、分期分批实施工程的推进原则,在各县(市、区)自报的基础上,结合“双高普九”规划,并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共选择了78个县分步实施,其中32个左右的县2005年首批实施,23个县安排2006年,23个县安排2007年实施。

  在工程的建设中福建省教育厅始终坚持三个实施原则:一是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原则。二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三是先进实用、需求推进原则。福建省按照国家“三部委”统一规定,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的对象为乡镇及乡镇以下保留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确定撤并的学校不作安排。

  根据国家“三部委”的三种配置模式的功能要求,并结合我省实际,确定工程建设模式为:模式一,教学光盘播放点。配备电视机、DVD播放机和成套教学光盘。通过播放教学光盘对学生授课和辅导。配备对象主要是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确定保留的教学点。平均每点投资概算3000元。

  模式二,卫星教学收视点。配备卫星接收系统、计算机、电视机、DVD播放机和1至6年级所需教学光盘等。通过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快速大量接收优质教育资源,并同时具有教学光盘播放点的功能。配备对象为乡镇中心小学和村完小。每点投资概算1.6万元。

  模式三,计算机教室。配备卫星接收系统、计算机教室(含PC、NC、无盘三种,学生机30台左右)、多媒体教室、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其特点是除具备模式二全部功能外,还能够为学生提供网络条件下的学习环境。配备对象为农村初中,平均每点概算15万元。

  通过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规划到2007年实现以三种模式基本覆盖农村中小学,形成天网地网有机结合的教育信息共享网络体系,解决农村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匮乏问题。

  记者:工程资金筹措渠道和资金分配原则又是怎样的呢?

  李天奇:工程的实施,需要大量的财力和物力,经费以地方政府投入为主,要纳入当地政府的教育经费预算。同时争取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形成多渠道经费筹措体制。

  根据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通知》,省级以上资金的分配原则是,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情况,坚持向欠发达地区倾斜原则进行分配。

  比照危改工程项目县分类办法,分四类补助类型,以各县(市、区)农村学校数为基础测算工程资金总额,分别按工程资金总额的一定比例对一至四类县进行补助。

  福州大学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探索出面向应用、面向新型教学的信息化实践之路。

  登高望远 推陈出新

  ——福州大学信息化建设述评

  中国信息化杂志 记者/逯阳

  福建的春季飘着蒙蒙细雨,高大的榕树静静地站在幽长的街道两边。雨后初晴,记者来到福州大学,刚刚走入校园,一种古风古韵与现代文化紧紧相融的感觉丝丝渗透。远远望去福州大学的科技楼高高地矗立在校园一角,这就是福州大学网络中心的所在地。谈起福州大学信息化建设,福州大学网络与信息中心副主任宋志刚如数家珍。

  福州大学创建于1958年,校园坐落于福州市西面风景秀丽的闽江之滨,与著名的西禅古刹相毗邻,环境优美,四季如春。 校园占地900多亩,另有占地2600多亩的新校区一期工程已完成。福州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经、管、文、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重点大学,并已顺利完成了“十五”期间“211工程”建设任务。

  十年发展 清醒判断

  2003年,是福州大学的大幅改扩建之年。新老校区分别位于闽侯县上街镇的福州大学城里和市区工业路。

  福州大学城是福建省委、省政府加快实施科教兴省、改变全省高等教育严重滞后现状的一项重大举措,福州大学城项目也因此成为福建省“十五”期间社会事业发展最大的建设项目之一。经过近一年多的建设,福州大学等四所院校一期工程已顺利完工并完成了新生的入住。

  “高校信息化是一项新鲜事物,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还没有成熟的理论和通用的模式,因此福州大学的信息化建设只能在摸索中前进。1996年开始建设老校区的校园网,几年下来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要改进的地方仍然很多,需要我们对现有的校园信息化建设做出一个清醒地判断。”宋志刚对记者说。

  由于福州大学有1个化学博士后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0个博士点(不含拟增列专业)、1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93个硕士点(不含拟增列专业),3个专业硕士授权点,即工商管理硕士(MBA)、法律硕士(JM)和工程硕士(含14个工程领域),l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国家级“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l个“全国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23个省高校重点学科和61个本科专业,所以在前期各院系、部处根据自己的业务开发了很多网络系统,并积累了大量分散的数据资源。这些系统建设主要是根据自己部门的需要,开发和建设,很容易各自为政,造成信息难以交换,变成信息孤岛,很难在更高的层次上进行信息的处理,如信息挖掘、决策支持等。由于信息缺乏有效的共享,不仅对整个学校应用系统的效率和准确性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同样,原来的校园信息化应用也缺乏有效集成。原有应用系统采用不同软件平台开发,并缺乏统一规划下的应用访问接口,造成各应用系统间更缺乏集成。同一个用户,进入校园网的不同应用系统,可能需要不同的密码,甚至是需要不同的身份标识。各种应用系统之间无法直接访问如数据交换,经常需要人为的处理。另外,随着校园网上应用和资源越来越多,又暴露出应用系统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的弊端。

  各系统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网络信息资源没有统一标准,不能合理应用;数据分散在各部处、院系,信息无法实现共享;设备场所和网络安全管理的不规范导致安全隐患存在;网络信息管理人才缺乏,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这些都是在校园网络应用开发和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整体规划 创新管理

  “作为福建省重点发展的大学,福州大学对未来学校发展的投入比较大。因为现在学校中的大部分学院已搬到了新校区,所以目前校园的信息化建设多侧重于新校区这一块了。在信息化建设的规划、管理和建设方面,我们与其它入住福建大学城介绍的高校有很大的区别。”宋志刚开始如此介绍福州大学大学城内新校区的校园网络及信息化建设。

