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进军电子阅读 以其人之道还治苹果iPod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6日 01:12 第一财经日报 | ||||||||||
Sony Reader 目前只在美国上市 本报记者 王如晨 发自上海 被苹果ipod压制了两年之久的索尼正悄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过,此次它所进军的是电子书阅读器领域。
《第一财经日报》获悉,索尼电子书阅读器Sony Reader 已正式上市。不过,该公司中国公关部总监李曦表示,目前该产品还只是面向美国市场。 沿袭ipod模式? 索尼一直以来几乎都是数码产品的代名词,但由于过于迷恋特色技术及在数字媒体市场的决策失误,在音乐播放器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上,已沦为苹果的追赶者。 苹果ipod为消费电子市场开创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台湾研华科技上海总经理年前认为,这是一种远比技术发明更重要的价值创新。“从技术上来说,mp3不是苹果发明的,网络音乐下载也不是苹果的首创,但将两者结合却是苹果ipod的创新。” Sony Reader 有着与之几乎类似的商业模式。 它同样提供软硬件终端、基于互联网数字化图书以及与版权相关的服务规则。目前,索尼已经和多家大型图书出版商签订了合作协议,未来将借助网络向用户提供下载服务。 事实上,早在2004年,索尼便推出过类似产品,但由于当时提供的图书很少,且用户成本过高,最后反映有限。 索尼公司认为,正如四年前的在线音乐,在线书籍还是一个尚未打开的市场。 赛迪顾问消费电子咨询事业部总经理徐晓新认为,表面看来,Sony电子书阅读器与苹果ipod在商业模式上有些类似。但很难说索尼在模仿苹果。“因为,这种模式的产品在以往PDA、甚至普通的学习机上早有体现。” 苹果公司北京公关经理王锦红不愿评价索尼产品。 中国市场还没启动 徐晓新表示,Sony Reader只在美国上市,比较明智。 “欧美在图书数字化方面发展较好,阅读器厂商与内容商、服务商之间的合作也较成熟,而国内阅读器厂商在内容上投入很不够,不重视产业链。”他说。 国内最大的电子阅读器生产商南开津科销售部王经理认为,国内电子书市场还刚刚开始。“大部分产品都在2000元以上,价格可能是瓶颈。另外,传统阅读方式以及基于电脑的浏览也还有很大应用,而且并非所有图书都适合在阅读器上阅读。” “价格并不是最关键的因素。”徐晓新认为,电子阅读器和ipod的发展困境在于,它需要改变传统的阅读习惯。而音乐播放,从传统唱片到mp3再到ipod,除了移动,并没有改变其体验方式。 “除了内容与版权,这也可能是索尼电子阅读器不敢在中国上市的原因。”徐晓新说。 相关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