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正文

浪潮楼上开发平台:擎天之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7日 17:30 新浪科技

  在近几年的技术革新中,软件平台化是最有意义的,也是最有生命力的。在风云乍起的平台软件市场上,基础业务平台即将扮演重要的角色,围绕这个诱人的大蛋糕,包括微软、SAP、IBM在内的国内外厂商展开了龙争虎斗。作为较早介入这一领域的实力派厂商,浪潮自有先行者的一番盘算。

  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已有近20年的历史,20年来我国企业级软件应用的历史也是一
部企业改革和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日益广阔的市场空间一方面促进了产业规模的增长,另一方面似又加剧了一种不容回避的矛盾:尽管软件提供商与用户都很努力想将实施做好,也都具备将它做好的动力与资源,但依然不能使软件的应用满意度尽如人意。在探索解决之道的过程中,从2002年开始,包括浪潮软件在内的国内多家软件公司不约而同地提出了“软件平台”的发展战略,并推出了不同的软件平台产品。由浪潮集自主研发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基于J2EE规范的企业级应用软件开发平台——浪潮楼上开发平台(简称浪潮Loushang)已在政府、烟草、通信、税务、协同、质检、电力、金融等多个行业实现了大规模成功应用。经过研讨与论证,业界也逐渐达成了这样一种共识:“软件平台化”是解决软件应用满意度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向。2005年,浪潮Loushang又成功结缘东营信产局、东北电力、国家电网、用友、中山大学、上海质监、东风汽车、上海邮政、中兴通讯、中山大学、甘肃烟草、华夏银行等,浪潮集团立足技术创新、持续产品改进,在挺进业务基础软件平台市场后取得了重大突破。

  软件之“痛”

  如果我们把每一个行业信息化项目都看做是一栋大楼的话,那么,软件

开发商就好比建筑师。每盖一栋大楼,都要先打好地基,再一层层地往上盖。软件实施的这种运作方式导致了信息化项目实施的效率低、开发周期长、重复工作多、开发过程容易出错等。遇到新领域的信息化项目,还可能使开发工作陷入不可知的“技术陷阱”。

  中国的软件开发商在实施信息化项目中,经常都是全部重头开发。这样,很多时间和精力都浪费在重复性工作上。这是应用软件开发之“痛”,长期困扰着软件开发人员。然而浪潮在项目的具体实施中发现了这样一个规律:通常有50%的开发内容是所有行业普遍适用的;在同一行业中,这种相似性更是高达80%。能否开发出一个基础业务平台,把这50%甚至80%的共用的东西包含进来呢?

  事实上,早在1998年,浪潮就曾经和IBM合作开发过类似的工具。当时浪潮的想法是希望做一个适用于所有行业的框架,由此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2001年,浪潮在实施各省的烟草信息化项目中,抽象、提炼出了烟草行业通用的框架(代号828框架),加速了烟草信息化的进程。

  分层之“痒”

  我国软件产业由于起步比西方国家晚,国内软件业整体上处于软件价值链的中低端,软件价值链中的高端(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中间件等)几乎为国外软件厂商所垄断,这对我国的数据安全十分不利。而使用自己的领域应用软件平台开发各行业应用软件则完全可以屏蔽掉信息安全等不利因素。因此,发展具有国内自主产权的领域应用软件平台是非常必要的,国内一些软件厂商也为此做了不懈的尝试与求索。

  随着框架的不断完善,浪潮对分层理论的理解和应用也日益深入、明晰。2002年年初,浪潮在大连烟草公司做大连烟草信息化一期工程。当时,大连烟草项目组就在大连市春天大厦的三、四层办公。其中,做框架的架构师们在4楼办公,而搞商业应用开发的在3楼办公。偶尔闲暇的时候,他们几个人常会聚在一起边放松边讨论软件开发问题。有一次,他们谈论起春天大厦,认为其每一层都有每一层的好处:在地下一层可以吃饭,二三层可以办公,顶层则能登高眺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着,不经意间又扯回到了做软件。这个看似平常的分层现象突然触发了大家的灵感:做软件不也是这个道理吗?!软件平台基本分为三层,操作系统平台是最底层的软件平台,其作用在于实现了应用软件与硬件平台的交互;基础技术架构平台(数据库、中间件)是在操作系统平台之上的层次,其作用在于为复杂应用软件提供技术基础设施;领域应用软件平台是软件平台中的第三层,其作用在于实现软件开发过程中技术和各行业业务之间的分离,是开发各个不同行业应用系统的基础。操作系统层和基础技术架构层都属于系统平台层。显而易见,不论是操作系统、中间件还是应用业务层,这些软件虽然解决了各自层面的问题,却没能很好地解决业务变化的问题。所以一旦业务发生变化,开发商就得从头开发程序。究竟哪一层更适合浪潮来做呢?某些层级之间是否还有夹层呢?

