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3.15:同类产品不同价格的反思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5日 09:33 eNet硅谷动力 | ||||||||||
【eNet硅谷动力专稿】在现在的电子产品卖场上,卖的最火爆的不是台式机也不是笔记本电脑,而是MPx类的数码产品,作为一种时尚消费电子产品,火爆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价格的狂跌。其实不管在任何一种商业领域,价格战都是最有效的制胜手段,因为市场允许和消费者认,所以价格战永远是商家最后最佳的法宝。 抛开其他商品,单就电子产品来说,尤其是IT相关的各类电子产品,价格的下降不
面对这些新老产品的迅速降价,你也许会问其迅速降价的基础是什么,其实稍微留心,你不难发现这种快速降价的背后有着惊人相似的因素,那就是“同类产品竞争”,说白了就是品牌级别不同的同种类商品的市场竞争。最明显的例子一如当前的MPx产品,昨天还是千元整数,今天就杀进了五百,这说明了什么?只能说明一样的东西太多了,在商家赚足了该类产品前期的巨额利润之后,用降价来刺激市场和消费者,以便让这一代产品能赚到最后的利润,并且为下一代产品的上市让路藤位子。 非常现实的一种结果:在目前的技术和制造背景之下,任何一种电子产品的同质化都是难以避免的,这种情况在数码类产品上表现的尤为明显,例如手机、PC电脑和其他各种消费数码产品等。不过与此同时不难发现又一个非常难解的现象,那就是一些产品明明就是牌子不一样,从内部用料到外部做工都一样,可就是价格相差巨大,难道真的象宣传的那样其他方面有着质的不同吗? 拿笔记本电脑和MP3产品来说,当我们对一些品牌与价格不同、但做工和用料完全一样的商品对比的时候,你对那些巨额差价有什么感觉,是不是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对于一些人奉品牌和服务至上的论调儿,我现在不敢说赞同,因为就算品牌值钱和服务花钱,那么那些成百上千的价格差真的值吗?就算值,我们花那么多钱真的得到了与之相配的东西了吗? 还以MP3为例,业内有着百余种品牌,可内部人士却踢曝内幕:该行业模具不过十来套!这句话什么意思呢?说白了就是这百十个厂家品牌下的所谓的不同产品共用着这十来套模具,如此情形之下想不同质化可能吗?可那些巨额差价从哪里来的?也许有人会振振有词的说着用料、做工甚至售后,可如果你真的为了较真儿买来价格相差巨大的两个牌子的产品拆开,你总不难发现内部结构用料的相同! 其实,这种同质不同价的现象早就有了,从以前的家电手机,到现在的MPx和电脑,只不过在人们对品牌(尤其是洋品牌)的迷信和所谓价高售后会更优的模糊认同之下,很少有人去对价格的虚高滥定表示异议了,虽然现在不断有人揭露这种蒙蔽在品牌与服务下的欺诈,也有人不断推出所谓的货真价实的同类产品,但一个不争的事实与疑问就是:相关产品的成本价格低限到底是多少?为什么总能降价却会稳赚不赔! MP3能从1000突然间杀进500,笔记本电脑一下子能从一万跌进八千,有些产品的价格更是能一下子砍去一半儿还多,看着这些令人眩目晕菜的价格狂屠,你晕么?可这却是真真实实的发生了,根本不值得怀疑。在这种价格战面前,商家没有病,只不过因为某种竞争和淘汰的需要,不得不把一些原本极度虚高的价格水分挤去一些,不过你可千万别为此有任何感恩的心,因为即便是如此杀价,他们的利润依然十足。 在以前,一个品牌&产品的诞生是需要品质和价格双重作用的,而现在一个所谓的知名品牌的诞生只需要一个字——钱!有钱就可以缔造出某个产品下的品牌,而且是知名品牌,当然了,缔造这个品牌及名品的成本不会是商家自己的,只能来自于消费者的腰包,是吗?不是吗?就拿CCTV上热播的那些品牌之下的广告来说,哪一秒的钱不是来自于消费者? 产品内在的相同,品牌和广告幌子之下的不同,我想在高呼“天天315”的今天,这种认知的改变是不是需要先从自我做起?那种只认名牌和名品就应该是高价的想法,本身就是一种非理智与病态的思维,尤其是在发生了“麦当劳猪油薯条儿”、“索尼质量门”和“三星内存事件”之后,如果你还固执的坚持那种想法,只能说你真的病了! 产品的质量是众多用户用出来的,一个品牌的认可不是来源于那些眩目的广告,而是消费者们的口碑,如果你抛开这一点去选购,我想你将得不偿失。 作者:小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