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正文

安徽:信息化为教育均衡发展鼓帆助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1日 10:37 中国信息化

  ——访安徽省教育厅厅长程艺

  中国信息化杂志 记者/胡雪琴

  最需要教育资源的地方,却最缺乏;最需要接受教育的群体,却最远离教育。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倒挂”现象,再度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焦点之一。安徽省作为一个人
口大省、农业大省,也是一个教育大省,教育资源配置现状如何?教育信息化如何促进教育资源整合,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为此,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安徽省教育厅厅长程艺。

  记者:我国目前教育资源“倒挂”现象十分突出。从安徽的教育实际来看,您认为这种“倒挂”现象与构建现代化教育体系的要求有什么样的矛盾?

  程艺:教育资源的“倒挂”已经成为构建现代化教育体系的严重障碍,也是老百姓最为不满的一大痼疾。目前,我国的教育水平相对比较落后,教育资源“倒挂”现象十分突出。有限的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集中在重点学校,集中在高等教育,分配极不均衡。我们安徽省的教育状况也是如此。这不仅使得贫困农村的义务教育步履维艰,而且城市内教育水平也相差很大。于是,教育领域出现了很多尖锐的问题,譬如择校生和乱收费等。

  作为安徽省的教育厅长,我尤其关注教育的均衡发展。从全国来看,安徽省位于中部地区,教育相对于发达的东部地区来说,还有不小的差距;从省内来说,教育发展同样极不均衡,特别城乡之间尤为突出。我认为教育的均衡发展有三个层面:区域内均衡、城乡间均衡和全国均衡。只有实现了区域间均衡、城乡间均衡,才谈得上全国的均衡,其中,一个比一个更为困难。用切合实际的现代化手段整合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记者:您能否谈谈教育信息化如何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程艺:目前,教育未能均衡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优质教育资源太少。譬如,北京不能只有一个北大附中、一个人大附中、一个清华附中和一个四中。一千多万人口的大都市,还有几十万外来务工人员,这样的教育资源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安徽省的情况更严重,六千多万人口,在省能够挂上号的中学只有十几所。优质教育资源的匮乏,加剧了我们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但是,教育均衡发展不是“大锅饭”,我们不是要维持低水平发展,搞削峰平谷,而是要全力优化现有教育资源,努力把劣质教育资源提升为优质教育资源。

  教育要想均衡发展,必须要从两方面入手。首先,我们要培养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而优质资源的核心要素就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全民素质的提高。其次,要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作用,必须做到有效传播。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教育信息化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曾经接触过一位从教15年的物理教师。当学生询问目前物理学科的最新进展时,他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作为一位资深教师,固然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基础知识,但对最新的学科发展却知之甚少。因为他师范毕业后,就一直没有机会再深造。为了对广大在职教师继续教育,将他们集中起来,读个学位,办个培训班之类,显然不现实。早在2003年,教育部就启动了实施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利用“人网”、“天网”和“地网”三网合一,高质高效培训教师。

  其次,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传播,就是以最佳的方式传到最遥远的地域,传给最广泛的教育受众。缺乏有效传播,优质资源“养在深闺人未识”,势必造成极大的浪费。一位哲人说:“一个好的思想,两人共享,各得其一。”思想在于传播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而优质教育资源同样如此。要让这些资源上网,突破时空的限制,做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借助于教育信息化手段,扩大教育优质资源,并且有效传播,那我们的教育就能快速发展,均衡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记者:您能否具体谈谈安徽省的教育信息化进展如何?

