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2005中国IT风云榜专题 > 正文

赛迪顾问总裁黄涌点评2005中国IT风云榜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6日 16:19 ChinaByte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我们今天请到了赛迪顾问总裁黄涌先生,点评 2005 年 IT “风云榜”,黄涌先生也是在这个行业里面赫赫有名的人物,今天我们请专家谈一下,让广大网友了解一下 2005 年 IT 业界里面可圈可点的事情。首先请黄先生对 2005 年整体发生的事情做一个阐述。

  黄涌:

  各位网友大家好!刚才陈总介绍了赛迪顾问,赛迪顾问是国内一家聚焦 IT 的咨询机构。 05 年整个情况来看,因为现在到年底了,有一些初步的数据看中国整个 IT 市场的情况。我们赛迪估计在应用市场方面, 05 年的投资规模大概会增长 15 %- 16 %,达到 3700 亿人民币,这 3700 亿人民币中软件和服务的增长进一步在加速。但是即使如此我们的软件和服务市场的比重相对于全球整体的结构来讲还有很大的差距。在全球大概硬件市场的投资比重不到 40 %,而在中国硬件的投资比重超过 60 %。也就是说我们在软件和服务方面的投资比重相对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最终表象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 IT 应用效率不是很高。

  第二个方面,在我们最传统的 IT 领域,赛迪顾问观察认为所谓传统的领域包括像以 PC 为代表的这种典型的传统的 IT 工业领域。尽管这种市场规模不断增长,而事实上整体的包括这些参与者他们利润的增长是及其有限的。也就是说,实际上这个行业已经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这种挑战就是厂商的获利空间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受到很大的挑战。

  第三个方面,大家都看到了,包括百度也好,阿里巴巴也好,包括 Google 也好, MSN 也好,也就是说真正的互联网产业已经开始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第四个方面,中国的 IT 产业,因为尽管我们刚才谈到的是今年的一些数据和状况,从未来来看实际上这个产业还将保证比较好的增长。而且这种增长更高于在过去三年的成长。这是我们目前看到的基本的状况。

  主持人: 您刚才提到好于往年的增长,是说IT产业06年会比前几年更好是吗?

  黄涌: 06、07年这两年增长应该好于以往。一个是基于融合性产品新的技术逐步成熟起来,而且开始形成规模。比如说像数字家庭等等类似这样的产品应该基本定型了。现在我们讨论的比如说数字家庭,今天我们也有一本专题的研究报告会发布,就是很多人都在关注数字家庭这个概念。但是它究竟是什么样的?能够完成什么功能,能带来多大的市场规模?或者说给普通的消费者能够带来什么样的数字娱乐方面的享受?尽管有很多厂商都在积极的探讨,而且作为上游厂商无论是微软还是AMD也好都在推进这种概念。事实上它成型的产品我想应该在06、07年开始真正形成。

  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在行业信息化建设方面,很多用户现在更多的也开始关注IT的投资效益,而不是单纯的只是去购买一些硬件产品。也就是说软件和服务生存发展的环境会越来越好,因此它所带来的这种投资的效益和规模也会逐步的上升。 另外,包括像

数字电视基于这种大型网络基础架构之上的增值的应用和服务会越来越广泛。比如说包括像未来的3G也好,还是现在已经构建起来的一些网络服务。它的数字内容应用会越来越多。

  主持人: 您刚才谈到了软件的发展空间比较大,但是目前我们国家从软硬件投资比例方面跟国外有一定的差别,正好在我们IT风云榜里今年有一个类别就是“软件与信息化”。我们选了一些厂商,想请黄涌先生就软件与信息这个话题再给我们做一些交流?

