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成变身海尔电脑 2006年押宝数字家庭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1日 10:45 电脑商情报 | ||||||||||
申耀 “去年投资双方对海尔电脑的业绩表示非常满意,今年当然有更大动作。”今年1月中旬,海尔集团商流推进本部兼计算机本部本部长高以成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高以成所说的“大动作”,据有关人士向记者透露,是指从2006年开始,海尔集团
“海成”变身“海尔电脑” 记者获悉,这次投资是在2005年12月底由合资双方董事会商议决定的,最晚将在今年2月份全部完成。这次“变身”动作不仅意味着用了三年之久的“海成”等字样将从海尔电脑的体系中彻底消失,更预示着海尔集团针对电脑产业的更大战略布局正在悄然揭开新序幕。 2003年4月,海尔与台湾宝成旗下的精成电子科技集团共同创立海成之后,将主要精力转移到品牌运作和销售渠道管理上来。经过近3年的奋力耕耘,海尔电脑在2005年不仅在个人市场获得三位数的快速增长,更在行业市场一举惊人。例如在校校通等重大工程上,海尔电脑几乎夺得了所有地区的重要定单。 不过,尽管海尔电脑的品牌知名度一路飚升,但合资公司海成(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名称却成了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每次在招标中写海成的名字都显得不太好听,因为很多客户都没听说,解释起来也麻烦。”高以成认为,公司换名后海尔电脑确实会在招标中获得更多便利。 另外一点则可能来自于英特尔、微软等合作伙伴。“以前大家各占50%股份,有时会影响到合作伙伴的支持力度。”海尔内部人士声称,“海尔电脑由海尔集团绝对控股后,无疑将更能获得外部资源。” 可以预见,随着海尔电脑在销售市场的升温,海尔电脑在东莞的生产基地也在悄然加大规模。除了再建另一条PC生产线外,还将与其他合作厂商合作,进一步加大产能。 强势进军数字家庭 业界认为,海尔电脑此次增资,除了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电脑产量之外,最主要的目的还是瞄准了IT市场的未来主流--数字家庭。 实际上,海尔进军数字家庭,得到了英特尔的大力支持。而英特尔之所以在众多的IT厂商中,对海尔如此看重,也来自于海尔的“家电势力”相比一般IT厂商所独有的优势。 这种合作中的默契可在今年1月9日英特尔在京发布两款平台新品--英特尔欢跃技术平台和英特尔迅驰双核移动计算技术平台中看出。同一日,海尔与英特尔合建的国内首家“数字家庭娱乐”体验中心也宣布在京开张,其中的确有微妙之处。同时,微软高层对于数字家庭也表现了极大的兴趣。 在两家“重量级”公司的支持之下,海尔电脑显然对数字家庭也充满了期待。“数字家庭并不是没有市场,只是大家还不知道数字家庭为何物,关键是把价格降下来,让大家都能体验。”高以成表示,海尔下一步将致力于降低数字家庭的门槛。目前数字家庭产品定价均在万元左右,未来半年至一年内,海尔将针对不同需求人群推出高中低各档数字家庭产品,价格最低将在3000-4000元左右。 此外,针对人们关注的海尔电脑在2006年的渠道策略,高以成也表示,海尔电脑准备施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策略,一方面,海尔集团之前与家电卖场的合作将继续延续到海尔电脑的销售中;另一方面,与传统渠道之间的合作,也将更加深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