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勇庆:换标如换刀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7日 12:05 《IT经理世界》杂志 | ||||||||||
作者:冀勇庆 2005年刚刚过去,公司中突然兴起了一股换标的热潮。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除了英特尔展示了自己的新标识之外,另一家重量级企业柯达也首次向公众展示了自己的企业新标识:柯达对1971年以来没有大变化的标识进行了重大革新,“KODAK”的公司名称从传统的“黄盒子”中取了出来,字母的形状也变得更加圆润和更加有运动
三家公司的换标有着非常相似的背景:英特尔正在努力向消费电子领域进军;柯达也正在进行一次重大的转型,即从传统的化学感光胶片市场转向数码影像市场;腾讯的业务范围也早就不限于QQ而是拓展到了门户、电子商务、无线增值等众多领域,并提出了“在线生活”的新概念。 这就意味着公司战略的重大调整。由此,公司将会面对不同的细分市场、不同的客户群,从而采用与以前完全不同的营销方式。换标就是一种比较好的办法,一方面能够在公司内部传递战略转型的坚定决心,另一方面也给包括客户、供应商、媒体在内的外部世界一个全新的公司和产品定位。 正所谓“换标如换刀”,在企业外部大环境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与其困守孤城,不如主动出击。换标的企业都是希望通过换标给自己的企业一定的刺激,从而顺利地完成战略的重大转变。但是,并不是仅仅换标就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要实现企业整体战略的转变,还需要在人力资源、组织制度甚至企业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组合调整”,才有可能收到真正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换标也好,换刀也好,关键是要和换脑、换人结合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