  经过研究分析大家发现,对业务的熟悉与了解是国内厂商的一大优势,他们比较擅长做基于业务的具体应用。这种优势浪潮尤其具有。对于软件分层的研究与细化,使大家的思路更为清晰了:介于中间件和上层应用之间还可以有个错层,通过它可以屏蔽业务变化。“那个错层正是浪潮要做的!”企业应用平台软件的产品特性就这样明朗化了。而浪潮迫在眉睫要做的,正是将已在行业信息化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框架不断地加以修改完善,发展为基础业务平台。

  在828框架的基础上,浪潮软件技术研究中心在总经理周恒和副总经理王官雷的带领下,开始了基础业务平台的技术原创之旅。首先,他们确定了平台的三层横向结构:用户展现界面层、控制层和业务逻辑层。其难点是数据量大、界面和业务复杂;其亮点是具有代码自动生成功能,即使是软件开发的新手,也能在该基础开发平台上做到运用自如。

  土洋之争

  基础业务平台的第一个成型版本1.0版在大连诞生后不久,浪潮又在实践应用上不断地做了持续改进。在探索平台构建之路的过程中,电子政务、通信、税务等部门,各自都形成了类似的平台或框架。为了避免重复建设,实现资源共享,浪潮在2002年中对各部门已有框架进行了整合,当时的电子政务工作平台GWP版与当时的Loushang1.0版实现了优势互补与融合,形成了全新的Loushang2.0。这个版本于2002年10月发布。

  当基础业务平台1.0版诞生时它还没有个正式的名字。但在其2.0版本问世的时候,大家觉得它越来越是个像样的产品了,该名正言顺地给这个日益显示出神奇作用的基础平台取个合口的名字了。当时在春天大厦,浪潮软件的开发人员分布在3楼和4楼办公,3楼的习惯把在4楼办公的通称是“楼上的”。给产品起名的时候,周恒随时随地都在琢磨,感觉做产品就好比搭台子,台子搭得越高,站得就越高,看得也就越远。一天他偶然又听到有人喊“楼上的”,就灵机一动:“站在楼上不就能看得更远吗?”再一寻思,“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那我们的产品能不能就叫“楼上”呢?

  周恒的想法一说,有人表示赞同,也有人提出了异议:“是否有点太‘土’了点呢?看人家的产品名字一般都喜欢沾点洋的东西。”由此引发了关于产品名称的“土洋之争”。一部分人倾向于用类似一个英文字母的组合字义作为产品名称,说这很容易给人新奇和入时的感觉;而更多的人则认为,取产品名不一定要赶时髦。技术研究中心一向把跟踪并研究新技术、新工具作为基本任务,其产品的含金量在很大程度上正是来源于对最新技术成果的不断吸收、转化和应用。而“楼上”与浪潮一步一个脚印从事技术开发,不断适应客户的新需求,并给客户带来价值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经过反复推敲和认真分析对比,最终,大家认同了“楼上”。随后,浪潮“楼上”开发平台(简称浪潮Loushang)的名称顺利通过了公司的评审。

  2003年,Loushang2.1版本发布;2004年初,Loushang3.0版发布。版本的更迭就好比经历了一个楼层逐渐加高、地基逐渐增厚的过程,在填加了更多的功能后,产品的作用也更加丰富与完备了。浪潮Loushang先后经历了多次升级:从手工生成代码、没有可视化定制,到对技术和业务的简单剥离;再到提取公共业务模块,抽出部分web组件;再到增加模型驱动开发功能,才形成最终的3.0版本。从此,浪潮“楼上开发平台”在中国信息化领域崭露头角。Loushang3.0版本是目前B/S结构中是最先进的平台,现已成功地应用于大连烟草二期、东营市电子政务平台、湖北中烟协同办公系统、重庆烟草和济南地税等几十家单位。

