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商务:技术裁剪大师邓中翰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2日 16:02 中国电子商务 | ||||||||||
他像是一名技术“裁剪大师”,能够将技术和市场的流行趋势很好地结合起来 冀勇庆/本刊记者 作为中国芯片设计行业的“海外第一股”,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登陆的中星微,令它的董事长兼CEO邓中翰2005年风光十足。这一年底,邓中翰在“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
谈到成功的心得,邓中翰说,“我们从创立的第一天起就是Global Company(全球化企业),而更多的中国企业首先都是Local Company(本土企业),然后成为International Company(国际化企业)。” 6年前,邓中翰和他的三位同伴携手回国创业。“芯片本来就是一个全球化的行业,必须走全球化而不是国际化的道路。因此,要做芯片,一开始就必须瞄准全球第一去做,因为即使你在中国做到第一,也一样会被别人灭掉。” 颠覆CCD 在高科技行业,要做全球化的企业,就必须在技术上有独到之处。中星微的创新之处在于将CMOS(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用于图像处理芯片,这也颠覆了以往日系企业以CCD(电子耦合组件)作为主流的图像处理市场。 中星微刚刚成立的时候,图像处理芯片大都采用CCD,能够提供更加稳定和清晰的图像质量,当然价格也相对较贵,主要用在数码相机上面。正如哈佛商学院教授克里斯滕森在《创新者的两难》一书中所描述的那样,主流的厂商均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数码相机市场,致力于开发持久性的技术也就是更好的CCD技术。而当时CMOS技术则符合突破性技术的条件:它的图像质量和稳定性均不如CCD,也没有哪家数码相机厂商愿意采用,但是它的价格要便宜得多,可以用在低端的图像处理市场上。 有着异常灵敏嗅觉的邓中翰很快就看清了局势,他没有选择跟在别人后面开发当时看起来大有前途的CCD技术,而是将中星微的所有资源投入了CMOS的开发上。而且,他很聪明地将自己的主攻方向选在了巨头们还没有引起重视的PC摄像头芯片市场。在当时看来,这个市场并不足够大,并不值得他们大动干戈。 他们来得正是时候,PC多媒体市场开始启动了,行业中的老大英特尔和微软也开始在联手推动这个市场了。“我们注意到,英特尔惟一的一个打自己品牌的整机产品就是PC摄像头。”邓中翰说。英特尔的本意并不是自己要集中精力改去做PC摄像头或者多媒体芯片,而是希望尽快培养起整个PC市场的产业链,从而促进自己芯片的销售。 于是,他们开始与英特尔和微软协商,两大巨头当然乐观其成,在技术上给了中星微很多的支持。2001年11月8日,微软Windows XP在全球发布后不久,中星微成为首家拿到微软WHQL(微软操作系统硬件质量实验室认证)的公司,从而占据了市场先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填补的不是一个技术空白而是市场空白,但是靠的是技术。而且,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邓中翰认为。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视频聊天、可视电话等功能迅速普及开来,而这些都需要PC摄像头的支持,中星微由此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向消费电子领域挑战 目前,中星微已经占领了全球PC摄像头图像处理芯片60%以上的市场份额,客户包括罗技、三星等国际大厂。这项突破性的技术很快占领了图像处理市场的低端即PC摄像头市场,甚至已经威胁到了主流的数码相机市场了。在PC摄像头市场取得突破的中星微很快又依靠技术巩固了自己的竞争优势。7大核心技术、超过500项的技术专利使得后来的竞争对手很难逾越。 邓中翰计划将中星微的多媒体经验延伸到手机当中,成为手机多媒体芯片的主要供货商,这个目标正在进行当中。从更长远的市场规划来说,他已经在计划进军消费电子领域了。“家电产品对能耗的要求就不会那么严格了,我们就可以放更多的晶体管进去。现在机顶盒和数字电视这个市场还很小,但是未来的潜力巨大。” 邓中翰并不是那种“独守青灯、打坐十年”的搞研发的苦行僧,他更像是一名技术“裁剪大师”,能够将技术和市场的流行趋势很好地结合起来。虽然同样做的是“中国芯”,邓中翰对于自己的定位却非常清楚:他并没有选择难度很大的通用型芯片如CPU的研发,因为他认为这种芯片的市场并不具备全球性,而这也很值得一些同样搞芯片开发的中国同行们思考。 当然,未来对于中星微和邓中翰还是充满了挑战。在从PC摄像头这么一个规模较小的“利基市场”走向手机这个大众市场,一方面意味着市场的成倍扩大,另一方面也意味着竞争的加剧。中星微的核心竞争力能够支撑它完成这次惊险的跳跃?“中星微在其领域内有不错表现。其优势是相对了解市场,设计更贴近本地需求;劣势是一方面由于其目前产品范围较窄,限制其规模,另一方面其目前在移动领域的客户更多在本地厂商,而中国市场上的主流手机厂商仍主要是国外厂商,TCL和波导等本地厂商都面临严峻的考验。”IDC中国电信研究部研究主管经理鹿强认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