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家平:英特尔新年换新标意在寻求新突破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5日 10:48 ChinaByte | |||||||||
作者: 方家平 又是一个新的公元纪年,“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挑换旧符”。新年伊始,追求创新的IT界又有新动作,国际IT巨头英特尔公司毅然放弃旧标识启用新标识——北京时间1月4日,英特尔公司在全球统一发布全新品牌标识及宣传用语,以往为消费者所熟知的深蓝色字体“Intel”及“IntelInside”口号将结束数十年的历史使命,全新的“Leapahead”标识
俗话说“生意不好整柜台”,套用到换标这事上就是“生意不好换标识”。如果我们认为英特尔公司是生意不好才换标识,那简直是低估了英特尔的盈利能力、看扁了英特尔的战略雄心。一般来说,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启用新标识,那是因为旧标识并不为消费者所接受;而对于牛气冲天的知名企业来说,其换标动因绝不是消费者对于旧标识的不认同,大多是为了适应企业战略转变之需。这从联想、IBM、戴尔等公司的换标之举便可看出,他们或是出于国际化战略的考虑,或是服从于多元化战略的需要。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现时IT企业界涌动的换标风潮背后隐藏着企业品牌战略转变的新动作。 品牌战略转变需要标识迅速跟进。标识从属于企业品牌战略,它是品牌战略思想的视觉化和符号化。标识作为一种特定的符号,实际上已经成为企业品牌战略思想、文化、个性、联想等的综合与浓缩,可谓是小中见大,微中见著。品牌的标识如果能够深刻反映品牌的精神,并与消费者的心理重合,产生共鸣,则能够为品牌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如果不能引起消费者的心理认同甚至产生抵触,则只能为品牌发展做减法。在一定时期内,品牌标识会对品牌战略产生积极作用,但随时间的推移,原有消费者年龄渐大,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如果标志没有跟着进步,就会出现品牌形象的老化,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英特尔老品牌标识由公司两位先驱罗伯特•诺伊斯与戈登•摩尔创建于37年前,而“IntelInside”口号则在1991年被提出。原有标识虽已深入人心,并被广大消费者所普遍认同,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品牌还是需要“视觉再造”。因为人们的注意力容易疲劳,进而可能会对品牌标识或企业产品(哪怕是再好的品牌也不例外)也都可能产生审美疲劳,对于企业拓展市场产生不利影响。英特尔此次换标应该不排除有这方面的考虑。为了避免人们对于新标识的陌生感,英特尔采用的“扬弃”的办法,并不是全盘抛弃老标识,在原有标识上既有继承也有发展。 英特尔新标语“Leapahead(超越未来)”不仅充分体现了新品牌标识的时代特征,而且彰显其战略野心。长期以来,英特尔在消费者心目中固化为CPU生产商的形象,这对于已称雄芯片行业、希望拓展更多市场空间的英特尔来说不是什么幸事。改变CPU生产商形象,重塑整体方案提供商新形象是英特尔的新愿望。英特尔从去年起已经开始向平台提供商转变,随着移动napa平台以及面向数字家庭的Viiv平台在今年进入市场化阶段,英特尔平台提供商的形象将最终确立。而且英特尔围绕着平台模式实现了组织结构的重组,重点专注于移动、数字家庭、企业与医疗保健四个重要市场细分领域。与此品牌战略相匹配的就是要进行品牌视觉的再造了。原有的品牌已容纳不下英特尔的战略新定位了。更换标识就显得非常自然了。要不然,人们的固有印象难以消除。 品牌标识更换只是英特尔配合其多元化战略的一个具体战术,相信雄心勃勃的英特尔还会采取更多的新举措来实施新战略、寻找新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