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软件厂商低价竞标引内讧 市场竞争激烈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0日 13:56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 ||||||||||
2006年1月6日,西安市的一则软件政府采购公告引起轩然大波:金山公司以平均价每套1.75元的价格中标57套WPS软件,创下了国产软件在政府采购中的最低价。很快,这一做法引起了同行的激烈争议。 市场竞争激烈
1月11日,北京红旗中文2000公司应用平台事业部副总经理杨少梁公开对外表示,金山此举扰乱了国产软件市场,将起诉金山涉嫌不正当竞争。根据杨少梁提供的资料,在西安此次政府采购的软件测试中,金山并未参与,只有北京红旗中文2000参加了,而金山却在最后竞标中直接喊出了总价100元的最低价。 杨少梁认为,就目前政府采购市场的现状看,该种软件的一般报价在每套400-500元,金山的报价肯定低于成本价。杨少梁同时坦承,该种软件的单套成本究竟是多少无法确定。 对此,金山公司向媒体发出声明,称金山软件在各项采购业务中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流程及规定进行投标,完全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该公司表示,其压力来自国际同行和盗版行为。 业内人士透露,2005年12月,在公安信息网计算机病毒预警、防范体系建设项目政府采购中,瑞星在一次唱标中报价为零,引起多家参与竞标厂商的强烈不满。据了解,参加竞标的国内杀毒软件品牌主要有冠群金辰、金山、江民科技、瑞星等几家公司,报价在3.4万-7万元。 竞相压价 内讧不断 业内人士分析,由于目前国内一些软件还没有相关的行业技术标准,因此在政府软件采购中,国内厂商往往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采取各种手法打压同行。厂商为了最后能拿到大单,互相压价是常有的现象。 “在每年的政府采购中,我们不仅要和国际软件巨头们进行残酷的竞争,还要应对国内软件厂商之间的内讧,结果往往使国际厂商渔翁得利。”国内某软件厂商负责人无奈地向记者表示。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软件厂商负责人揭密国产软件自杀式竞标政府采购:“在一次政府软件采购中,报价较高的某国外厂商已经被采购部门否定,只剩下几家国内厂商进行最后的角逐。在与国外厂商竞争时,几个厂商价格相差无几,但国外厂商退出后的第二天,有一家厂商突然把自己的价格压得非常低,让我们措手不及。在紧急研究之后我们也只好把价格调低,但为时已晚,最后我们被挤出了候选名单。” “围绕大家最不愿提及的知识产权问题,国内软件厂商又开始互相残杀。”一位业内人士描述,在一次政府采购中,某国内软件厂商的产品在性能、价格上都非常有优势,“但每次在最后的关键时刻,都会有其他一些国内厂商揭露这家软件厂商的产品是与某国际巨头合作开发的,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结果导致这家软件厂商几次未能入围政府采购行列。最后采购部门由于顾虑知识产权问题,全部放弃了国内厂商的软件。”这位人士对此深感痛惜。 另外,有的厂商还采取免费赠送的方式,让客户先行使用自己的产品,以利于第二年的采购中标。广东软件行业协会秘书长黄跃珍表示,这些做法无疑对国内软件的整体发展非常不利。 急需行业标准 业内人士表示,导致国内软件厂商内讧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目前国内软件行业缺乏相关的行业技术标准,各个厂商自立门户或与国际厂商进行合作开发产品,缺乏统一标准的考核,导致标准混乱,产品众多。 据记者了解,来自国家相关部委的最新消息显示,面对国内办公软件缺乏标准的境况,近期国家信息化标准委员会牵头多个办公软件厂商参与制定办公软件行业技术标准,并将在合适的时候予以公布,包括金山公司等在内的国内厂商都是标准制定的参与者。 作者:张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