  程艺: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是我们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目前,我们安徽省的教育信息化总体框架已经初步形成。以安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省级主干网和市级分节点建设为主线,构建起了全省教育信息化的统一平台。2004年,我们省级主干网的开通是继江苏、河南后的第三家。教育部科技司谢焕忠司长专程参加了我们的开通仪式。据中国教育科研网发布的信息,近年来我省教育科研网流量,除北京外排名全国各省份第一,这是非常令人鼓舞的。

  在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我们结合安徽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一切社会资源,调动一切社会力量。譬如,安徽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开通了“万兆校园网”,就是我们和华为公司合作的成功范例。

  安徽省作为农业大省,现有普通中小学2.53万所,其中农村中小学2.14万所;全省普通中小学在校生1083万,其中农村中小学在校生709万。因此,我们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完成了第一期、第二期工程。至2004年底,“校校通”工程,已圆满完成了三批项目建设任务。这些工程的实施,是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记者:您曾在英国曼切斯特大学获得了理学博士学位,也曾在石溪纽约州立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从事研究。请问,您认为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差距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程艺:作为一位曾在国外学习和工作的学者,我对中外教育信息化差距的认识可能更为深切。我认为差距更多体现在一种观念——我们比较缺乏对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利用的重视。

  早在1997年10月,英国首相布莱尔就发布了一个为期四年的信息网络学习计划。建立了在线教育信息库,提供在线的学习内容和丰富的教学资源。2000年底,美国教育部教育技术办公室提出了“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信息化学习:把世界教育放到每一个儿童的指尖!”

  首先,我认为我们的教育网络内容甚为单薄。所谓“千兆到校园,百兆到桌面”,如果没有翔实的内容支撑,那充其量只能是一个“形象工程”。百兆到桌面,那到桌面的是什么内容呢?比如说,我们点击一所大学的门户网站,看看上网能否查到课程设置和课程大纲。我敢说,除了几所好的学校,一般都没有。现在,有部分孩子沉溺网吧而不能自拔,我们自己校园网内容的贫乏可能难辞其咎吧。

  恕我直言,我们的网络正有一种蜕变成新型娱乐、休闲场所的倾向。找几个西方大学的网站和中国的大学网站比一比,看看网络流量,看看上网的人们花在哪方面的时间更多。你会发现,中国学生花在闲聊和议论的时间要比西方学生多。网络固然突破了时空局限,给人们提供了丰富资源。如果我们没有好好利用,为自己的工作、学习服务,为提升自己的素质服务,那岂不是巨大的浪费?

  为了让教育信息化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有一种高度的责任感,这是对我们的孩子、对我们的未来负责。我们要尽量充实我们的教育网络内容,把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搬”上网,真正把我们的教育网络,变成能为全社会提供高品质精神食粮的无穷源泉。同时,我们要确立正确的导向,注意引导大众,特别是我们的师生们正确利用教育网络,真正“让网络为我所用,而不是我被网络所惑”。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网络。” 现在的网络技术已经发展到日本人和美国人可以同时听课。总有一天,人大附中的一位老师讲课,我们千千万万农村的孩子也能一同聆听,这就是教育信息化的巨大魔力。

  记者:国人对诺贝尔奖的期待已经很久。在出任安徽省教育厅厅长之前,您曾在中国科技大学担任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您是否热切希望中国第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出自中国科大?教育信息化将会对此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程艺:的确,诺贝尔奖是我们国人很久以来的情愫,我当然希望能早日如愿以偿。也许现在只有咫尺之遥,但我们不能一厢情愿,必须要假以时日,踏实工作。我认为教育均衡发展与此密切相关。古人云:“水涨船高。”水位升高,船身也会随之浮起。如果说我国教育整体水平是水位线的话,那么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的精英,就是浮在水面上的船只。如果我们把精力集中在少数人身上,只注意培养少数的精英,让他们去冲刺诺贝尔奖,而忽略广大的群体,那就是欲速则不达。反之,如果我们考虑到群体的提高,教育均衡发展,同时也考虑到拔尖人才的发展空间,那就是“水涨船高”。

  坦率的讲,我认为,印度、巴基斯坦和我们中国这样一些发展中国家,出现了得诺贝尔奖的精英,那是偶然的;而对西方发达国家而言,则是必然的。我们不应该苛求偶然的发生,但我们要追求必然的结果。如果明后年,我们有一两个得诺贝尔奖的,举国欢腾,那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仍然认为那是偶然的。陈至立同志曾经指出,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制高点和突破点,要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教育信息化是个关键。我个人认为:有了教育信息化的鼓帆助力,我们的教育就有望均衡发展,我们的全民素质必然会大幅提升。有朝一日,和美国人一样,我们每年都有那么一两个获诺贝尔奖的,那是必然的。我相信那一天,一定会到来。

