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正文

专家指责微软消极反盗版 合作伙伴受到影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9日 13:17 太平洋电脑网

  作者:Phoneme

  微软现正加紧打击盗版的力度,但分析家及合作伙伴认为其打击力度仍然不够。

  如果仅用几块钱就拥有盗版的Windows软件,有谁不心动呢?也许大家会自我解嘲,反正微软已经够富的了,不在乎这点小钱。

  但对于渠道分销商来说,这无疑是一场噩梦。Fusion Microsystems公司的商业部副总裁Joe Stopski就表示“以前我们认为反盗版是微软的事,现在看来这个问题对我们也造成巨大的影响。”

  Stopski曾向微软RFID(合作伙伴顾问委员)陈述由于盗版所造成的种种影响。(WGA是微软为了防止盗版而采取的一项措施,WGA要求用户下载一个ActiveX控件,在进行升级前利用该控件进行鉴权,以防盗版。该计划于去年开始强制使用)

  微软在去年12月曾向存在非法获得并转售微软“MAPS版”软件等行为的9个人进行诉讼。MAPS即Microsoft Action Pack Subscriptions计划,根据这项计划,微软向一部分经过挑选的合作伙伴提供折扣软件,主要供评估用。

  即使是开始执行WGA计划,并对非法使用MAPS的行为追究法律责任,渠道分销商的日子仍然不好过。

  微软全球授权和价格事业部的行销主管Cori Hartje指出,全球35%的微软软件是盗版的。“我们一直致力于帮助那些使用微软产品的厂家和合作伙伴。”

  Forrester Research研究机构的分析师Julie Giera认为“盗版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在亚太地区,由于在这些地区

知识产权的保护做得不是很好,代理商和OEM要想与盗版展开竞争十分困难。”

  Giera指出,盗版还伤及整个行业的

供应链。同时,他还提到,据消息称,盗版多源自俄罗斯。

  现在说采用WGA后美国本地盗版现象就灭绝了还为时尚早。但进行WGA计划后,有效打消了人们仅支付一张盗版的微软光碟的价格就可以享受与正版用户同样的服务的念头。

  Hartje谈到“微软对付盗版的方法将更加老道。公司将采用全息照片和漂亮的包装使人们可以一眼就看出是否是正版。微软还在网站开通了“How to tell”网页来揭发盗版行为。”

  Hartje又提到“我们对培养用户养成正确使用正版软件的习惯方面还需要再下功夫。”

  其中最简单的一点就是微软要灌输给用户一个软件授权只能在一台机器上使用的思想。“Windows的每个软件授权只能在一台机器上使用,并不能再使用在其它机器上。对于业内人士来说这是个再明显不过的事情,但是对普通用户,大多数没有这种意识。”

  另一个误区就是滥用软件授权。对于企业用户来说,一般都是签订了使用团体批量许可证(大量采购授权合约)。因此他们会在新购买的裸机中装载这些软件。而一般来说,这种团体批量许可证(大量采购授权合约)仅仅是能够用作现有软件的升级,并不包括在新机中安装的软件。

  Hartje指出“企业在购新机时会说,不用装软件了,我们已经有团体批量许可证了。但事实上这仅仅是个用于软件升级的许可。”

  Stopski对Hartje“微软要清楚解释团体批量许可证的使用范围”的观点表示赞同。

  “微软过去对软件的使用权限方面解释不清,”他提到“特别对于多数企业用户所签订的协议都含糊不清。现在,微软必须认真对他们说,不!安装新的台式机

操作系统没有包括在签订的协议中,协议仅仅提供为已安装的软件提供升级的服务。”

  对于渠道分销商来说,这种超范围的使用也是受害者之一。但分销商往往顾及与客户的关系并没有指出这种错误的使用。

  包括Oracle和IBM在内的一些软件商,通过在软件内植入需要定期更新的部件来对抗盗版,但对于微软来说,如果采用这种策略,往往得不偿失。

  Giera认为“怎么来平衡客户满意度和保护知识产权之间的关系呢?特别在大型公司内成千上万台的机器进行这种操作似乎并不可能。”

  对于这种混乱的局面,Giera认为微软正在致力于提出单一化授权。

  微软仍需要对那些扩大使用授权范围以及想从其它合法用户处获得使用授权的用户采取必要的措施。Gitra还提出对于服务器授权也存在一些混乱的情况“有些服务器软件需要的CAL(客户使用授权),而有些是服务器的授权。这里面的授权关系十分复杂。可喜的是,微软将致力于将其简化。”

  Giera认为,最关键问题是微软正在不断努力改变这种局面。最近,当新产品研发时,微软的产品组和产品授权组将协同工作。“这是个了不起的改变!这样的协作方式能够避免许多问题。” Giera最后提到。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8,400,000篇。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