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正文

数字家庭标准统一遇瓶颈 技术融合方案不被看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31日 11:02 南方新闻网

  信产部提出三大标准技术融合方案,但闪联与e家佳均表示融合难度大

  日前记者获悉,信息产业部家庭网络标准工作组已决定将我国的“家庭网络标准”(e 家佳)、“信息家电标准”(“闪联”)和“数字社区标准”(由英特尔主导)三大标准进行技术性融合,以促进形成规模化的产品和市场。

  据了解,这是继去年“闪联”和“e家佳”标准被信息产业部确定为行业推荐性标准后,信产部对数字家庭标准的又一次实质性尝试。不过,也有内部人士分析,“闪联”与“e家佳”分别是代表着数十个企业的标准联盟,在各自利益关系的背景下,标准的技术性融合不可能一蹴而就。

  两大标准竞逐国标

  对于数字家庭的核心运用,目前国内已形成了以联想为代表的闪联和以海尔为代表的e家佳两大互补标准。不过相对于国内市场的竞争,两大标准联盟已经不约而同地将目标瞄向海外。

  对此。e家佳联盟方面率先表示,其下一步的重点将是实现网络商用和标准国际化。闪联方面也表示,闪联标准工作组秘书长杨楠已于日前前往日本和韩国,将与日本ECHONET 协会、韩国HNA协会签署亚太区数字家庭标准统一战略性合作协议,三国将共同组建亚洲数字家庭网络委员会,推进家庭网络中国标准国际化。

  据了解,e家佳联盟所支持的中国家庭网络标准日前已经报国际标准备案,这标志着中国家庭网络标准成功走向国际化。记者了解到,e家佳联盟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联盟,并且还有企业在陆续加入,联盟正在与日、韩、美、欧等国内外相关标准化组织建立合作。

  而与此同时,闪联信息技术工程中心CEO孙育宁向记者透露,“国际化”是在闪联标准工作组成立之初就定下的战略。孙育宁称,这是闪联信息技术工程中心组建跨国实体机构的延续,新成立的亚洲数字家庭网络委员会将使三国在“数字家庭”标准的合作甚至是统一方面迈出重要的一步。据悉,闪联与日本、韩国标准的合作目前已到关键时刻,新协议有望在四月完成。新成立的亚洲数字家庭网络委员会,在中国将由闪联全权负责。

  技术融合方案不被看好

  尽管信产部正全力支持我国的多个自主标准,但这些标准目前的实际情况仍不乐观,在AVS、WAPI、NPC、RFID、EVD诸多标准中,至今没有一个标准顺利地强制实施或者得到市场认可。对信产部来说,推广自主标准的难度之大早已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

  虽然e家佳与闪联市场化、国际化思路均出奇的一致,但对于信息产业部主导的标准融合,双方则并没有显示出太高的热情。e家佳联盟秘书长李莉认为,在家庭网络标准中,“e家佳”标准主要侧重于家庭方面,“闪联”则侧重于办公方面,这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分,同时也是信产部对两个标准的定位。

  同时孙育宁也认为,“闪联和‘e家佳’的技术和市场定位都不同——闪联是定位于基于IP技术的高速多媒体技术领域,而‘e家佳’则倾向于家用电器产品之间的互联互通,目前我们不认为有融合的必要。”

  他还说,闪联认为,目前3C融合技术的核心应该是基于IP技术的高速多媒体以及无线通信技术的融合,“至于如何操控洗衣机、

冰箱和灯光,那只是3C融合的表面功夫和附属功能而已”。

  此外,据了解,目前“e家佳”的联盟企业已经达到200多家,最近负责

数字电视“青岛模式”的广电局和
机顶盒
企业都加入了“e家佳”,目前海尔的全部家电产品都预留了网络家电接口,只要给家电加上相应的模块就可以随时升级到网络家电,单是海尔的产业规模就已经达到5000万左右,下面要进一步加强在产品、技术方面的投入。

  同样,“闪联”工作组秘书处的蒋云也对记者介绍说,“闪联”的联盟企业有40多家,但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从芯片厂商到软件厂商,再到电信、网通等运营商,以及中兴、华为等设备提供商以及众多的终端厂商。目前“闪联”与台湾地区、日韩的部分企业以及国际上信息产业方面的大型企业都在协商,“闪联”下一步的工作目标就是要实现产业化和国际化。

  对于争得不可开交的两个联盟,有知情人士透露。“闪联”曾就合作一事跟“e家佳”方面有过接触,但没有能跟“e家佳”达成共识。

  本报记者 张浩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