  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讲,诺贝尔奖仅仅是一种标杆,并不能代表一切。我们的愿望是,通过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让人人得到优质教育,时时得到优质教育,处处得到优质教育。这样,我们教育大省就能变成教育强省,我们教育大国就能变成教育强国,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厅长档案:程 艺

  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安徽省教育厅厅长。198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1987年,获英国曼切斯特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89年~1990年,在石溪纽约州立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工作。1992年,晋升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主任。1998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1999年1月起,兼任研究生院院长。2005年,任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2006年,任安徽省教育厅厅长。

  教育信息化浪潮扑面而来,中部崛起的号角正在劲吹,安徽省如何乘势而上?安省教育厅到基层的中小学校,记者进行了实地采访。

  皖山徽水焕新颜

  ——安徽省教育信息化掠影

  中国信息化杂志 记者/胡雪琴

  “皖山徽水,人杰地灵。”两千多年前,老子、庄子创“道家学说”,构成我国传统文化一大支柱。作为区域文化,徽州文化起始于北宋,鼎盛于明清,在全国引领风骚800年。清初,桐城人方苞、刘大魁、姚鼐创“桐城文派”,影响深远达200多年——这就是那个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安徽。

  徽商起源于东晋,发展于唐宋,鼎盛于明清。作为中国商界的一支劲旅,徽商曾活跃于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乃至外邦。其商业资本之巨、从贾人数之众、活动区域之广、经营行业之多、经营能力之强,堪称一流,曾雄踞明朝、清朝商界长达300年——这就是那个曾经拥有众多商界精英的安徽。

  而今的安徽却有着不无无奈的现实。计划经济时代,农业省、资源省的定位,使安徽很长时间内承担着为东部省份提供资源的重任;长江、淮河穿省而过,使得安徽饱受旱涝之灾;全省6400万人口,三分之二以上在农村。“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安徽人自古就有爱读书、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中部崛起的号角已经吹响,安徽省必须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强省必须要强教育,到了21世纪,安徽省如何抓住教育信息化的浪潮,推动全省教育跨越式发展?

  突破资金瓶颈 教育信息化迈上新台阶

  安徽是个教育大省,但在教育上的财政投入十分有限。每年教育财政支出中,高校采购1亿元左右,留给普通教育的不足1000万元。除了2.3万余所农村中小学外,县城以上中小学就达3850所。如果为每个城市学校建立一个电子教室投资20万元计算,至少需要8个亿。囊中羞涩的教育财政面对信息化所要求的高投入,望而却步。教育信息化的严重滞后,一度成为安徽省的切肤之痛。但面对困难,安徽人没有退缩,而是知难而进,迎难而上。

  安徽省教育厅厅长程艺告诉记者:“要进行信息化建设,资金无疑是个瓶颈。为了突破瓶颈,教育厅适时引入了市场机制。” 至2004年底,“校校通”工程,已圆满完成了三批项目建设任务,吸引企业投资达5.6亿元,装备计算机12.7万台。

  自2003年始,安徽省启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计划5年投入7亿元资金。省里统一招标,联想、方正、同方、浪潮和海尔等知名企业纷纷参与,保证了价格低廉、服务到位。目前,在肥西、灵璧等15个试点县,已经建成了1,426个教学光盘播放点和2,600所卫星教学收视点以及517所计算机教室。仅2004-2005年度,在肥东等32个县,建设2,614个教学光盘播放点和3,886所卫星教学收视点以及970所计算机教室,目前即将完成。

