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导刊:高科技迎来春天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7日 09:59 新经济导刊 | ||||||||||
《纲要》的诸多喜人变化必将使高科技企业迎来发展的机遇 2月9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简称《纲要》)全文发布。在看似枯燥的文字背后,实则蕴涵了中国科技发展很多新的突破和转变。 与过往相比,此次《纲要》的最大变化是战略转向,也即更加突出自主创新,并以
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转变也是颠覆性的。长期以来,我国的科技活动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企业被边缘化。而今天在国际上展现国家竞争实力的恰恰是企业,国际上有6万多家跨国企业,控制了世界技术转移的90%、投资的80%。本次规划强调以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大幅度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 在科技资源的整合上,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防科研将向民口开放。目前我国军口和民口的研发体系相互割裂,技术研发一半以上重复。每年政府科技投入首先切成军口、民口两块,造成科技投入不足和资金使用浪费低效并存。此外还强调将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本次规划的亮点之一,是首次把科普写入了规划。科技长远发展离不开国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加强科技自主创新不仅依赖社会的物质保障,也需要较高的国民科学素质基础和能够激发创新的文化环境。 更为重要的是,《纲要》非常突出的一个特点是把解决能源资源和环境问题放在优先位置,这是过去在历次国家科技发展规划中所没有的,这显然是直接针对国家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瓶颈重大约束来进行的。 对高科技企业而言,这些喜人的变化,在若干配套措施出台之后,必将迎来大发展的机遇。篡改一下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一句名言:高科技的冬天走了,春天更近了。 利好并未就此止步。无独有偶,2006年春节之后,宏观层面部分传统产业的“产能过剩”的言论开始多了起来,假如果真如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高科技产业将会得到更多的支持。 本刊编辑部 2006年2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