  黄涌: 软件这块先谈一下大的趋势,大的趋势来讲未来的软件一定是类似于基于经常探讨的像SOA这种架构的,最主要是以服务的方式提供这种模式。05年,我觉得软件整个产业总体变化几乎所有的软件厂商都看到了这个趋势,无论是微软也好,还是包括IBM,Oracle或者说这些国际巨头包括国内的像用友、东软等等他们都看到了这样的趋势。第二个方面从我们最传统的软件定义程度来看,单一的厂商微软今年的表现是不错的。以前微软更多的注重全球化的公司通用的模式在操作中国市场,因此遭来了很我包括普通的一些消费者对微软的不满意。而事实上,在今年以来这种状况得到缓解。

  有几个方面: 第一是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对知识产权的力度,在改善软件的投资和市场的环境。第二个方面,从微软自身来讲微软自己目前也在不断的去以中国人消费的方式和模式推动它的软件产品市场层面具体的运营。比如说在价格层面,在它的真正基于软件研发方面的投入都在不断的改变。因此双方的努力,包括我们消费者知识产权意识也不断的加强,使得这个企业可以看到,往年大家看到评论微软的,或者它在市场端方面不好影响的文章、文字是比较多的。但是05年相对比较少,而且确实它也做出了很多努力。

  无论是和政府,包括消费者之间去改善关系。 微软从大的层面来看,由于软件未来将作为一种服务提供给,无论是企业级的客户还是个人的客户。所以它比较担心的,从我们的观察来看就是以Google为代表的服务模式。Google无非就是搜索一些可能需要的信息和资料,怎么用这种信息和资料,假如说以Google这种商议模式嵌入一些软件的话,会对微软有很大的挑战。

  在软件方面可圈可点的还有用友,用友今年一直在倡导ERP的普及。它的理念就是使用用友在品牌和渠道、用户群基础之上的庞大的资源,以更通用化的模式去推广企业信息所需要的软件和服务。我想这对于推动整个中国的无论是大型商用企业还是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应该说是功不可没的。当然其他包括像浪潮也好、东软也好,包括在软件外包,行业的个性化软件方面,也包括软件教育各个方面所做的努力也是值得肯定的。

  主持人: 您刚才谈到了用友今年把ERP往简易方面发展这是否意味着用友会让出国内大客户市场?或者说在大客户竞争方面,它是不是竞争不过国外的这些巨头公司?

  黄涌: 单纯的从技术层面理解我觉得或许我们本土的一些厂商和国外的厂商在高端技术上肯定是有一些差距的。但是中国有本土化的特定因素,本身中国企业数量也非常庞大,它们的战略重点包括像SAP、Oracle它们原有的是固守中高端大型的客户,他们也看到希望能够往中低端的客户做渗透。国内以用友为代表的我们原有的客户基础很多都是中小企业。他们最早实施了财务的电算化,包括进、销、存系统之后,包括EHR、包括SCM等等,这领域他们也需要更多的本土化的解决方案。因此用友要尽可能的以它自己强势的一些资源去对抗来自于国际巨头的竞争。我觉得这种策略是很明智的,也给中国的信息化注入一种新的动力。

  主持人: 虽然没有入选我们榜单的,但是它也是在软件业我们国内的一个代表性的公司,就是金山。金山以前也是做软件的,现在它往网游方面转移了,而且是盈利的。在你们咨询机构看来,像这类的软件公司它转型到网络游戏,它自己当然这么做是盈利的,但是从产业角度来讲会不会影响我们国家软件的其它企业,会不会跟着它学,都去做网络游戏了,对我们中国的软件企业会不会有影响呢?

  黄涌: 中国软件产业包括软件企业的发展,应该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包括平台软件领域国家也有大的投入,包括以开元、Linux为代表的这些。实际上我们在这上面一定要去做跟随战略的话,我认为并不是很好的选择。我们有很多领域的优势,比如我们做基于像手机也好,一些手持设备也好或者是未来的数字家庭方面的嵌入式软件也好,医疗电子或者是汽车电子中的嵌入式软件也好,这应该是我们的强项。从国家战略角度考虑我们需要一个有基础平台的东西,作为一个商业化的企业应该真正的思考自己可持续发展的盈利模式。

  这就谈到了如何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比如说金山它希望能够做成中国的微软,当然我们不去评论它,它在这方面给我们也争夺了很多荣誉,构建起了很好的基础。

  但是事实上从企业自身发展角度来看,它的目的就是,因为在软件四大要素中就是人才、资金、包括市场、管理。从这个几个角度来看必须要不断的有商业化运营支持软件的开发。从总体来讲,他们转型网游是一个好事情,就是我们做自己能够做的非常优秀的事情。而不要硬碰硬的,我们再做十年、二十年也很难做好的事情。特别是对商业化的企业来讲他们应该做这样的选择,我想这对产业的发展来讲不是一件坏事情。

  主持人: 软件是信息化产业的基础,您那儿有没有一些什么数据?就是有关我们国家信息化目前的状况?