  安徽省教育厅科技处处长解平向记者介绍道:“安徽大学作为国内最早开通万兆校园网的高校之一,也是政企合作的成功范例。当时,安徽省教育厅和华为3Com公司签订了一份战略合作协议。华为3Com公司根据安大原有网络情况,为学校设计了一套‘高性能、可运营、可管理’的专用解决方案,并免费提供了总价值达500万元的设备。”安徽大学万兆校园网的建成,把安徽省的教育行业信息化水平再次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教育资源共享 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同增长

  安徽省近年来高校数量急遽上升到91所,与此同时,校舍、师资、图书和经费教育资源全面紧缺。为了科教兴皖,建设安徽省高校文献信息保障系统(ALISA),已经迫在眉睫。单纯增加对各高校投资,让其自行购置、封闭建设,不仅重复购置造成浪费,而且也不能满足需求。解平处长介绍道:“当时,省教育厅提出,要改革各高校分散发展、低水平重复的文献建设和服务模式,实行整体建设、互补共享的新机制。”

  通过政府采购,大大减少了购置费用,最大限度地满足全省教育系统的文献信息需求。2003年,又先后开通了“超星数字

图书馆”和“万方科技期刊系统”。共享电子图书达28万册、3000种电子核心期刊和近8000种外文文献。在省内的教育科研网用户,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免费对其检索、阅读或下载,实现了公共检索、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现在,科技文章每月下载4万篇以上,文献每年下载 180万篇。解平处长很自豪,“我们安徽省的文献保障体系的数字化建设,以最小的投入达到资源服务面的最大化,迅速突破了新建高校和升格高校的文献保障的瓶颈,从而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网络固然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但也让人们产生了依赖,网络安全问题就成为重中之重。随着安徽省教育科研网的迅速发展,省内大专院校已实现互连互通。整个网络结构复杂,计算机数量繁多。由于网络用户专业知识参差不齐,安全意识薄弱,防范措施匮乏,使得网络安全捉襟见肘,往往顾此失彼。

  解平处长告诉记者,为了确保省教育科研网络的安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教育厅决定政府采购网络版防

病毒软件,建立起多层次防毒杀毒中心。科技处梁祥君博士喜形于色,“这就相当于建立了全省统一的防毒墙,保障了我们整个教育科研网的安全。通过招标后,实际费用比预算减少了将近一半,整个系统可支持5万客户端。成本之低,服务客户之众,在全国都是不多见的。”

  有位教育厅官员曾对各地的教育局长们说:“有了电子教室、有了电脑,宁可用坏,不能放坏!”基础教育处处长李明阳深有感触,“在教育信息化的问题上,我认为,最重要的不是在建设,而是要使用。”在他的郑重推荐下,记者来到了位于合肥市的蜀山区,采访了教育局局长陈继志等,收获颇丰。

  二次崛起 “蜀山教育”再创辉煌

  现在,提起教育部发布的“校校通”工程,大家都耳熟能详。但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居然在“校校通”还未提出时,就实现了事实上的“校校通”——这就是位于合肥市的蜀山区教育局。早在1998年,在前任局长朱志明倡导下,该区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占领现代教育技术制高点”的口号,并为全区中小学每一位教师都配备了一台联想品牌计算机。2000年6月8日,在信息产业部第38研究所和电信部门的支持下,他们采用DDN专线,将教育城域网覆盖到全区每一所学校——这一天比教育部“校校通”口号的发布整整提前了5个月。“蜀山教育”因此一举成名天下知,当时前来取经的全国各地教育同行几乎踏破了门槛。尽管陈继志局长不以为然,但也似乎沉浸到往事的回忆中,“说起来,我们蜀山区教育经历了两次较大的波折。”

  蜀山区基础教育的综合实力原本在合肥市位居前列,但1985年区划调整,原有的优质学校被划走,剩下的学校水平良莠不齐。人们戏称为“西瓜皮”。但蜀山人没有气馁,终于在全国“校校通”工程建设中博得头筹。2002年3月,历史再次重演,合肥市再一次进行区划调整,蜀山区又被划走了区内综合实力较强的半数学校,同时划入一部分基础较差的农村和企业学校。面临困境,蜀山教育人再次用行动演绎了一曲辉煌的盛歌。

