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我国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8411亿元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6日 15:29 中国计算机报 | |
信息产业部发布《2005年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公报》 曹红丽 2月27日,信息产业部发布了我国2005年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公报。2005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8411亿元,同比增长24.8%,其中软件及系统集成收入3900亿元,同比增长40.3%;工业增加值9004亿元,同比增长28.2%;利税1742亿元,同比增长6.5%;进出口4887亿美元,同比增长25.8%。记者从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获悉,这些数据是根据2004年经济普查后的统计口径(全口径)统计的。 据统计,2005年,电子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94%,比2004年提高了0.55%。制造业销售收入为34511亿元,规模在各工业行业中排名首位。产品进出口在全国外贸总额中的比重超过1/3,在各行业中位居第一。 图1 2005年各行业销售收入情况比较 经济运行主要呈现九大特点 1.发展速度稳中有升,呈现前低后高趋势 从发展速度看,全年呈现稳步提高态势。前三个季度,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和工业增加值每月增幅一直保持在21%左右;到四季度后,两者增速均超过24%,平均比前三个季度提高了3%以上。从效益看,由于原材料成本上升、部分行业步入周期性低谷以及企业消化多余库存等多方面原因,从二季度起全行业利润开始呈负增长,特别是通信设备和电子器件行业效益下滑较快;进入三季度后,随着市场逐步景气和企业库存减少,全行业经济效益开始逐步回升,到10月份扭转了负增长的局面。 图2 2005年每月电子信息产业增速情况 2.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高端产品比重提高 计算机和电子元件行业以高出全行业平均水平的速度增长,成为拉动产业增长的主要力量,其合计销售收入和利润增速分别高出全行业平均水平4和16%。随着企业不断加快新品开发和市场拓展的步伐,产品结构逐步升级,高端产品比重不断提高。液晶和等离子产品日益成为彩电行业的热点和增长点,两者全年生产增速均超过200%;计算机行业中,笔记本电脑占微型计算机的比重接近60%,比上年提高了5%。 3. 软件产业增势明显,出口继续快速发展 软件产业完成销售收入3900亿元,同比增长40.3%。其中软件产品收入2067亿元,同比增长35.2%,占全部软件产业收入的53%。系统集成收入1329亿元,同比增长40.1%;软件服务收入505亿元,同比增长66.5%。软件出口额达到35.9亿美元,同比增长28.2%。北京、广东、上海、江苏仍是软件产业发展的重点地区,其中北京规模最大,收入达到906亿元,同比增长42%;江苏增长最快,实现收入384亿元,同比增速高达98.9%。软件基地发展迅速,11个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6个国家软件出口基地产业发展快速,基地内的软件企业收入占全国软件产业销售收入的比重已达3/4以上。 4. 科技创新日趋深入 新品开发稳步增长,全行业新品产值率为20.6%,比上年提高了0.2%。企业研发投入不断提高,全行业研发投入超过800亿元,比上年增长35%。 5. 产品产销衔接良好 全行业完成产销率为98%,从信息产业部重点监测产品看,大部分产销率都在行业平均水平以上。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手机、笔记本电脑、液晶显示器产销增速均超过25%。 6. 对外贸易增长迅速,出口继续排名首位 电子信息产品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在全国外贸出口中继续位列第一。全年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额达到4887.3亿美元,占全国外贸总额的34.4%。其中,出口2681.7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35.2%,增速达到29.2%;进口2205.6亿美元,同比增长21.9%,占全国进口总额的33.4%。 图3 2005年每月电子信息产品单月出口额 7. 产业集中度继续提高 规模排名前八位的省市仍在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三大区域,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和利润占全行业比重均达80%以上。 8.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 全行业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468亿元,同比增长21.7%。投资领域集中于电子元器件行业,特别是元件增长较快,速度达到48.4%。 图4 2005年全行业每月完成投资增速情况 9. 企业数量和从业人员不断增加 全行业企业数达6.7万个,其中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数16007个,规模以下企业数为39816个;软件企业11660个。从业人员为761万人,其中制造业规模以上551万人,规模以下120万人;软件业90万人。 2006年电子信息产业增长速度将达到20%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电子信息产业面临新的发展形势。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司长周子学谈到,国家将进一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以电子信息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2006年,电子信息产业将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预计全年增长速度将达到20%左右。 资料 2004年电子信息产业(全口径统计)发展情况 自2004年起,国家统计局组织开展了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并根据普查结果,于2005年底发布了我国2004年GDP等经济指标的修正数据。根据这次经济普查的数据加工得出,2004年电子信息产业全口径统计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7018亿元,比原公布数(5650亿元)增加了24.2%;占GDP的比重为4.39%,比原公布比重提高了0.26%。销售收入为30785亿元,利润1242亿元,税金394亿元,从业人员628万人,分别比原公布数增加了16%、10.8%、3.7%和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