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新浪科技评论空间专题 > 正文

小刀马:厦华贪大能嚼得烂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0日 11:12 ChinaByte

  作者: 小刀马  

  1月17日,在厦华电子宣布中华映管成为其第一大股东之后不到3周时间后,双方宣布,将投资30亿携手打造全球最大平板彩电基地,此举也将对平板电视市场产生深远影响。据悉,本次中华映管与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签署的投资项目是TFT-LCD液晶显示模组厂,位于厦门火炬(翔安)产业区内,项目用地面积60万平方米,总投资额2亿美元,该工厂生产规
模为年产液晶面板500万片,年产值约200亿人民币。厦华电子表示,这实际上是中华映管在履行厦华电子战略重组案的有关承诺。那么这么大的一次面板建设规模,对平板电视市场能造成什么影响呢?

  影响在哪里?

  中华映管将在厦门投资建立TFT-LCD液晶显示模组厂,而厦华电子则在此建立平板电视工业园,项目占地面积50万平方米,总投资额人民币13亿元,年产平板电视800万~1000万台。根据规划,两个计划将在两年内同步完工并投产。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镇弘表示,中华映管入股厦华电子后,双方将共同经营厦华品牌。他认为,此次双方的举动将使厦华成为国内彩电厂商中唯一实现产业上下游整合的公司,更重要的是可进一步拉低国内液晶电视的价格。

  众所周知,目前,韩国已成为世界TFT&LCD最大的生产国,占市场份额41.9%。资料显示,2004年的全球

液晶显示器市场,三星电子和LG飞利浦分列第一和第二位,其中三星电子总销售额为92亿美元,总出货量为7600万台;LG飞利浦的总销售额和出货量分别为73.4亿美元和5300万台;排在第3~5位的企业依次为中国台湾地区的友达光电、奇美电子、中华映管。

  而国内液晶电视的价格下滑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为了寻求更多的上游利润,实际上,计划进军平板电视上游产业的不只厦华电子一家。去年年底,创维集团董事局主席王殿甫曾透露,TCL、长虹、创维等彩电巨头正计划合力推动建设国产液晶面板生产线,但由于所需资金巨大,企业间合作方式还需协商,特别是液晶面板核心技术问题是大陆厂商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障碍,合资建厂一事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林镇弘也曾经透露,目前中华映管也正筹划在深圳与TCL、长虹、创维合建面板生产线。

  中华映管从1997年开始在大陆投资至今,12年的总投资额达300亿元以上,此次是其第七个项目。这七个基地分别分布在福州、福清、厦门以及江苏吴江,其中福建省有五个。据悉,目前平板电视所用的TFT液晶屏制造过程主要分两阶段,前一阶段做好玻璃基板,灌完液晶后,再切成需要的尺寸;后一阶段是将驱动IC、背光模组等组件组合成液晶模块。经过两道工序才制成液晶屏幕。

  对于国内彩电企业而言,刚过去的2005年可谓喜忧参半: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家电课题组发布的《2005中国平板电视城市消费者需求状况研究报告》,2005年国内彩电品牌牢牢占据了液晶电视市场主导地位,销量份额超过80%;但另一方面,激烈的价格战使彩电企业净利润率快速下降,部分企业的净利润低于1%。“包括液晶与模块在内的液晶屏占据液晶电视成本70%,但大陆彩电企业对这块成本却根本没有话语权。”创维彩电总裁杨东文对此表示:“一个最大难题是,液晶屏的核心技术都掌握在日、韩和中国台湾企业手中,而且生产线投资巨大,大陆彩电企业没有一家能承担得起。”

  从这个层面来讲,厦华此举还是颇有些高瞻远瞩的。目前阶段的中国平板电视制造企业更像平板电视组装厂,制造过程主要是买来屏幕和模块在自己生产线上装配成整机。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副主任陆刃波表示,“从这个角度来看厦华与中华映管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大陆平板电视企业单纯装配生产的困局。”

  摊子是不是铺的太大了?

  2005年,彩管企业普遍遭遇的困难是全球彩管行业经营情况的一个缩影。业绩报告显示,几乎全球主要的CRT制造商都在2005年出现了利润大幅下滑甚至出现巨额亏损。面对行业一系列的不利局面,很多企业都在尝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或者是转行。当然,我们看到的平板市场同样不容乐观。

  2005年前三季度,LG-飞利浦亏损,台湾五大面板厂只有友达光电单季度盈利,京东方更是亏损14亿元。而几乎所有的平板电视厂商都指责,上游显示屏供应商拿走了70%以上的利润,他们只留下最少的组装费,甚至要承受上游资源跌价带来的巨大损失。其中创维、海信、厦华等厂商2005年的平板电视销量增长了400%之后,却发现利润的增长微乎其微。根据上市公司有关报告,厦华电子和海信电器的利润率只有0.6%-0.8%,创维2005年上半年的利润也大降75%。创维集团总裁张学斌曾经披露,2005年液晶电视的价格平均下降了40%,而等离子电视的降幅也在40%以上,42英寸的等离子电视甚至出现了7999元的超低价,每台的亏损额应该在5000元以上,上游屏价格的波动成为终端厂商最恐惧的信息。

  2005年4月,三星—索尼联合投资的首条LCD第七代生产线竣工后,今年元旦三星电子单独投资40亿美元的第二条七代线也竣工。据悉,三星的第三条七代线也于今年元旦动工,预计今年6月将竣工。而LG-飞利浦元旦竣工的七代线,预计今年第三季度月产量可以达到4.5万张;日本夏普的首条七代线去年投产后,又将第二条七代线的投资计划提早了9个月,定在2007年3月。同时,台湾地区的友达光电、奇美的第七代线今年第四季度也将完工,但量产可能要到2007年。

  这些上游厂商对面板市场如此重视也是有道理的,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今年1月公布的报告,2005年全国平板电视销量为190万台,今年则有望突破500万台,其中液晶电视400万台,等离子电视为100万台。很显然这个市场孕育的机会是巨大的,可想象的空间同样是令人垂涎的。在庞大的市场机会面前,面板厂商纷纷插手进来,自然是寻求最大的利润空间。

  据中华映管董事长林镇弘介绍,其在厦门投资建立的TFT-LCD液晶显示模组厂计划在两年内投产。全面投产后,其年产能将达到500万片液晶屏,尺寸规格从20英寸到50英寸不等(也就是说,能配套加工5代至7代液晶基板生产线的产品)。不过,在中国市场,继京东方、上广电NEC后,昆山龙腾、山东东营胜达、深圳天马,甚至创维等终端厂商都加入到投资液晶屏的热潮中来,京东方2005年的巨额亏损显然并没有阻碍投资者和各地政府的热情,各地争相投资第五、第六代生产线。难道厦华电子就有过人之处可以在未来两年后依然能使自己的面板顺应市场的需求?事实上,中国企业在投资面板方面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期,如今介入,如果没有很好的市场发展规划的话,是很难成功的。京东方等的巨亏其实已经给业界敲响了警钟。前车之鉴,后者之师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