  且看其“英雄榜”:2003年,蜀山区被国家教育部授予“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全省仅两家);2004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校本教研实验基地”和“全省新课程改革教材软件开发基地”; 2005年,中考人均成绩、合格率和优秀率均名列全市前茅。全区中小学有国家、省、市级教科研课题126项,其中50中、西园小学、琥珀幼儿园等一批学校国家级课题均通过教育部专家验收,获得优秀等级。全区中小学教师参加全国、省、市举办的教学观摩示范课,指导学生参加全国、省、市举办的学科竞赛活动获奖259项,其中获全国特等奖5人,国家级一等奖15人……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蜀山区教育工作的稳步发展,来源于全体蜀山人的团结创新、艰苦奋斗。

  采访中,陈继志局长带着记者分别走访了第50中学和安居苑小学、西园小学。他们的信息化建设走在了全区前列,个个优秀,所所出色。琳琅满目的荣誉证书,让人眼花缭乱;学生们的信息功夫,同样十分了得。安居苑小学,则让记者久久难忘,因为她建校才仅仅五年。尽管非常年轻,但从一开始,她就选择了站在信息化的制高点上起跑……

  采访手记

  在安徽省采访的短短几天,记者有很多收获,也有很多遗憾,更有很多感动。也许是安徽省教育厅程艺厅长的思民忧民,也许是科技处解平处长的意气风发,或许是基教处李明杨处长骨折却拄着双拐来上班;还有合肥市蜀山区教育局陈继志局长“愈战愈勇”的豪情;蜀山区安居苑小学陈世梅校长回忆往事时情不自禁的泪湿眼眶……采访结束时,记者准备拍摄安徽省教育厅的大门照片时,却发现那个门实在太破了。原来,教育厅将点点滴滴的资金都投入了全省的教育事业,而顾不上自己的容颜。有这样一种情怀,安徽省的教育发展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数字科大”显风流

  ——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化建设

  中国信息化杂志 记者/胡雪琴

  31岁的少年班毕业生张亚勤当选IEEE 100年历史上最年轻的院士,36岁的胡伟武驱动“龙芯”,34岁的潘建伟以“六个首次”享誉世界物理学界,32岁的“原子的‘上帝’”段路明以“段-郭界限”等一系列创新成就行走于世界量子科学领域最前沿……当年,他们曾以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而骄傲,现在,他们的母校正以自己的年轻才俊而倍感荣光!几天前,记者来到了中国科大,专程采访了网络信息中心主任杨寿保教授、心理教育中心主任孔燕女士等,得以亲见“数字科大”的容颜!

  兵马未动 网络先行

  1993年,国家启动了金卡、金桥、金关等重大信息化工程,拉开了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序幕。就在同一年,中国科大就开始了校园网络的建设规划。1994年底,一个100M FDDI环网为主干、包括24个10M子网的校园网络初步建成并投入运行,开创了中国科大信息化建设的新纪元。网络信息中心主任杨寿保教授不无自豪地告诉记者:“当年,中国科大的校园网络是全国高校中最早建立的少数几个校园网之一,现在也是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的重要成员。CERNET全国主干网的合肥主节点和安徽省教育科研网的网络中心也都设在了中国科大。”

  1997年,中国科大校园网络作为学校的公共基础设施纳入了“211”工程的重点建设项目;1999年,又获得了学校“985”工程建设专项资金的支持。校园网在学校的教学和科研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0年初,校园网络主干顺利升级为千兆以太网主干,校内网络连接全面光缆化,实现了“千兆带宽到楼群,百兆带宽到桌面”,在全校形成了一个大型的高速宽带校园网络。

  目前,中国科大校园网络总带宽已达到3.5G,结合自主开发的“网络通”系统,全校师生可以随时选择不同的出口组合对外访问,提供完全个性化的高速对外访问通道。同时,校园网为全校师生提供了丰富的网络服务,如免费使用的每人多达1G的邮箱和个人空间服务,个人电子校务应用、网络多媒体应用、在线病毒防杀等。

