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兴:各IT大腕是时候注意IBM了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3日 11:14 ChinaByte | ||||||||||
作者: 王利兴 一直以来,我们都很少谈及IBM,即使在2005年联想并购IBM的PC部门业务时,人们谈论更多的就是对联想的赞扬,而不是对IBM业务的关注! 3月10日,据海外最新消息,IBM公司负责全球商业合作业务的总经理唐阿特金斯表
5000个合作伙伴,而且是新的!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也许IBM的触角即将伸向IT的任何一个领域! 因此,我想,我们是时候注意IBM了! 过去十年IBM软件的奇迹生长 在1995年,业界对于软件这一“并不值钱”的东西似乎还不屑一顾。但作为世界杰出的商业人才郭士纳却在IBM硬件鼎盛时期做出了向软件领域转型的决定,被很多人认为是个疯狂之举!可也就那个时候开始,MICROSOFT的软件开始真正疯狂赚钱! 十年前,IBM的软件销售还几乎是零,完全就是为硬件销售服务,为了促进硬件的销售,而且也只是针对自己的产品。 可十年后的今天,软件业务利润已经占IBM公司总利润的1/3,年营业额超过151亿美元。 在2005年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鲍尔默指出:“微软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是甲骨文,而是IBM。微软同IBM争夺市场的时代正在到来。”而在我们国内更是如此,“IBM软件在全球排第二,但在中国市场,IBM从1999年到现在一直排第一。” 10年中,IBM软件实施了43起并购,耗费估计超过上百亿美元(目前暂未精确统计)。其中,1995年以35亿美元收购Lotus公司、1996年以7.43亿美元收购Tivoli、2001年以10亿美元收购Informix的数据库业务、2003年以21亿美元收购Rational等都是涉案金额巨大、影响深远的并购事件。通过并购,IBM软件的实力快速增强。 IBM的软件增长速度完全不亚于微软当年的增长速度! 该注意IBM什么了? 针对IBM要新增5000个合作伙伴问题,IBM公司竞争对手分销商Synnex公司北美总裁兼首席运营管约翰佩奇特说:“虽然我们还并没有听说IBM公司的合作伙伴新招募计划,但在过去三个季度中IBM公司对外合作的态度十分积极。这是IBM公司做出的重大投资,我们对IBM公司的这一新计划十分兴奋。”这充分说明,IBM的软件已经在众多人们心中树立起“高大”的形象,逐渐成为人们欣赏的对象! 从总体上来说,IBM的软件战略选择的是中间件之路。象IBM中国区负责人宋家瑜所说,“既然IBM选择中间件开放式的商业模式,公司内部自然需要彼此沟通和更加开放的工作方式,IBM软件部的人也必须选择合作。”他们可以花大把美金帮助合作伙伴来一起开发产品,尤其是一些ISV(独立软件开发商)。甚至从总部派技术专家对IBM中国本地的软件人才进行培养外,也为ISV“传道解惑”。 现在,按照Gartner 和IDC两大独立市场调查分析公司发布的数据,IBM在世界数据库和应用服务器软件领域的市场份额居第一位,是公司消息处理软件的最大提供商,并在软件配置管理、分析、建模、设计与制造工具领域收入排名第一,它还是系统管理和系统运营软件的全球领先者。 其实,IBM的软件触角已经越来越多的伸到各个角落。即使目前网络中流行的搜索引擎。在企业搜索市场的竞争中,IBM正在推出的宽范数据搜索系统几乎可以超越GOOGLE和甲骨文等“专业选手”。 而IBM的野心并不在于此。2005年8月25日~26日在上海举行的“IBM2005开发者大会”上,IBM软件集团市场副总裁Marc Dupatuier先生对记者说。“我认为将来的世界不只有微软,而是一个视窗和UNIX、LINUX共存的世界”。这个共存世界中的所有标准,需要一个平台来共用,IBM软件想要提供的正是这个平台。 反思国情 可以看到,近几年国内软件产业的发展速度着实很快,取得了巨大成绩。但问题也很多,主要的就是缺乏竞争力,如果某一方面受到威胁,那么几乎是不堪一击! 就拿平台软件来说,外资公司目前占据绝对优势,大型机、高端应用等方面中国还没有哪一家公司能与它们可比。就象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院院长何积丰教授说的,虽然这几年我国的软件产业有较大的发展,但与软件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处于劣势,国际化程度相对较低,还很不尽如人意。目前我国软件产业在全球软件产业的研发、生产、加工、服务等产业链中尚处于中下游的位置。说白了,我们现在正在为别人打工,只不过被赋予了“高新科技”的外衣! 随着IBM软件的壮大,越来越成为一个“大而全”的公司。“这不仅是IBM自身的变化,也使产业环境发生改变,许多公司受此影响”。 我们是时候注意IBM了,是学习,还是反垄断,都不要把目光仅仅局限微软抑或是GOOGLE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