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宁大陆设厂选址未定 京沪液晶变盘在即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1日 09:21 经济观察报 | ||||||||||
本报记者 杨兆清 北京报道 对于国内已经投入巨资的京东方和上广电两家液晶面板生产商来说,康宁将工厂设在
赛迪顾问分析师陈林认为,从液晶产业发展的趋势来看,第六代线和第七代线的量产,无疑会对京东方和上广电目前的五代线造成压力。双方从其第五代生产线上盈利的压力都非常大,因此格外看重康宁设厂的影响。以京东方为例,虽然自2005年5月开始即已实现规模量产,但液晶面板业务一直亏损。1月底京东方的公告称2005年全年亏损不超过16亿元。 否认上海设厂 康宁在中国设立工厂的消息由来已久,不过此前康宁一直未予确认。业内人士认为,2005年京东方与上广电两条第五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先后实现稳定量产,康宁在中国设厂的时机已经成熟。康宁显示科技部中国区总裁柯康宜表示:“中国政府已将液晶面板行业发展纳入十一五年规划中,并且液晶面板业正在持续稳定发展。” 卢荣否认了媒体对“基本确定”在上海设厂的猜测。卢解释说,选址的考察正在进行中,康宁在设厂时将重点考虑的因素包括:接近完整的液晶产业链,离下游厂商越近越好;其次,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尤为重视。 上海广电集团新闻发言人陶军告诉记者,上海与北京两地在吸引康宁的条件上大体相当。规模量产和长期供货合同对康宁显然具有吸引力,康宁对产能的要求底线是9万片。据陶军介绍,上广电将在06年上半年把产能从5万片扩大至6万片,并进而将在下半年扩至9万片。 “康宁选址必然考虑向下游厂商靠拢。上广电除完成扩产计划后,还将在年底启动第二条生产线的建设。”陶军说。 另一家国内的主要竞争者京东方拒绝置评。京东方发言人称,京东方与康宁一直有接触,但设厂何处取决于康宁,在确定之前讨论此事意义不大。京东方的第五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于去年5月份实现规模量产,产能为6万片。此外,京东也有扩产计划,将投资9000万美元扩大已有五代线的产能。 冠捷大单的深意 2月8日,京东方发布公告称,冠捷科技将在未来三年内继续从京东方采购液晶显示器用和液晶电视用面板,预计2006年度、2007年度、2008年度最高采购金额分别达6亿美元、7亿美元及10亿美元。京东方持有冠捷科技股份,此前冠捷科技与京东方一直保持采购关系。 有消息人士分析称,京东方2003年100%收购韩国现代集团液晶面板业务,不但取得了生产线等固定资产,还拥有其T技术及专利。“康宁公司看重知识产权,这一点将为京东方争取康宁选择在北京设厂加分。”这位人士说。 上海广电集团下属的永新彩管厂主要经营CRT彩管业务,由于CRT市场的饱和处于严重亏损。2005年底剥离永新彩管厂,并通过转让所持嘉汇达房产30%的股权获得现金4.5亿元后,上广电决意从传统显示器领域转型,加入液晶争夺战中。 赛迪顾问的陈林认为,在设厂的谈判中,作为上游厂商的康宁无疑处于强势地位。“对下游厂商无论是最低9万片产能的规模,还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都是保证康宁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陈林称,目前康宁对设厂地点秘而不宣,可能意在争取当地政府对其投资更多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