  科研创奇迹 “超算”立奇功

  随着教学科研工作的深入,全校各学科对大型、密集、高性能计算的需求与日俱增。数理化、空间科学、火灾科学、量子和信息科学等都需要高性能计算。显然,原有的计算资源和分散式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于是,中国科大适时调整思路,提出并实行了“用户参与建设、网络信息中心负责集中管理、资源供全校共享”的全新管理模式。杨寿保教授介绍道:“我们网络信息中心牵头,在专家组的指导下,引进了四台超级计算机和一套高性能服务器集群,配置了完善的计算软件,建成了超级运算平台。”

  该超级计算平台既装备了集群计算机系统,又引进了对称多处理超级计算机,不同的运算课题可以选择适合的系统,最高效地获得运算结果。整个系统由五套高性能计算机组成,CPU总数达到200个,峰值计算能力达到每秒一万余亿次,在全国高校中处于领先水平,跻身国内高性能计算先进行列。自建成以来,已经平稳运行了两年,提供了超过300万CPU小时的计算能力。目前主要应用于化学反应的本质及选控;微尺度物质电子态、自旋态的控制与应用……

  中国科大“首次实现单分子自旋态控制”课题,被评为2005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之一和2005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一。该项目是由一对科坛“黄金搭档”研制完成的,他们就是中国科大常务副校长侯建国院士和杨金龙教授。其中,侯建国院士负责实验,杨金龙教授负责计算模拟,还有一些青年教授和研究生共同参与。杨金龙教授向记者介绍道:“对于重大科研项目,仅仅依靠传统的方法去做实验,不仅对实验条件要求极为苛刻,而且耗时需要一两年之久。现在,有了超算平台,我们可以高速进行计算模拟,往往一周就能得出结论,验证预想结果。可以说,超算平台为我们科研成果的‘孵出’立下了汗马功劳。”

  “微笑在线” 呵护心灵

  近年来,接连发生的大学生自杀事件,说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刻不容缓。怎样有效开展工作,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考卷。中国科大心理教育中心,利用校园网开辟了“微笑在线” 心理教育网站,演绎了借用信息化手段来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完美典范。

  当记者来到中科大心理教育中心时,孔燕教授刚刚送走了一位前来咨询的学生,又不知疲倦地迎了上来。她回忆道:“当年,我刚到科大时,在少年班当班主任。学生中有几位网络技术高手,正是他们开创性的工作,搭建了我们今天‘微笑在线’网站的基本框架。”孔燕认为,大学生中出现的所谓“心理问题”多半是其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成长中的困惑。只要及时发现,及早沟通,就能防患于未然。学生很快就能回归健康,愉快学习,愉快生活。

  “微笑在线”宗旨是:“面向学生,全程守候,随时在线。”通过在线的测试、咨询和现实中的交流、辅导相结合,构建了强有力的网络心理预警系统。如果说过去的学生对心理咨询和辅导还存有疑虑的话,随着社会对心理健康需求的提高,现在的学生要坦然得多。孔燕介绍道:“想了解自己心理特点的,想解惑减压的,想提升心理素质的,都可以到心理中心预约咨询和辅导,或在‘微笑在线’网站的‘微笑咨询’板块,直接点击咨询,每天都有专业老师负责及时解答。现在,学生如果要到我们中心来咨询,必须提前预约,否则就轮不上。当然,紧急情况,我们会启用绿色通道。”

  当记者登录“微笑在线”时,看到了这样一幅帖子:“孔燕老师,您的信箱是什么?我有急事找您!”看来,学生们已经把孔燕老师当成了他们的知心朋友。“微笑在线”以网络的私秘、互动和自由恰好迎合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在网络上,他可以无所顾忌,畅所欲言。一旦老师赢得了他的信任,便会从虚拟走向现实,敞开心扉,再次点亮人生的心灯,一路光明向前!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