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ovo成就Legend需要多久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7日 09:05 eNet硅谷动力 | ||||||||||
【eNet硅谷动力专稿】 援引enet硅谷动力的报道,联想集团2月24日在纽约、巴黎、都灵等全球十个城市推出采用Lenovo品牌的电脑产品。联想集团发言人Jeff Dudash表示:“这款产品是我们在国际舞台上的处女之作。”Lenovo的国际化之梦在沉寂了近3年之后,终于看到了圆梦的曙光…… Lenovo:为国际化而生
2003年4月28日,联想大厦前宽阔的草坪上。随着起绘有“Lenovo”Logo的旗帜冉冉升起,“Lenovo联想”也正式取代了沿用了19年之久的“联想Legend”。 杨元庆在联想新标识发布仪式上袒露心声,联想换标“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我们国际化的需要。”要突破进军海外之路中的品牌障碍,联想必须要重新绘制自己的新军旗,梳理并明确自己的品牌内涵则成为另一个必然之举。用杨元庆的说说就是,成功的国际化“首先需要一个可以在世界上畅通无阻、受人喜爱的英文标识”。 在经历了P3时代的激烈竞争和P4时代初期的惨烈卡位之后,2003年的联想业已占稳了当时PC市场的霸主宝座。在这个时候,“国际化”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联想的视野。当时,联想只有5%的收入来自海外。而杨元庆则希望在三至五年内,把这一比例提高到25%~30%左右。 然而,中国市场的成功经验未必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得到完美的复制。当联想人还沉浸在新Logo带来的兴奋中时,恐怕却没有想到Lenovo的国际化道路会如此漫长…… 坎坷圆梦路 2004年,有网民用“Lenovo”作为关键词在Google中搜索时发现了一个特殊的现象——简体中文的搜索结果远远大于英文的搜索结果。这一不为人注意的现象却在某种意义上折射出了联想国际化道路的坎坷…… 2004年2月18日,香港联想业绩发布会的现场气氛显得有些沉重。联想集团董事长柳传志、CEO杨元庆等高层当天要面对国内上百家媒体和广大股民澄清一个现实的疑问:联想即将到期的三年计划缘何仅仅完成了一年的计划。由于在多元化发展中的冒进,联想陷入了自诞生以来最大的困境之中。同年3月,联想经历了自成立以来最大的裁员风波。曾经“野心勃勃”的多元化计划也缩水为了“二元化”。 当联想正在为自身的失误承受伤痛的时候,一匹来自北美大陆的狼——戴尔,又杀入了中国市场。一时间,各大IT类网站中比比皆是的是关于联想和戴尔增长速度的对比文章。戴尔的直销模式成为了当时不少媒体追捧的对象。而当时的联想虽然依旧保持着占有率的霸主地位,但在某些人眼中,联想似乎已是没落的贵族…… 当时一篇由前联想人撰写的《公司不是家》在网上广为流传。这或许也成为了震荡中的联想的真实写照…… 在如此内忧与外患的情况下,国际化自然也就无从谈起。于是乎,在许多人看来,联想曾经的壮志似乎被暂时地束之高阁…… 蛇吞象——Lenovo国际化之梦的惊险一跃 当然,说当时的联想完全把国际化梦想束之高阁是不负责任。即使要在国内市场面对戴尔和神舟的夹击,联想依旧没有忘记国际化的梦。当我们今天在冬奥会的报道中不断看到Lenovo的字样时候,我们就能够理解到联想的苦心了。 2004年3月26日——一个在中国奥运史上注定被铭记的一天,联想集团在北京“联姻”五环旗,与国际奥委会签署合作协议,成为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一时之间,“豪赌”、“虚火”、“泡沫”之类的字样不断出现在关于这一事件的报道中。或许正如媒体们所说的那样,“TOP只是国际化的入场券”。但是联想也明白这一道理,于是也就了之后蛇吞象的惊人一跃…… 在加入TOP计划一年左右后的2005年3月9日,联想和IBM宣布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已经提前完成对联想收购IBM PC业务的审查,并购计划在稳步进行中。2005年8月10日,在业界的关注与期待中,整合了IBM PC部门的新联想终于发布了第一份财报。援引硅谷动力的报道,新联想2005/2006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新联想第一季度营业额达196亿元港币,同比增长234%,毛利率上升1.58个百分点,达15.3%。联想终于成功借力IBM,迈出了国际化的成功一步。 2005年年末联想又出人意料地进行了换帅。柳传志在谈到阿梅里奥的加入时谈到,“我绝不甘心让联想PC做平庸的世界第三”。而阿梅里奥曾经在日本市场开拓的经历让人不禁浮想联翩。中国市场已经无法满足联想的胃口,国际市场或许才是联想新的起点…… Lenovo何时才能成就Legend? 当联想重新发力国际市场的时候,2003年就开始被提及的品牌问题就再度浮现。“IBM”品牌虽好,但只能“借”5年而已;而让高贵的“Think”去挖掘低端市场显然也是不明智的;于是乎,Lenovo在国际舞台表现的机会到来了。冬奥会期间在十国共同发布Lenovo品牌恐怕只是联想品牌战略的牛刀小试。 在联想品牌策略中Lenovo无疑是绝对的主角。或许正如联想首席市场官迪帕克-阿德瓦尼所说,“联想奥运品牌战略首先就是将Lenovo建成主品牌”。无论是之前在北京高调解决的“联想奥运周”,还是在冬奥会上的推广,Lenovo已经成为了联想品牌推广绝对的主角。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首席市场官Deepak Advani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今后将把Lenovo作为联想的主品牌,把Think作为子品牌。 当确定了Lenovo的主角地位之后,剩下的就是如何推广的问题了。 “联想品牌战略的第一阶段是强调品牌的延续性,在海外加强Lvnovo和Thinkpad的关系;第二阶段是巩固Thinkpad高端的商务形象;Lenovo品牌的全球发布是第三个阶段;借助北京奥运会,在2008年让Lenovo成为全球知名品牌是第四个阶段。”联想集团副总裁、大中国区总经理陈绍鹏是这样解释联想的品牌之路的。他表示Lenovo品牌电脑全球发布标志着联想品牌战略进入第三阶段,迈出了国际化进程中实质性的一步。 当Lenovo品牌把TOP的全球影响力和Think品牌的品牌号召力集于一身的时候,成就Legend(传奇)似乎也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当我们回顾Lenovo品牌坎坷的国际化之路时,不知道你会不会想起年初频繁的换标事件。记得当时有人评价,“换标仅仅是英特尔转型的开始”。或许当我们注视着光纤无比的商标时,更应该多关注商标之后的东西。一如只有在联想借TOP获得全球影响力,借IBM获得品牌号召力和全球营销网之后,Lenovo才看到了在全球成就Legend的希望…… 作者:小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