  黄涌: 在软件方面我们预计今年整体中国的软件市场大概会有超过510亿以上的规模。这类软件中最主要的包括了平台软件、中间件和应用软件。其中应用软件占了接近三分之二。在应用软件领域其中最大的一部分就是通用的应用软件,包括像ERP这样的软件,这样的软件企业包括用友、金碟都是非常优秀的。

  而一些行业的应用软件国内企业都是处于领先领域的,比如说亚信、东软、还有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方面都有行业专用的软件。实际上500多亿比重是非常小的,按照正常的目前整个发达国家软硬件的投资比重,特别是在软件服务、专业服务领域的投资比重已经是颠过来了。

  在国外软件占了60%、硬件占40%。我们现在是软件和服务占不到40%,软件和服务是真正驱动IT效率的真正的元素。因此现在很我重点行业,比如说金融、电信、政府、电力等等它们在软件方面的投资现在已经明显的大于硬件投资了。 目前从使用的角度来讲,一方面我们希望消费者更多的使用正版的软件,扶持国产软件的发展,使得市场的规模更大。

  使得他们的发展环境更好。另外一方面对软件企业来讲希望他们有创新的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为这两者有效结合才能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 我们刚才谈了很多服务,中国的服务现在发展最好的就是网络服务。包括网游、网络的短信、下载也包括搜索引擎方面的发展。这块,在过去三年平均增长率都超过了30%以上,这是非常高的增长。也就是说,在05年网络服务这个市场的规模在我们所定义的服务市场中已经排到了第一位,大概已经超过了320亿的规模。非常大的一个规模,而且未来在这块它更多的会涉及到基于互联网业好,或者基于宽带、无线和移动这样的网络环境中的增值服务,这块应该是推动整个服务未来市场发展的引擎。

  主持人: 我们谈到中国的硬件比例比软件高,如果要改变这过程,是靠市场的自然调节还是说我们国家会有一些政策方面的倾斜?还是说我们只能等,等这个产业有一天自己会发展过来?

  黄涌: 我觉得一方面要不断的教育、培育市场。这种调节需要一个时间,就是当我们基础架构部署日益完善的时候,真正发挥IT投资效率的时候,这个时候不管是哪个层面的消费者都会把他的投资更多的投到软件和服务上去。而不是不断的更新我们的电脑,更新电脑的同时软件信息内容一定是要发生很大变化的。所以我觉得政府可以去营造一个更好的环境,比如说对知识产权保护,去扶持战略性的一些基础产业的发展等等。真正这个市场的发展和成长还是需要文化市场化的能力去实现。

  主持人: 整体硬件比例降低,是否意味着像联想这样的企业他们的机器会更不好卖呢?

  黄涌: 关于联想这是一家非常优秀的企业,毫无疑问,硬件的比例降低(因为PC在整个IT投资中,包括服务器、笔记本和桌面的PC大概有30%以上)。更多的用户关注到软件和服务的时候,我们的硬件产品增长尽管存在,但是相对的利润,特别是我始终有一个观点,我觉得PC产业现在已经走到了很危险的境地,为什么呢?因为很多这些参与者他们很难在其中获得应该获得的利润。甚至到了恶性竞争的地步,现在可以看到价格的竞争已经成了百事不爽的利器,这对产业是一个伤害。联想收购了IBM PC业务之后站到了更高的平台上。

  它目前看的不仅仅是中国的市场,它看的是整个全球的市场。它可以施展能力的空间变得更大了,因此我们也希望联想在PC主营业务,极力的发展PC业务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基于消费类的应用层面的一些业务。因为毕竟联想它的资源一个是品牌,一个是用户群体,当然也包括了销售渠道了。怎么在这些众多的资源上放入更多的联想的一些创新的产品?和服务?我觉得他们还应该去考虑。尽管现在谈了很多,联想重新回归到PC主营业务上,但是我认为联想还应该去看未来3年、4年或者是5年以后怎么办?

  主持人: 就是说它不能只盯着PC制造这一块?

