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邮电大学:数字家庭离我们还有多远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1日 08:10 通信世界 | ||||||||||||||||||||||||||||||||||
南京邮电大学 王抒芸 吴刚 数字家庭不是数字化电器的简单组合,也不等同于智慧家居,而是数字化技术在家庭中全方位、各角落地渗透。在数字家庭中,用户不仅能以传统方式上网、搜集信息、工作和休闲,还可以在多种终端上进行内容存储和信息处理。简单地说,就是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透过“任何装置”实现家庭和外界、家庭内部的信息交流,享受视觉与听觉
目前数字家庭的业务定位于三大方面:家庭影音娱乐、电信及广播业务和监控功能。也就是说,用户可以通过数字家庭网络使用VOD点播、娱乐、游戏,各种消费电子的远程控制、家庭内部各终端的互联以及实时安全监控等,这就是数字家庭给我们带来的美好生活远景。虽然数字家庭的美好蓝图值得向往,但其不菲的价格却成为数字家庭走进寻常百姓家的一大障碍。除此之外,数字家庭的进一步发展仍有很多路要走,数字家庭究竟离我们有多远呢? 数字家庭发展的瓶颈 从技术上说,数字家庭是通过家庭网关与公共网络相连,家庭网关就像现实生活中的“门”一样,是家庭与外界相连的通道。而在家庭内部,各种信息终端(如PC、机顶盒等)也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相连,形成了家庭主干网。各种智慧家电(如空调、冰箱等)形成监控子网,并同家庭主干网一起通过家庭网关与外界相连,从而实现话音、数据、多媒体和监控管理的多种功能,完成信息在家庭内部终端之间以及与外部公网的充分流通和共享。 虽然国内数字家庭市场刚刚起步,但由于数字家庭中的计算机和家用电器中要添加新的技术和改进来完成更强大的功能,同时数字家庭的出现又催生出了诸如家庭网关这样的新生产品,数字家庭的推广和发展让IT业、通信业和家电业都看到了无限商机,诱人的市场前景让众多厂商纷纷涉足这一领域。但是如此巨大的市场如何推动,商业模式怎样构建,怎样让用户接受数字家庭,是影响数字家庭产业发展的几大瓶颈问题。 (一)缺失统一的产业标准 数字家庭涉及消费电子、计算机和通讯这三大领域,同时又覆盖了每个领域的多种内容、业务和技术,显得非常繁杂,尤其是网络协议和接口问题,一直是数字家庭领域里争论的焦点。国内目前没有统一的产业标准,各领域的不同厂商都根据自身实力和战略规划互相联盟,建立了多种标准和联盟组织,如表1。
各个联盟和联盟中的厂商都有各自的战略意图和出发点,国内外的联盟厂商都清楚地意识到谁的标准先占领市场,谁就能在未来的数字家庭市场中站稳脚跟。产业标准是关乎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众多的产业标准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产品之间的传输标准无法统一不仅影响了运营商的选择,也增加了用户的消费负担,违背了数字家庭给人们带来方便和快捷的初衷,从而限制了数字家庭产品的应用。 (二) 产业链和商业模式尚未成形 “融合”是数字家庭的一个显著特征,传统PC、移动和消费电子领域将会在数字家庭的大舞台上共同演出,但是究竟是以计算机化的数字电视还是以电视化的计算机作为中国数字家庭的主角,厂商们各自怀揣着自己的评判追逐着不同标准。数字家庭的产业链仍有待完善,上下游之间利润分成模式还需不断磨合。没有形成良好的产业链,各企业将会缺乏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整个产业的发展会陷入无序和缓慢的状态。尽管数字家庭产品被不断推出,但是都是以技术为先导,在实用性、便捷性和通用性方面仍有欠缺,没有全面满足用户的需求。 (三)不能强力吸引用户 产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各种新型的互动应用将会逐步走入人们的视线,而目前真正全套、完整的数字家庭解决方案仍然没有形成,能够强力吸引顾客的应用模式也有待进一步创新。技术是破除市场坚冰的利器,但是只有能够市场化的技术和满足消费者口味的应用才是赢得市场和用户的法宝。数字家庭要想被大众所接受并推广,必须以应用为导向,才能符合用户的消费需要。以英特尔组建的数字家庭产业链为例,其内容供应由盛大、SOHU、联众等网络游戏和增值服务提供商以及东方宽带共同提供,可见要想提供好的内容还需要产业链各环节的通力合作。 (四)价格让用户却步 数字家庭的出现体现了人们对更高级、个性化的生活品质的追求,但是要想在普通百姓之家发展起来,还需要数字家庭产业的继续发展以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和服务。种类繁多的网络、设备和一系列组件使得数字家庭费用高昂,在中国这样的市场环境中,价格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用户的接受程度,从而直接影响数字家庭产品的推广。除了价格因素外,用户对数字家庭的认知度低也影响了数字家庭的发展。2006年数字家庭市场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消费者对数字家庭产品的使用习惯,增加其对产品的认知。可见,数字家庭深入人心尚需时日。 数字家庭发展策略 国内的数字家庭产业处于市场导入期,要想蓬勃发展,必须逐步解决上述瓶颈问题。 (一)建立兼容的标准体系 从行业长远发展来看,产业链的各环节企业必须加强合作共赢的理念,众多标准化组织要加快交流和合作,相互兼容。事实上,国内的“闪联”和e家佳也并非完全冲突,“闪联”更多注重“家庭主干网”的概念,而e家佳则注重“家庭控制子网”的概念。各个标准只有不断融合,改善不完善和缺陷的地方,甚至与国外标准融合,才能加快数字家庭的发展。 (二)完善产业链 数字家庭的发展需要相关行业领域发展的匹配,数字家庭不是让各种终端和家电以自己的标准各自为政,相反在数字家庭时代,数字产品需要更为紧密的结合。产业链各环节不仅要为用户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更要为数字家庭概念的推广推波助澜。 数字家庭的产业链是积聚了芯片制造商、计算机制造商、设备制造商、家电制造商、内容服务商和运营商的复杂系统,其上各环节的合作至关重要。只有电信运营商才拥有“数字家庭”价值链上其他各个环节所不具备的宝贵资源——客户和网络。因此,上游的芯片厂商、设备厂商迫切需要掌握这个资源的运营商的加入,而内容和服务提供商虽然拥有客户资源,但是他们缺乏的是网络载体。由此可见,在一个“数字家庭”的生态体系中,电信运营商的角色相当关键。 (三)推出适合市场的应用 要推出吸引用户的应用必须符合中国的实际和用户的需求,尤其要注重中国特有的文化氛围和用户消费心理。目前推广的很多应用还不符合中国家庭使用的实际。数字家庭的宗旨是为用户提供更为方便和舒适的生活空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为用户提供漫无边际、没有使用价值的应用,在家庭待较长时间的可能更多的是老人、小孩和女性,作为厂商必须注意到自己的市场定位,为用户提供方便和简单的应用和产品。 (四)降低终端价格 在数字家庭推广的战略步骤上,是以高端消费家庭为先期推广的主体,但是只有让多数中国家庭都能拥有数字化家庭,才是数字家庭产业的最终目标。当然,任何一项新技术都有其不断与市场融合的过程,目前数字家庭的现状也是数字家庭产业必经的阶段。只有加强交流和合作,才能集众多领域之所长,加快产业前进的步伐。 数字家庭是市场和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未来的发展中,数字家庭仍有很长路要走,需要各方面的通力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