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遏制WAPI力挺Viiv欲再次打造标准神话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7日 11:27 新浪科技 | ||||||||||
作者:王宏亮 多年来,凭借越演越烈的技术偏执、无处不在的限制竞争策略,葛鲁夫和贝瑞特治下的英特尔在芯片领域成功制造了一个“Intel inside”的标准神话,而现在,这位芯片霸主正试图将这个神话复制到消费电子、无线通信等更多领域。至于其维系标准神话的手段,也如出一辙。
就在今年1月,为启动平台化战略,英特尔放弃了沿用38年之久的LOGO以及沿用了15年的广告口号,将原有业务推倒重来,新设了移动、数字企业、数字家庭、数字医疗保健和渠道产品等5个事业部。不久,英特尔在中国正式推出其针对数字家庭的欢跃平台以及针对笔记本的迅驰双核平台。 促使英特尔转型的诱因之一是迅驰的遍地开花。此前,全球有超过87%的新推笔记本电脑预装了迅驰平台,采用英特尔迅驰模块的产品已超过1000种。但在中国,国产WAPI标准的问世令迅驰的未来平添了若干变数。于是,由英特尔主导的IEEE协会等Wi-Fi联盟成员遏制WAPI的一幕一再上演。 遏制WAPI 3月8日,WAPI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新一轮投票中再次败北,IEEE协会的802.11i标准胜得无惊无险。虽然这次投票后ISO还将对投票结果进行复议,但WAPI几乎不存在反败为胜的可能。 WAPI标准工作组事后发现,在过去的18个月中,特别是在最近5个月的投票中,IEEE一直在从事反对WAPI的场下游说活动,为此甚至不惜向相关国家成员体施加压力。有鉴于此,身为ISO/IEC P-成员的中国对JTC1所有国家团体以及ISO/IEC秘书处发出书面警告,认为IEEE扼杀WAPI之举是一起“阴谋”,而躲在IEEE幕后的英特尔则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WAPI标准工作组还怀疑英特尔曾强迫许多笔记本厂商将采用802.11i标准的迅驰模块捆绑进微处理器。 2004年,也是因为IEEE向美国政府施压,WAPI被无限期延期执行,此后WAPI标准工作组成员多次组团参与ISO会议,均无功而返。 不过,角逐国际标准失败的WAPI在国内仍有与802.11i标准一搏的机会。去年初,财政部、发改委、信息产业部联合下发的《无线局域网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中,已要求政府采购中优先采用含有WAPI技术的无线局域网产品。这意味着如果英特尔如果要介入政府采购市场,必须在其标准中加载部分WAPI标准。 力挺Viiv 1月10日,英特尔在中国发布了自奔腾、迅驰之后的第三款重量级产品——欢跃(Viiv)芯片,正式抢入国内方兴未艾的数字家庭市场。此前半年,英特尔已说服国内20余家OEM厂商为其提供采用Viiv技术的台式电脑,东方宽频、搜狐、联众等公司则准备向采用欢跃技术的电脑提供内容服务。 与此相应和,英特尔的老对手AMD也差不多同时推出了针对数字家庭市场的Live!平台。去年11月,AMD与长虹朝华联手推出的长虹数霸已开始铺货。 其实早在欢跃问世之前,英特尔已牵头组建了数字生活网络联盟(DLNA),其成员包括英特尔、微软等17家IT企业,联想亦是其发起成员之一。但因为多数发起者还同时参与了其他数字家庭标准组织,成员间利益互有抵牾,其产业化步伐始终踉踉跄跄,难成气候。例如,微软有自己的以数字家庭市场为诉求的MCE平台,联想则同时是闪联标准的主导厂商。 有消息说,英特尔已在考虑将欢跃标准与闪联标准兼容,但在兼容所涉及的利益分成与专利费计算上,双方还未达成一致。至于“欢跃”是否会兼容由海尔主导的另一个数字家庭标准——e佳家,还是未知数。 与迅弛技术不同, Viiv平台眼下尚缺乏真正的产品基础构架支撑,而带宽的限制、内容及渠道的滞后、统一标准的缺失、价格的高企、版权的纠葛,也在在处处制约其产业化进程。例如,国内采用Viiv技术的台式电脑,售价动辄达到普通电脑的3倍左右,因此问津者寥寥,现阶段还根本谈不上普及。 标准神话 尚无证据显示英特尔在说服OEM厂商采用Viiv技术上使用了非市场手段,但OEM厂商受英特尔操纵和制衡的事实,则早已有之,比比皆是。 至于其制衡手段,则不一而足:或控制某厂商的产品数量、档期和价格,或提供不菲的广告支持,或采取策略性低价销售策略,或责令或暗示整机厂商和渠道销售商实行排他性交易,或进行捆绑销售,如此等等。 联想就是一个例子。有报道说,2004年,因为采用AMD处理器,联想曾被英特尔“断炊”,于是弄得只能到DIY市场收购处理器。后来,英特尔作了妥协,但仍一直不许联想在县级以上城市给采用AMD处理器的电脑打广告。 英特尔的限制竞争策略并不独中国为然。今年2月,韩国KFTC(公平交易委员会)突然对英特尔公司进行了调查,以调查英特尔是否曾经采用过触犯到韩国反垄断法的营销计划、产品折扣以及销售限额。此后不久,作为正在进行的诉英特尔反垄断案的一部分,英特尔的最主要竞争者AMD向Skype发出传票,要求其提供在Skype 2.0中为英特尔用户提供一项独家功能的相关交易的文件。AMD方面怀疑Skype之所以为英特尔开小灶,是后者向其提供了某些“甜头”。 其实在2005年乃至更早些时候,AMD对英特尔进行的反垄断诉讼已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地如火如荼展开。但在市场容量巨大的中国市场,由于《反垄断法》迟迟不出台,AMD却一直投诉无门。据悉,《反垄断法》已被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2006年立法计划,离正式出台之日已为期不远。 不过在《反垄断法》出台之前,英特尔仍不能高枕无忧。2005年1月,英特尔起诉东进公司在使用中非法复制、发行其“头文件”,因而间接侵犯了其著作权。随后,东进立即反诉英特尔头文件与产品捆绑销售之举涉嫌垄断。 东进发言人称,英特尔公司通过中国地区代理商销售相关软件产品时,其《英特尔软件许可协议》约束用户只能将该项软件与其相关硬件产品结合使用,而不能将其与用户从第三方购买的硬件产品进行结合使用。东进认为,此举是以标准之表而行垄断之实,有违《与贸易(包括假冒商品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相关律法。 由于《反垄断法》的缺失,东进的反诉虽然煞费苦心,但多少仍显得力不从心。或许,《反垄断法》出台之日,才将是跨国公司标准神话解构之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