  在入住大学城之后,为了尽快将新增扩建的校区纳入到原有的教学系统当中,并借助新建的校区切切实实地提高学校的信息化水平,福州大学将大学城新校区的数字化校园规划与管理纳入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中。

  福州大学在大学城新区建设时力求在整体思路上清晰地规划出一个面向应用、面向新型教学的数字化校园。因此,福州大学网络中心在信息系统的建设上并没有盲目,而是力求稳妥,以基础数据源为切入点,高性能、高可用的网络为底层传输平台,应用统一规划和实施、网络与信息安全将纳入福州大学校园信息化的建设纲领中。

  网络作为信息化的基础传输和承载平台,有其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新一代的校园网规划不仅仅要考虑网络的连通,更需要对网络上承载的业务及网络的管理能力和网络安全等进行整体的规划和考虑。数字化

图书馆、网络课件系统、远程教育、校园IC卡应用等渐行深入的各方面校园信息化需求无一不对校园网络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数据源是网络应用的基础元素,为了能更好的整合和统一数据源,建设统一的数据中心是重点解决方案之一。数据中心是福州大学公共数据和公共应用的集中存放和集中提供服务的大型系统中心,将各种公共数据和重要应用数据集中,以解决原有数据存在分散的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福州大学采用SAN架构集中存储,面向公共数据及图书数据,在服务器方面采用高性能的UNIX服务器和PC服务器集群相结合,可以灵活配置并支持学校各种各样的应用系统。

  数据中心的建设在硬件方面为数据源整合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撑,集中的数据中心建设可以让应用部门从繁重的硬件、网络及安全等管理工作中脱身,专心于所熟悉的应用和数据生产,共享的硬件和灵活的调配也可让投入资金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除了数据中心的建设外,建设统一的数据平台,统一管理、统一数据格式、类型及相关规范为后期的各种类型应用数据的统一管理打好基础,这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应用层面,成熟的应用系统可以同时部署,不成熟的业务应用先做准备。由于具备了统一的数据平台,在新建、新增应用系统时,可以有效地避免数据格式不统一,应用系统各自为政所造成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绝大多数高校在建新区的时候,习惯性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大多没有专门部门负责,往往由于没有认真规划,造成在后期交付使用后,常常需要增补甚至完全返工。福州大学网络中心结合本校特点,经过多方调研最后认为,基建方面对弱电的设计和施工无法达到学校建设新一代现代化大学城的要求,因此向学校提出建议,对新校区的弱电系统及信息化建设进行独立的设计、招投标和实施。这一构想很快得到校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学校还专门设置了副总工一职来负责新校区所有项目中弱电和信息化的设计和实施。

  稳步投入 万兆互联

  在“十一五”的开局之年,福州大学以建设新校区为契机,特别提出了要建设新一代、现代化高校的办学理念。现代化最主要的标志之一就是信息化的发展程度,对此,福州大学的领导层高度重视学校信息化建设,在新区基础建设对信息化建设的经费也给予充分的保证。

  资金的保证对于信息化建设非常关键,没有资金的保证,再好的规划也是空中楼阁。宋志刚对记者说:“在福州大学新校区信息化建设中,初步估计投入在8000万元左右,随着学校信息化的建设细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这个数字还可能不断的增加。但是,另外一方面,信息化技术和产品升级更新快,在建设中也要从实际出发结合所需,不要盲目地攀比,这样才能保证学校信息化能健康持续的发展。”

  福州大学计算机网作为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福建省网主节点和福州网络中心,与国家教科网及INTERNET联网,省内各主要高等院校和部分中小学的校园网已初步建成并通过多种方式接入了这两个主节点。并通过155M带宽光缆与上海交通大学直接高速互联,还免费开放对国内外网络资源的访问。

  由于福州大学的学生总数超过数万人,加上教职工上网和校内业务应用,新旧校区之间数据流量非常可观,而且需要支持组播、大容量访问控制列表、大容量路由表、抵御

病毒攻击和黑客攻击等众多需求,对连接新旧校区的网络设备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分别位于福州大学新旧校区的中心的路由器,实现两校区之间用万兆相连,组成了福州大学校园网的万兆核心与千兆骨干;另外,考虑到线路稳定性的要求,还采用了两条不同运营商的线路互为备份。为了充分发挥光纤资源,更好的保证安全性和实施性要求高的应用,在其中一条链路上采用先进的DWDM技术,保证这些特殊应用可以在独立和高速的物理信道运行。

  以前的远程授课都采用低比特率的视频,图像效果差,能同时开设的课程数量少。现在,在这样一个稳定的网络支持的基础上,尤其是视频方面,同时能够开通数十门远程授课,收到良好效果。同时学校还改善了学生的校内视频点播、学生宿舍上网、软件下载等网络应用。

  未来新业务中包含了大量视频、音频等特殊业务也必然导致校园网络中的流量在近几年内将出现直线的增长。

  面对这样的压力,宋志刚说;“学校在规划方面的起点比较高,也重点保证投入。新校区内从桌面的接入就开始着眼于未来业务支持,采用了10/100/1000M自适应的建设标准,从汇聚到核心都是采用万兆以太网的技术,核心采用了网状连接,并且考虑了全网安全。这些规划和新技术的运用使整个网络从带宽到稳定性都能很好的适应新的应用需求,这也是福大校园信息化建设的特色之一。”

  当记者问到什么才是校园信息化建设成功的标准时,宋志刚回答道:“信息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效率和质量,其中提高质量是根本。信息化建设的是否成功,惟一的检验标准就是,是否提高了教育质量、管理水平和为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提供了先进快捷的途径和手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