  黄涌: 对。

  主持人: 对于联想和IBM的合并也是2005年的一件大事。您认为联想和IBM的合作,购并它的意义和别的企业可以借鉴的地方是什么呢? 黄涌: 关于联想和IBM的合作,因为谈的很多了。比如说它究竟合作成功不成功?我觉得应该说是中国企业进行并购中最成功的一个案例(从目前来看)。反过来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联想存在的挑战依然巨大。我曾经问过联想一个问题,包括今年联想业绩的增长是一种偶然还是一种必然?当然联想肯定认为是必然。但事实上我觉得它也存在一些偶然的因素,包括今年整体国内PC市场的增长是不错的。作为两家企业的并购不是说短期就能看出它是否成功与否的,而是需要长期,至少通过一年甚至于更长的时间来看。所以,真正它们的这种融合从产品、渠道、研发包括到企业文化整体企业价值链的融合还没有完完全全的实施和展开。所以它的真正挑战我觉得应该是明年,或者是07年,成功与否那时候再下结论我觉得是最好的。

  主持人: 除了软件与信息化的类别以外,今年我们的IT风云榜还有其他的方面,是关于数字家电、互联网的应用领域的,您刚才也介绍了一些赛迪顾问也有关于数字家庭方面做的专题。我的问题是,在数字家庭发展这一块您认为是传统的像英特尔、联想这样的企业发展快,还是像传统的家电行业TCL、长虹这样的企业发展的快?数字家庭竞争使它们这两方面走到一起来了,您是怎么分别看它们的区别和差别的?

  黄涌: 我觉得关于数字家庭所涉及到的整个产业链的重新整合包括了几大阵营。我们现在看到的第一以联想、方正、同方这些以PC为核心的企业,他们主导的一种数字家庭。他们更多的是基于计算的平台,延伸出包括音、视频娱乐方面的内容。第二个就是以海尔、海信、长虹为代表的基于在音、视频领域一些核心的产品,然后融入一些计算的功能形成的。第三个阵营包括以盛大这样的,就是以提供数字内容为核心的企业它所倡导的就是以内容融入计算,通信、消费电子。在整体数字家庭未来所构建的新兴产业领域谁将是最后的赢家呢?我想这个答案很简单,谁是赢家呢?肯定还是基于整个产业标准、核心零部件和专利技术方面的,包括像ABD、微软、英特尔这样的企业,但是谁是主导,谁都主导不了。它一定是全新的,或者说转换一个问题谁胜算的几率更大?其实我觉得这对所有的厂商都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最早摩根斯坦利的人问过我,我当时说家电类的企业可能赢数更大。因为我认为它一方面掌握了消费电子,因为数字家庭更多的涉足的是普通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购买行为和使用行为。但是现在反过来看,我觉得作为一个全新的产业来讲每一类厂商都有机会,看你怎么去做这种变革?怎么去以更多的创新的能力推出真正适合于中国家庭的产品,那么可能才会在未来的竞争中获得主动。

  这个市场现在实际上还不成型,包括联想也推出了自己的产品,海信、盛大都有。我们预计06、07年这个市场会达到150亿的规模,而且未来在五年会迅速成长为800亿的规模。因为我们做过调查,现在对大的障碍第一是关于数字家庭中心部分核心的这些产品还不是很定型,因为它可能和数字电视的机顶盒,娱乐的核心机等等是相关联的,它是否未来会整合在一起?还是单独分离的还不太定型。或者说只是一个简单的PC接到平板电视上等等。 我们对500个家庭做了访问,就是中高收入的家庭,他们在未来两年希望能够接受到这样价格在4000左右这样的产品。基于这样的调查我们有一个预测06年会有一个很高的增长,它现在杯子很小,未来会有一定的规模。我们也希望有这样的新的市场出现,对带动整个产业发展是非常有利的。所以现在为什么包括像英特尔、微软他们都很关注这个新兴市场。

  主持人: 这是不是证明数字家庭新兴产业它在国际市场上也还没有完全形成? 黄涌: 还没有完全成型的产品。 主持人: 这个领域我们国家的起步和国外应该是差不多的?

  黄涌: 应该说我们目前的起步是差不多的。

  主持人: 刚才谈到的盛大,盛大以内容进入数字家庭的服务,这也是它未来的战略之一。盛大最近还把它的游戏也免费了,我们想请你点评一下盛大一系列举动的意义?