  Loushang之美

  社会发展到今天,IT系统在用户的日常管理与业务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由于竞争的残酷,用户经常会选用不同厂家的产品组成复杂的企业系统,以适应其管理与业务的经常变化,这对系统的快速交付性、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而组成复杂企业应用系统的各个子应用系统由于使用了不同的底层架构,甚至许多子应用系统根本就是拼凑出来的应用,使得开发的多个子系统之间分散凌乱。这就既不能达到统一集中、数据共享和流程优化的目的,也使得系统的开发、维护、升级、实施变得困难复杂,导致开发实开发效率低,实施周期长,系统柔性差,无法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是否能产生一个新的、更适合企业级应用特点和中国软件人员开发习惯的企业级应用框架,使复杂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和用户的需求结合得更为紧密,解决一直困扰软件提供商和用户的上述问题?人们为此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努力,浪潮“楼上”开发平台正是一种革命性的成果。

  浪潮“楼上”开发平台是一套基于J2EE规范的面向企业级应用的企业级应用框架,代表商业应用的实体对象相互协作实现核心商业过程,允许开发者使用此框架来开发完成最终的不同需求。浪潮Loushang 企业应用框架博采众长,吸收了先进、成熟的技术架构和思想,借鉴了浪潮多年的大型企业及应用系统的经验,使用了大量企业级应用模式、企业级数据集成模式、企业级开发管理模式,它是以业务导向和驱动的,在其基础上可快速构建应用软件的软件平台,搭建出来的各个子系统不但健壮灵活,能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还保持了足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方便了升级维护。

  在2004年国内J2EE架构评选中,浪潮Loushang获得了第一名。从2004年到现在,浪潮Loushang工作流、业务流、MDA等平台软件还相继获得了信息产业部、科技部等部委提供的多项政府专项科研基金支持。不仅如此,从诞生到现在,浪潮Loushang的成长得到了相关领导在战略层面上的热切关注和大力支持。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浪潮软件CEO王柏华说,“浪潮做大型行业应用已有将近20年的历史,期间提炼了“楼上”商业服务平台。这个商业服务平台包含了规则引擎、信息平台、信息安全管理等。“楼上平台”处于信息化的底层,较好地解决了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孤岛等问题,保证了政府、行业和企业信息化建立在牢固的基础上。它是信息化的基础和‘根’,只要把‘根’留住、保证‘根’不变,就能不断地向其他行业丰富和扩展,并一如既往地发展下去,从而解决政府、行业和企业信息化的应用问题。” 王柏华指出,“浪潮loushang平台产品是跨行业的产品,本身具备无行业限制的优势,既可以在各行各业中广泛应用,还可以提供可复用的行业模型,帮助二次开发商(主要是一些中小软件企业)实现快速开发,降低开发成本,缩短实施周期,从而提高行业整体应用水平。事实证明,浪潮Loushang完全可以实现跨行业的复制,在烟草行业做完以后,可以成功地复制到政府、税务、协同、电力等其他行业,从而将复杂的不同行业的信息化用平台一条线串起来。” 2005年7月底在京发布的浪潮协同新产品DCwork2.0正是基于浪潮自主知识产权的“楼上平台”等核心优势,才得以获得众多企业的青睐。浪潮针对一些大型行业,如烟草、税务、电信、金融等领域的客户的专业软件开发,也是构建在该平台上的。这个服务平台能帮助企业去完成90%的开发量。此外,浪潮还有助力企业开发的元数据技术。运用元数据技术进行开发,可以保证在不需要改变程序代码的情况下,完成信息系统的搭建。浪潮协同DCwork2.0也是用元数据技术开发完成的。

  从1998年至今,经过多年的演变和发展,浪潮Loushang已面向政府信息化、烟草、金融、电信等行业信息化以及协同应用等企业信息化成功构建了众多大型应用。仅2005年,浪潮Loushang就成功签约东营信产局、东北电力、国家电网、中兴、用友、中山大学、上海质监、东风汽车、上海

邮政、甘肃烟草、华夏银行等几十家优质客户,在各地成功树立了样板用户,销售渐趋火爆。

  发展之道

  当前软件产业正在进行巨大的变革,由模型驱动技术、组件技术等为理论指导的领域应用软件平台将成为下一代应用软件的支撑平台。领域应用软件平台是一种以业务为导向,可快速构建各种行业领域应用软件的平台。在最近的这几年内,领域应用软件平台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被认为是基于操作系统平台、基础架构软件平台之上的第三个重要软件层级。

