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正文

中国创造股受宠海外资本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1日 15:35 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白岭

  毋庸置疑,中国经济正在转型。如果说“十一五”之前尚处在求大的阶段,那么从“十一五”开始,提升经济质量无疑是重中之重。中国经济要真正强大就必须实现规模增长型向质量进步型的转变。面对这种转型,要继续保持增长趋势,就必须控制住拐点的到来。

  这个关键的拐点就是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因为唯有“自主创新”才能不断地促进科技进步、效率提升,而这些正是质量进步型经济的内在要求和显著特点。另一方面,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我国企业也大多面临着技术薄弱导致竞争力严重不足的困境。现实的情况和发展的目标都要求中国企业必须要自主创新。

  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了这一点。相信随着“

十一五”规划的逐步深入以及各项配套措施的不断完善,我国将涌现出越来越多的“自主创新”型企业。中星微电子无疑是个中翘楚。董事长邓中翰获得“2005年CCTV中国年度经济人物评选”的“双料冠军”就是最好的佐证,代表着国家和人民对其背后的中星微自主创新能力的认同。2006年,中星微电子领跑中国企业迈进质量进步型经济的步伐仍在继续。

  这种继续在经济的晴雨表——股市上也得到反映。据《纽约时报》公布的援引Bloomberg的数字,中星微在3月6日至10日这一周内,名列纳市个股周涨幅榜第一,周涨幅达到27.4%,带领了半个月中国股的上扬。3月16日、17日,中星微在纳斯达克股市连续2天增幅超过15%。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研发自中国的核心技术正在国际资本市场掀起波澜。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目光投向中星微,这支代表着中国自主创新、中国自有核心技术的股票。事实上,尽管近期美国股市整体回落,但在美国上市交易的80家中国公司自10月以来股价已经上涨了13%。经过两年的低迷表现,中国概念股已经开始复苏。

  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关注:一个是中国概念股为什么能够复苏?另外一个是,中星微电子为什么领涨中国概念股?

  中国概念股的整体上扬并不偶然。Roth融资合作公司负责在中国投资和研究的Donald Straszheim认为:“几年来中国通过刺激消费,促进内需、产业结构调整等诸多举措为中国经济长期的高速增长带来了保障”;其次,我国去年实现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累计对美元升值接近3%,3月15日一天就增长了1.07‰,这驱使了投资者加大投入;第三,良好的业绩。优秀业绩是本次中国概念股全面上涨的基础。

  中星微业绩更为出色是其领跑的原因。在2005年第四季财务报告中,中星微净营收为2750万美元,同比增长113%。著名的《投资人商业日报》不禁惊呼,“中星微去年11月份在美国上市,发行价为10美元。经过间隔一至一个半月的三次调整后,3月15日达到了股价新高。”“具有长期的稳健增长能力”无疑是中星微股市表现最为恰当的评语。

  纳斯达克驻中国区首席代表劳伦斯·潘接受采访时表示,中星微的价值之所以能被投资人发现,一方面是因为公司的雄厚实力,包括运营能力及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另一方面也归功于中星微管理层和投资界之间的不懈沟通。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了解并认同了中星微的经营模式,管理层能力,技术和产品,这增强了他们对公司的价值的信心。中星微2005年底上市时,曾遭遇来自美国投资者在知识产权保护和运营能力方面的质疑。目前,“中国核心技术概念股”初步度过海外资本市场的观察期,得到了全球投资者的广泛认可。

  沟通治标,资源为本。和美国硅谷的公司相比,中星微在中国有自己的资源优势。美国《投资者商业日报》撰文评论道:“中星微的联合创始人都是中国人,他们认为在中国开设这样一家芯片企业有两大优势:其一是低成本生产,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上,其二是中国政府在税收和研发方面的大力支持。”另外,中国的市场资源绝对不可忽视,对于中星微电子目前两个主要的目标市场——PC和手机而言,中国本身就是世界上最为巨大的市场。

  中星微电子的领涨标志着“中国创造”逐渐得到国际资本市场认可,同时也表明国际投资对中国经济长期看好。同时也在我国“十一五”开局之年发出了一个利好信号,预示着“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从数量向质量的战略转变之路将愈走愈宽。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