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庆两封信难阻联想亚信大规模辞职风潮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4日 14:21 IT时代周刊 | ||||||||||
时至今日,联想亚信的人事动荡尘埃落定,在层层迷雾消散之后,真相逐渐浮出水面。这个被称为“一起正常的人事变动”并不单纯 《IT时代周刊》记者/王 浩(发自北京) 2006年1月12日,原联想亚信二号人物、联想网御总经理任增强正式离开联想亚信,
至此,联想亚信的人事动荡尘埃落定,这个曾经被誉为“中国互联网建筑师”、首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高科技企业经历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人事风波,或许亚信并不曾预料到,“一个正常的人事调整”会引发这起人事动荡。层层迷雾消散之后,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一起“正常”的人事变动 1月4日下午,为重振主营业务,联想亚信集团董事会及管理委员会宣布进行人事调整:俞兵辞去亚信集团董事、联想亚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以及联想网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等亚信集团及子公司的所有行政职务;来自亚信的副总裁齐舰取而代之,出任联想亚信董事长、CEO兼总裁,任命李劲松为联想亚信总经理。 亚信新闻发言人向《IT时代周刊》表示,这是应上市公司董事会要求的正常人士调整。该新闻发言人称,任何一个上市公司,当公司业绩出现严重问题时,董事会会要求公司给出一定的说法,也要求公司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此次人事调整,实际上也是对亚信集团董事会的一个交代。 亚信集团2005年第四季度净收入大约是1600万美元至1700万美元,比此前预测的1800万美元到2000万美元低。预测导致第四季度每股损失0.90美元至0.95美元,而此前预计在0.38美元到0.49美元之间。亚信认为,这是由“联想亚信信息安全产品在第四季度出货量降低所导致的”,因此,让负责信息安全产品的俞兵出来“替罪”显得合情合理。亚信集团CEO兼总裁张振清曾公开表示:“联想亚信此次的人事调整(指俞兵辞职)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调整后,亚信迫不及待地对外界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认为联想亚信“走出困境、轻装上阵、战略既定、团队到位”。 然而,事实却证明这是一厢情愿!俞兵的辞职成了“萨拉热窝事件”,引燃了联想亚信内部人事风波的“火药桶”。 就在第二天,联想亚信旗下主力联想网御总经理任增强率麾下近百名联想旧将随后一并请辞,这些人中既有中层骨干,也有普通员工,多是联想集团出身。传言当时总数200多人的联想亚信,仅剩下数十人在正常工作。一个正常的人事调整演变成了一场大规模的人事动荡。 为了安抚联想网御及联想亚信员工,张振清、齐舰携同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特派代表联想副总裁张荣宗一道出席了当天下午的联想网御员工大会,杨元庆也两度发表公开信,重申联想对亚信换帅决定的支持,对老部下提出了委婉的批评。 但是,这些努力并没有扭转联想亚信动荡的局面。在此背后隐藏的东西太多。 业绩疲软辉煌不再 IT评论专家沈浪认为,联想亚信人事动荡的最根本原因是亚信业绩的持续下滑。毕竟对大多数员工来说,只是为了混口饭吃,无论是俞兵决策失误,还是企业文化冲突,如果能保证在联想亚信有更好的饭吃,没有多少人愿意一走了之。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如今的亚信已经疲软,无法保证向员工提供一口更好的饭了。 早期亚信科技风光无限,享有“中国互联网建筑师”的美誉。在中国互联网第一轮建设高潮中,亚信赚到了第一桶金。1995年,亚信把Internet引入中国,成立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立足于推动中国信息化的发展。凭借中国概念与一系列业绩神话,亚信成功成为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第一家中国高科技企业,并连续两年入选《福布斯》“全球最佳300小型企业”。