  据计世咨讯估计,在未来的2到3年内,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复杂应用软件系统建立在领域应用软件平台之上。未来3-5年,主流的领域应用软件都将基于领域应用软件平台开发。在管理软件领域,甚至会掀起一股从基础技术架构平台向领域应用软件平台迁移的高峰。和操作系统、基础技术架构平台相比,我国领域应用软件平台市场刚刚启动。有权威资讯机构指出,2005年,是领域应用软件平台在市场上被充分接受的一年,其市场规模达到了25亿元。同时预测,会有越来越多的厂商进入这个领域,发布相关产品。

  对于平台提供商来说,基础业务平台是一个商机,对于应用厂商来说,通过使用基础业务平台快速成长也是一个商机。基础业务平台即将扮演重要的角色,围绕基础业务平台各厂商展开了龙争虎斗。微软、SAP、IBM也在盯着基础业务平台这个大蛋糕,我们中国企业如何能保证就能够比他们成功?以国内软件厂商之现实实力,如同蚂蚁对抗大象,采取常规办法已然行不通。国内厂商在这一环节取胜的办法,惟有走团结合作的道路,“跳出三界外、联合八路人”,采取土狼的群殴战术,以合作取胜。

  如何合作?基于“楼上平台”,浪潮为之规划了一条合作开发的道路,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浪潮软件CEO王柏华说:“‘C+D模式’是浪潮‘楼上’的今后发展之路。其中C 是connector,表示联系与合作;D是develop,表示开发。浪潮的‘C+D模式’,将许可各行业的专业软件厂商基于浪潮‘楼上平台’搭建各自行业的应用软件,从而做出适合各自行业的大‘楼上平台’和专业产品,开发出来的大”楼上平台”可借助浪潮和所有合作伙伴的渠道以及市场推广,从而达到联合降低研发成本,共同扩大市场份额,互惠互利。如是,所有的开发商需要的仅仅是楼上平台,而后他们的创造力就会最大限度的被实现出来,市场价值也无限放大。”

  楼上C+D网络包括:公司、自由职业者、科研单位、学校、客户、开源团体、信息中心、投资者。

  通过参与楼上C+D网络,成本成倍降低,资源成倍放大,所有参与者将会收获“5出”:

  出成果:使合作伙伴获得实实在在的效益和软件项目上的成功;

  出方法:形成有效的软件开发方法;

  出品牌:建立和提升企业的品牌和技术形象;

  出人才:促进企业锻炼、培养出一支能打硬仗的技术团队和一批技术高手;

  出网络:共享浪潮遍布全国的营销网络,逐渐形成自己的全国营销网络和资源。

  基于“楼上平台”的发展前景是诱人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有了像浪潮“楼上”企业应用平台这样的产品,某些中小软件企业的不利处境就可能获得某些转机。因为只要有了这个平台,在此基础上,那些熟悉相关业务、能够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中小软件公司就能很快打造出较为优良的系统,逐步增强其生存和发展能力。

  一般情况下,每诞生一个软件平台,都会围绕着它形成一个新的产业群体,从而壮大软件产业。计世资讯(CCW Research)认为,随着业务基础软件平台日益被大家所接受、认识,随着业务基础软件平台产品的增多,一个新的业务基础软件平台产业群体会在未来3年内诞生。就像操作系统平台曾造就了微软,数据库平台曾造就了Oracle、Sybase,中间件平台曾造就了BEA,计世资讯(CCW Research)相信,业务基础软件平台也会造就另一个软件巨人。同时,围绕业务基础软件平台,也会产生众多为之服务的合作伙伴、ISV。

  未来的企业应用将是架设在业务基础平台上的,“软”平台的打造与整个产业链的健康发展休戚相关,平台软件产品的作用和价值正逐渐显现出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浪潮做大型行业应用已有近20年的深厚底蕴和积淀,近几年浪潮已在Loushang开发平台基础上成功构建了众多大型应用。这一切让浪潮Loushang的目光显得悠远而深邃,它眼中的框架专家,不仅要在荫蔽一方中得心应手,更应不乏擎天巨擘般的豪情与畅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