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正文

华硕启动16年最大组织调整 代工与品牌分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2日 01:37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王如晨 发自上海

  台湾IT产业的裂变态势正在加剧。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硕”)昨日启动了16年来最大一次组织结构调整——将原五大事业部重新分割,以产业划分构成研发、业务、制造和资材四大总部,根据产品线
分为15个事业部。这显然是代工制造(主要是威硕)与产品品牌(主要是华硕)分家的具体行动,而品牌和代工分家的最后期限,华硕内定是2008年。

  华硕发言人陈舜平依然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这次调整虽然筹备很长时间了,但如何分家依然没有具体时间表。”业内人士称,华硕出言谨慎的原因在于,其笔记本、手机等品牌羽翼未丰,目前仍需主板代工影响力拉动。

  三年大限

  去年底,华硕董事会定下了品牌与代工三年内彻底分开的时限。

  华硕声称,此次调整目的,主要是希望客户理解华硕品牌与代工分开的决心。

  而目前的困境是,在代工领域,华硕被鸿海冲击明显加大,甚至已有超越苗头,富士康(鸿海投资)已在大陆形成手机、主板代工的完整布局,并已成为2005年出口额最大的台企;在品牌经营上,宏碁笔记本正风行全球,宏碁正在全面移植其欧洲市场的纯品牌运营经验,在经过三次渠道变革后,正成为大陆市场最为活跃的笔记本厂商,华硕已落后许多;而代工与品牌一体化经营更让代工伙伴深有忌惮。

  促进品牌发展也是华硕此次调整的重要目的。华硕期待在彻底分开前获得快速成长,以实现与主板代工业务的均衡发展。目前,相对主板代工,华硕笔记本、手机等品牌影响力明显失衡。

  2005年,华硕总营收达人民币890亿元,获利50亿元;2008年的目标是成倍增长,突破1750亿元,获利超过100亿元。因此,华硕将五大事业部以产业链、产品线分割,以各自的自主运营获得整体规模的成长。

  华硕代工龙头企业威硕总经理郑定群表示,经过组织调整后,华硕现有品牌与其他代工客户一样,成为威硕服务的对象。

  效仿宏碁?

  华硕此次组织调整,让人联想到宏碁早年的再造。后者正是依靠先后剥离旗下纬创等生产制造子公司后,成功走向品牌运营。

  分析人士认为,此次调整,四大总部与15个事业部并未注册具体公司名称,表明这仍是华硕的阶段性策略,未来必定还会有明显、直接的分家动作,甚至不排除效仿宏碁,可能将旗下制造公司彻底剥离出去。

  相对宏碁,阶段性策略显示了华硕的迟疑。相对台企对手而言,它目前不容乐观。赛迪顾问上海办事处主任杜文峦曾对记者表示,华硕在产业转移上之所以落后对手,正是因为代工与品牌并行,承担了更多社会责任。

    相关报道:

    华硕机构重整 为品牌和代工分家做准备

    华硕称借改组提高竞争力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940,000篇。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