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正文

戴尔未来十年更大胆 不排除与AMD合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3日 13:35 ZDNet China

  CNET科技资讯网 3月22日 上海报道 (文并摄/ 梁钦) :看上去,似乎是迈克尔·戴尔例行的一次访华。即便他带来了很多有关戴尔增长的消息,但他还是要面对与AMD、竞争对手的关系等尴尬问题。

  3月22日,戴尔公司董事长迈克尔·戴尔在上海召开媒体见面会,向中国媒体介绍了2006年戴尔公司在全球、亚太及中国的重点策略。

  戴尔肯定了亚太区业务对戴尔公司业绩的贡献,同时他指出未来十年戴尔会加大在全球的投资,尤其是会持续加大中国、印度等国家的投资。

  未来10年更大胆

  由于日程时间所限,戴尔只安排了半个小时的提问时间,因此媒体的提问也都一针见血。

  在回答有关戴尔CEO罗林斯曾称戴尔公司应该大胆一些是何用意的问题时,戴尔表示,“所谓的大胆是指戴尔在看到自身增长的巨大潜力,应该进行大胆的投资,为我们未来5年10年的成功做准备。”

  戴尔指出,“实质上,我们已经在进行一系列‘大胆’举措,比如我们在厦门的第二家工厂刚刚启动,在东欧也计划兴建工厂,还刚刚在北卡建成了全球最大的计算机工厂,过去一年我们成立了10个新的呼叫中心支持我们的业务发展。”

  对于戴尔对中国和印度市场,戴尔表示,“戴尔在中国的业务发展迅速,以前在戴尔内部的排名是20位以外,很快进入前10,到最近进入前三甲。”

  “而印度也有潜力成为一个高增长的市场。我们在印度也不断扩大投资扩充我们的服务和生产能力。周一我在印度的时候得知我们在印度的业务增长已经达到40%以上,因此印度可以说跟中国一样是高增长的市场。”

  戴尔还特别指出,除了扩大中国设计中心规模以外,2006年戴尔在中国大陆的采购总额将达到180亿美元,这些采购将支持戴尔在中国工厂及全球其他7个工厂的生产。

  肯定亚太区地位

  在演讲中,戴尔表示,“从全球来看,在刚刚过去的一个财年中,戴尔存储方面的收入较上一年同期上扬了41%,存储销售额达到20亿美元;增强型服务收入增长26%,达到14亿美元。此外,服务器出货量增长10%,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了25%。”

  戴尔还特意指出,戴尔在软件和外设方面增长达到22%。美国以外海外市场的业务上升了21%,从而使戴尔的海外业务在公司业务总额中的比例达到了43%。

  会上,戴尔还介绍到,在过去十年当中,戴尔营业额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7%。从10年前的53亿美元,到最近的560亿美元,在整个十年内一共增长了10倍。2006财年,仅销售的年增长幅度就达到了67亿美元。

  戴尔同时强调,在戴尔全球增长的背后,亚太区业务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上一个财季,戴尔亚太区出货量上升了27%,收入增长了21%。

  在过去的5年当中,亚太地区的营业额从最初30亿美元,达到现在的66亿美元,增长总幅度达到120%。

  对于中国市场的情况,戴尔表示,去年戴尔在中国市场的总出货量增长了16%,戴尔在中国市场继续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去年第四财季,戴尔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增长了3%以上。

  不排除与AMD合作

  对于业界关注的戴尔与AMD的合作,以及戴尔收购游戏PC厂商Alienware等问题,戴尔回答很干脆却又给人留下很多遐想。

  他表示,“我们与英特尔的合作关系不是排他性关系。而对于目前很多传闻我不做评论。”

  在回答有关联想发布Lenovo 3000产品后,戴尔宣布全球下调产品价格的问题时,戴尔表示,“其实,降价是一直是戴尔的策略之一,一方面戴尔希望通过新产品的推出,更快地帮助客户提升拓展业务的能力,一方面也给客户带来更高的价值。同时,我们在成本控制上不断努力,是我们全球策略之一,而且在公司历史上每一年都是如此。”

  扩大中国设计中心产能

  戴尔透露,将进一步扩大戴尔中国设计中心的规模,今年内该中心将增加200名设计人员。

  据悉,自2000年7月以来,戴尔开始在中国开展计算机产品的设计工作。2002年7月戴尔在上海设立了中国设计中心,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台式机产品方面的研发能力。

  如今,戴尔中国设计中心的设计人员还承担起了移动计算设备与外设产品研发创新的工作任务,并肩负着零部件认证与软件开发的职责。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戴尔指出,戴尔产品面两类客户,面向企业和政府等商业用户的产品在总业务中约占85%,而针对消费者用的产品则占15%。

  对于消费市场,戴尔非常注重设计,尤其是在外观、风格、时尚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新产品推出也非常多,戴尔注重多色彩、简约式设计。

  他同时指出,上海的中国设计中心进一步进行拓展,增加更多的设计人员和开发人员,他们职责就是了解中国市场客户的独特需求,根据本土市场的需求推出更加适合客户的产品,其中就包括消费类产品。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9,750,000篇。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