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祥:2005年英特尔重新收拾旧山河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9日 09:49 ChinaByte | |||||||||
作者: 阿祥 2005年,英特尔大动作频频,虽然没有出现超历史的辉煌,但雄风不减。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2005年的英特尔,那就是:待从头,收拾旧河山。 在亏损压力下重组。
重组是英特尔的最大动作,而重组的背景是:5年来,英特尔投入110亿美元巨资,收购了大大小小37家公司,押宝通信市场,结果很惨,手机和PDA芯片给英特尔带来数亿美元的巨额亏损。 英特尔不做陪本生意,为了通信市场的长远利益,英特尔忍耐了5年,最终还是改弦易辙,撤消了亏损7.91亿美元的通信部门。 值得注意的是,通信部门撤销了,并不等于英特尔在无线通讯市场不玩了。英特尔中国区总经理杨旭特别强调,“计算里面有通信,通信里面有计算”,通过资源整合,进一步推行“计算与通信融合”战略,大力挺进通信领域。 重组之后,英特尔把手机芯片业务并入移动部门,把两大业务整合在一起。对此,英特尔总裁保罗-奥特里尼特别强调,"英特尔现有的公司结构非常适合平台产品战略",而这一平台战略的核心就是推广类似迅驰平台的芯片组合。 对于英特尔来说,高速增长的通信领域具有挡不住的魅力,也是其刻意谋求的增量市场。英特尔扬长避短,把手机芯片与无线平台整合在一起,进一步推行“计算与通信融合”战略,大力挺进通信领域。应当肯定,英特尔的迅驰平台是其历史上最成功的产品之一,迅驰一代主要针对企业用户,而迅驰二代则支持视频、音频和游戏,所集成的图形芯片足以处理3D游戏、播放DVD乃至更高分辨率的视频,因此对个人用户具有很大的感召力。 有意放弃主板 英特尔在主板市场玩了整整10年,最终竟然要退出了。尽管英特尔中国公司否认这个传闻,但从英特尔主板自身的位置以及未来的策略看,业内人士还是相信这是事实。 英特尔于1995年推出自有品牌主板,直到2002年以前,Intel主板还一直游离于全球主板前10名之外。从2003年开始,英特尔加紧了原装主板的推广力度,其市场份额逐步提高,基于Intel 865芯片组的系列主板大批进入市场,Intel原装主板日益受到用户的青睐,当年的第四季度实现了50%的增长率,创造了英特尔主板有史以来的最佳成绩。 2004年,英特尔原计划在中国销售120万块主板,大大超过主板市场20%的整体增长率,目标直追华硕、精英、微星、技嘉四大主板商。可是,2004年全球主板前四名的出货量依然是台湾厂商,其中,华硕 4100万片,精英 1650万片,技嘉 1450万片,微星 1400-1450万片,把英特尔主板远远甩在了后面。英特尔主板在大陆市场的月出货量约为6万片,仅占英特尔平台主板市场份额约6%,实在是不足称道。 无论是在全球市场,还是在中国大陆市场,英特尔主板都没能进入一线主板厂商阵营,这与英特尔的初衷相去甚远。由于主板生产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市场越发趋于微利化,竞争也更加残酷。主板不是英特尔的重要利润来源,由于PC领域的增长远远超出预期,英特尔主板的产能吃不饱,利润过低,英特尔不能不权衡得失。扔掉那些利润微薄甚至亏损的业务,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强势业务,这是英特尔一直保持高速成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英特尔放弃主板,不仅可以加强平台策略的推广,而且可以确保在高端芯片组领域大有作为,以创造更高的附加值。 拉闪联为自己造势。 英特尔投入2亿美元,设立"数字家庭基金",在全球豪赌数字电视,一直很不顺利。数字电视芯片市场并不是英特尔说了算。这在个市场上,后来的英特尔面临着重重阻力。 在全球数字电视市场上,英特尔只是一个后来者,德州仪器、索尼、三星、飞利浦早就投入巨大赌注,并已进入收获时节。作为英特尔的老对手,德州仪器在数字电视芯片上捷足先登,已经耗资近20亿美元,成功开发出DLP芯片(数字光处理器)。在整个DLP彩电产业链当中,光机占整个产品成本的60%-70%,德州仪器控制上游芯片的核心技术。 然而,英特尔毕竟是英特尔,敢于向强敌挑战。尽管使用德仪技术的创维和上广电的DLP背投已上市销售,但是,英特尔迂回出击,在中国市场上分别与海信和TCL签订共同推广数字家庭计划协议,为占领全球最大的电视市场打开了通道。 英特尔曾宣布暂时退出数字电视,其实一直在暗暗发力,作为全球最大彩电生产国,中国是英特尔猎取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其豪赌数字电视的决胜战场。所谓闪联标准,其实就是以“数字家庭”为目标的“3C融合”应用模式,融三种内容服务、三种网络、三类个人信息终端于一炉,以统一的标准涵盖PC、电视、DC、DV、游戏机、PDA、手机、DVD等各种数字终端,实现信息的跨平台操作。取得闪联成员的支持,是英特尔在中国数字电视市场迈出的重要一步。据悉,2010年后新产电视机将全部是数字电视,每年HDTV芯片的需求量将达到1亿块,这才是英特尔真正的图谋。 自古英雄多无奈 2005年,英特尔也遭遇了很多无奈。 在64位市场上,AMD领先一步,在过去的一年里,国内厂商纷纷背离英特尔,投入AMD的怀抱,这对英特尔构成了相当的压力。 据市场研究公司Current Analysis最新发表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微处理器厂商AMD在美国零售市场击败了英特尔,AMD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处理器占美国零售市场份额的49.8%,英特尔处理器的市场份额为48.5%。 今年早些时候,AMD对英特尔提起反垄断诉讼,指控英特尔通过非法竞争手段,以阻止计算机厂商购买AMD处理器,这种行为违反了美国反垄断法规。从而把英特尔推入一个非常尴尬的困境。 英特尔因“回扣”一事在许多国家受到调查,陷入非常尴尬的被动局面。日本官方裁定英特尔违反了日本反垄断法,要求英特尔停止以回扣换订单方式向日本PC制造商推销处理器。隶属日本国土建设和运输省的Kinki地方开发署将已把英特尔从IT采购厂商的名单中剔除出去。欧盟要求各成员国提供关于英特尔不正当竞争的政府采购信息,英、德、意和西班牙等国的政府官员突袭英特尔办事机构,搜寻英特尔涉嫌垄断的证据。韩国政府采取强硬态度调查英特尔与本地厂商的非正常交易关系。就连美国管理及预算机构也针对英特尔,向政府采购部门提出了类似要求。面对欧盟日韩等国的发难,英特尔一再表示全力配合调查,按要求提交有关市场和销售回扣的资料,并且答应了接受日本公平贸易委员会的要求。 一波未平,又波又起。经国内某知名IT专业网站评测发现,在某笔记本厂商送测的笔记本中,竟然有几款移动CPU有“造假”现象。其中评测的改造封装结构的CPU竟然来自Intel自身,属于一批ODM订单的产物,是货真价实的Intel处理器产品。分析人士认为,对于造假移动CPU事件,英特尔应负不可推卸的责任。对此,英特尔强调,“我们过去、现在、将来都不会对自己笔记本CPU的封装进行改造。” 并开始着手对这些问题产品的来源进行调查,将联手政府有关部门和合作伙伴们采取实际行动来打击这些非法行为。 2005年,英特尔显然不是一帆风顺,来年如何,不光要看自身的造化,还要看大环境是否风调雨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