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刃波:等离子电视将可能失去最后20%市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5日 09:06 eNet硅谷动力 | ||||||||||
【eNet硅谷动力消息】“如果等离子厂家不加强自己的技术,不坚持自己的发展方向,在国内恐怕连平板电视20%的市场都拿不到。”在昨天举行的《夏新电子液晶电视发展研讨会》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主任陆刃波讲到。 面对传统CRT低迷的市场,转型平板已经成为各个家电企业的突破点。作为家电领域的强势集团,国产品牌的发展的方向将会决定着日后,液晶和等离子两种模式的未来。陆刃
陆刃波同时讲到,目前整个平板电视市场已经有了不少变化。除了液晶的主导外,外观的主导性也左右着消费者的选择。发展研究中心和第三方的调查显示,80%的消费者对于时常的外观非常敏感。而就目前的市场看来看,国内外厂家最大的差距也正是在外观设计。不过我们也看到夏新、长虹等企业与欧洲知名设计公司的合作,工艺设计的瓶颈有望在今年得到突破。 与此同时消费者对于平板电视的选择也更加理想化。 陆刃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讲到,在两年前,一台液晶电视动辄就要3万多元,消费者必然会更关注价格。现在,40寸的平板电视也不过2万元。价格因素不再成为主导因素,消费者会对性能、外观、服务等做全方位的考虑。 陆刃波同时告诉记者,去年他们做过一次统计,大城市消费者对于液晶电视的认知度已经达到70%较2005年初又提高了20%。液晶市场相当巨大。而且随着上游供应商在为了收回建设第七代、八代屏投入的成本,降价和放量已经必然。国内的厂家将会得到充足的货源,市场的竞争将会空前激烈。渠道的作用将会更加重要。 除了北京、上海这样的核心城市外,其他一级城市将是今后平板电视发展的方向。因为增加的产能,在核心城市已经不太可能完全消化,而其他城市对于平板电视的需求也同样旺盛。这就需要企业提前开拓渠道,为今后的市场打下基础。大型家电连锁卖场已不再是唯一,中型城市的百货商店,也将成为日后的主力渠道。 作者:eNet硅谷动力记者 王恩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