2001年,亚信收入为1.89亿美元,利润为1262万美元。 然而,往日风流已被雨打风吹去。随着中国互联网建设速度的放缓,电信领域的投入也在逐渐减少,竞争的加剧,亚信的传统领域迅速遭到一批新崛起的竞争对手的蚕食,利润不断降低。在高端市场,全球最大的电信计费和客户服务软件公司已经收购了国内BOSS行业的老二朗新,并将为国内带来超前的BOSS系统;在低端市场,原来主要做硬件产品的电信设备商华为和中兴也从斜刺里杀了出来,由于有硬件设备垫底,华为和中兴往往能够将软件和硬件“打包”起来提供给运营商,价格比亚信这种以软件为主的厂商更有竞争力。面临上下两面的夹击,亚信电信业务被压缩,腾挪空间有限,不得不另谋出路。 为了寻找新的增长点,亚信开始向电信以外的电子政务、金融、IT服务等领域扩张。但他们或遭到其他竞争对手的狙击,或为不熟悉的相关业务所累,这些扩张几乎都遭到了挫败。从2002年起其收入逐季下降,股票价格从上市初的近百美元高位下跌至现在的3~4美元。目前,整个公司的市值仅1.8亿美元。 前无救兵,后无退路,于是关于亚信打算将自己整体出售的猜测一直在坊间传播。亚信一系列的“减肥”活动,也让外界猜测有了一些佐证。2005年,亚信数次将自己的非主营业务剥离,原本庞大的联想亚信仅剩信息安全和金融两项业务。去年初,亚信企业桌面电脑服务无偿转让;9月,原本从太平洋软件花费645万美元现金和价值255万美元股票收购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商业智能软件业务,因亏损被亚信以区区1500万元转手给上海和勤软件;10月,仅品牌投入就过亿的汉普咨询业务又以2500万元人民币卖给了管理层。同时,亚信还把电子政务业务资产处理给了长天科技。 兔死狐悲,前途渺茫,新加入亚信的“联想”人离心力加强在情理之中。 文化“错位”殃及业绩 然而,文化“错位”促使“军心”涣散,进而影响到业绩下滑。一位请辞联想网御的高管向本刊记者透露,联想亚信员工的请辞,主要是因为对亚信的企业文化不满意。这一说法得到了许多离职员工响应。 作为本土崛起的IT企业,联想具有鲜明的“土狼”特色:从柳传志最先创立的“家”文化,到深入人心的“搭班子、带队伍、定策略”这种大白话式的经营思路,以及杨元庆倡导“请叫我‘元庆’”这样的平等思维,联想带有浓郁的东方式的、集体主义的、有激情的、理想主义的文化色彩。 而由海归派创立的亚信则是典型的外企,各个方面都十分规范,有一整套严密的运行体系,每个人都在这个体系下按照既定的规则运转。 当充满激情、带有创业精神的联想人进入联想亚信后,很快便发现自己难以适应亚信的企业文化。一位刚刚从联想亚信离职的员工抱怨:“在亚信,我们没有明确目标和价值观,大家的奋斗到底是为了什么?难道就是为了每个季节做到那个数字吗?做到那个数字对我意味着什么?对公司意味着什么?大家并不很清楚。”企业文化的不认同使这位从联想来到亚信的员工感到苦恼,“虽然口号提得很好,但大家觉得在这儿干没前途,积极性提不起来。” 内部员工力量的涣散和缺乏归属感,直接影响了企业内部业务的开展。这对联想亚信业绩的逐渐下滑,起着从量到质之转变的催化作用。 联想网御一位离职的高管向记者披露,在合并之初,亚信曾经承诺“让联想亚信在两年内保持独立运作”, 但是划归亚信集团不到一个季度,亚信就把财务管理上收。2005年12月初,亚信又提出整合,要对董事长的任命(指俞兵)提出调整。这让来自联想的员工对亚信的承诺感到失望,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 该高管还暗示,联想亚信信息安全产品在第四季度出货量降低,导致2005年第四季度的净收入低于预测而换掉俞兵的说法不合理。他认为,之前的14个季度都能完成任务,来亚信后的3个季度也都完成了业务;而唯有在亚信宣布信息安全是其核心业务之后才下滑。 2005年10月27日,亚信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称,其上季度的净利润下滑超过90%。 目前,虽然大部分请辞员工回到了岗位,开始正常上班,但联想亚信“军心”涣散,难以挽回。 在联想网御爆发大规模辞职后,很快就有传闻说任增强等原联想网御高层秘密注册了一家“新联网御”的公司,大部分请辞员工将转投这家公司跟随任增强另立山头。 而即使不准备去这家新公司的员工也在为自己下一步作打算,二月份开始自己新的职业生涯。据联想亚信内部人士透露,公司的一些技术组员工,已经收到其他安全公司的邀请,虽然不清楚是员工私下的朋友关系还是竞争对手直接出面相邀,公司内已有少数员工陆续离开。 众所周知,现代企业关键在于人才。俞兵、任增强敢于辞职,是因为凭借随之同去的人马可以重建一个联想网御。而缺兵少将且外行的齐舰将不得不面临无人可用的困境,联想亚信的未来令人担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