  黄涌: 盛大目前一系列的举措包括开放的让消费者去使用它的资源也好,或者是产品也好,它的战略举措更多的是看重未来。就是或许现在短期的利益受到一定的影响,而且是有限的影响,它也不是说全部都是免费的,但是我的品牌也好,用户基础也好会不断的壮大并且巩固。而有了这样的用户基础之后,就像Google一样,它现在提供免费的搜索,我有这么多的用户群体,在这些用户群基础之上,我会装入新的应用和打造新的产品让用户使用。我想这是这些举措基本的出发点,就是通过更好的服务或者是举措使得它的用户群体不断的发展壮大、巩固。与此同时,并不是说还固守在以后只是装新的游戏进去,它可能还会基于这些用户群体开发出新的产品。不管是以游戏的形式展现或者是以其他未来更多的人使用手持终端方面展现的内容也好,产品也好,我想这是它最终的目的。

  主持人: 你们怎么看盛大的“盒子”呢,您觉得未来应该怎么发展呢?

  黄涌: 这个问题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实际上现在包括向像英特尔也好,微软也好,我们有时候会帮助他们做一些前瞻性的研究。因为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使用习惯不一样,究竟数字家庭应该是什么模样?我们定义有三大块,一个是娱乐中心,以基础架构网络为基础的,融合你的计算功能、影视功能、娱乐功能为一身的产品。第二就是信息服务类的包括社区的服务、购物、

理财等等这样信息服务类的。另外还欧一些就是完全融入到了智能家具系统,包括
冰箱
、洗衣机、汽车等等地所以这方面业界还在不断的经精准定义数字家庭的产品究竟是什么产品?所以盛大它现在更多的,一方面它必须考虑整体的发展趋势。同时它自己有什么资源,它自己的资源无非就是数字内容是它的强项。怎么把数字内容融合到数字家庭中,这是它必须要更多的去思考的一个问题。同时,像盛大这样的企业,也不能单靠自己一家企业来做这样的事情。应该去整合更多的其他方面的资源,无论是消费点的类的厂商或者是PC的厂商,或者是电信运营商,网络设备厂商,应该大家可以联合起来做。我想可能它的标准、它的应用领域、功能也好会更符合用户的需求,同时更强大。

  主持人: 说完数字家庭,我们说一下互联网,我不知道赛迪顾问对于互联网领域有什么数字可以告诉我们吗?

  黄涌: 互联网尽管现在大家都在谈,可能我们一谈互联网就会谈到百度融了多少钱?我认为互联网确实是一种游戏规则和商业模式的转变成就了很多企业。实际上基于互联网的收入,单纯的从互联网营销层面来看,比如说电子商务、E-mail、网络广告、包括搜索引擎、乃至于移动的互联商务方面的内容我们今年预计在互联网营销市场上的规模有超过50亿。50多亿有很多厂商在竞争了,这50多亿不算很大,但是它未来的增长是很快的,会超过35%,就是未来五年的年均增长,至少未来三年的增长会超过35%,也就是说08年的时候这个市场会涨到120亿这样的规模。 互联网有一个特点,大者横大,实际上每一个产业都是这样的,而且一定是顶尖的企业生存发展的环境才能非常好,否则的话很难维系。中国的互联网有很好的发展基础,但是是否我们现在的企业真的像这些资本市场所评估的价值?赛迪顾问并不这样认为。

  它真正的更实际的发展还需要一段时间来完成。这是我们基本的判断,不管是做搜索引擎的还是电子商务平台的也好,我们认为资本市场高股了它的价值。

  主持人: 有说法,说2005年是互联网迎来了第二个春天,投资方面的热潮也多起来了。您刚才讲到了互联网“大者横大”的理论,今年互联网还热炒以Web2.0为代表的概念,在您看来新成立的互联网,或者小的互联网公司他们的发展前景在哪里?

  黄涌: 他们的发展前景就是不断的细分客户,现在互联网还有机会,这些机会就是在现有客户群体基础之上不断的细分,开发出一些新的应用和产品出来,我觉得这是他们未来发展的最根本的方向。

  主持人: 就是我们以前说的垂直网站?

  黄涌: 对类似这样的垂直网站。比如举一个例子,比如说Google,大家都经常使用,但是大家觉得类别太多。现在美国有类似的网站帮你写文章,比如讲中国的软件产业20年的成长,我就打进去中国软件产业成长20年,这时候会大大量的网上信息堆积起来,按照分类给你组装起来一个你能讲的内容,类似这样的智能化的东西一方面去完善它,一方面细分它。比如说搜索我就搜索最大的客户群体最关注内容的东西,这是不是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未来怎么去满足消费者细分的需求是很重要的一个方向。

  主持人: 赛迪顾问有对IT整体风险投资方面情况的数据吗?

  黄涌: 实际上现在在中国的热钱挺多的,他们对高技术领域的感兴趣的并不是很多。在高技术领域真正能够融到风险投资的,在05年我们的数据显示是不超过5亿美金。大量的投资会投到什么地方呢?会投到制造业和服务行业。他们认为中国目前从发展轨迹和未来的潜力来看,制造领域中国应该是处于领先的位置。我觉得高技术领域,当然不算上市融资的了,纯粹是风险融资,现在也不断的找,现在风险投资资本能够进入的项目,大笔的融资的项目在05年还不多。

  主持人: 这能不能导出一个问题,就是从我们国家整体来看,国外人可能更看好的是制造业、和服务业,这个制造业是指的广泛的制造业?

  黄涌: 是广泛的,包括机械等等。因为我们也在做一些投融资方面的业务,实际上他们很多都是看重这个的。也不排斥高技术,但是高技术在他们审查的程序方面显得特别的谨慎。

  主持人: 整体中国IT产业市场和国外的研究机构,像你们这些同行,他们是怎么看中国IT整体市场走势的?

  黄涌: 总体来看中国整体的IT产业和市场相对于全球其他国家来说发展是非常迅速的。现在也有一些发展比较好的国家比如印度等等。我们预计整个中国未来的IT市场的增长大概是在16%-17%左右。(未来3-5年年均增长)到08年,也就是说奥运会的时候IT应用市场规模会达到16亿。有几个方面需要关注,第一软件和服务需要加大。这些参与者他们应该更多的看软件和服务的发展。另外一个互联网和服务业应该更多的关注,特别是应该关注基于融合所带来的机会,包括计算通信等等。另外IT行业中的机会比如汽车电子、医疗电子等等。当然软件要细分的话,嵌入式软件和行业通用软件,我们的软件工程,就是软件外包这一块,另外很多IT企业还应该关注BPO就是业务流程的外包服务这块。其他方面,我觉得在关注的同时应该更多的去注意未来的产品也好,技术也好,一定是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去实现它的相应的一些功能的。这个网络环境离不开无线、离不开宽带,离不开移动。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多的开发集成功能、简化、简约的产品。同时在中国我始终认为应该去关注家庭和普通消费者所使用的一些产品和服务。因为这个市场太大了。

  主持人: 中国的这些像咱们提到的网络基础建设是根本,像我们国家比如说网通、电信这几个运营商他们把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的基础架构都包了。这样的情况对我们产业的发展,有人怀疑比如说它是垄断的,不好的,咨询机构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

  黄涌: 目前从国家的层面来讲,一方面不断的做这方面的改革。通信领域和电信运营商的改革,使得它变得更市场化一些。另外,现在国家强调的是包括自主创新方面的东西,为什么我们培育自己的像TD-SCDMA呢就是希望有自己的技术出来。如果说有垄断的嫌疑,或者说有垄断的迹象的话,我想最终它会被技术、应用的突破和创新所打破。包括现在的IPTV等炒的都很热,相互融合的趋势不是单一的只是我们所看到的3C领域,在各个领域都出现了。所以我觉得咨询机构,我们并不去说它好,或者说不好,肯定是有很多不好的一面,但是也有好的一面。比如说重复投资建设方面,包括重大项目统一规划方面,我觉得它是有好的一面的。当然也许投诉比较多的,就是收费太贵了等等,这方面确实也需要他们考虑,而且新的技术,包括基于IP宽带无线移动的这些技术不断涌现,那么会对他们传统的思维和运营造成冲击,他们必须要改变这种状况。

  主持人: 非常感谢黄涌先生给我们做的讲评,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的直播就到这里,谢谢黄总。

  黄涌: 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